学术投稿

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心室颤动复苏模型家兔肺水肿的影响

李响;杨杰;邵金炎;姜丽静;程德山;刘梅;王继芹;邓星奇;李培杰

关键词:心脏复苏, 心室颤动, 肺水肿, 肾上腺素, 艾司洛尔, 家兔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心室颤动复苏家兔复苏早期肺水肿及心脏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6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20只清洁级家兔采用交流电致心室颤动建立心肺复苏模型,另6只为手术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不制作心肺复苏模型.模型家兔随机均分10只,分别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 μg/kg(B组)和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 μg/kg+艾司洛尔 200 μg/kg(C组).测量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比较复苏后30 min、1 h、2 h、4 h时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A、C、B组家兔于模型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cTnI水平和MDA活性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以减轻家兔心室颤动复苏后肺水肿,对复苏后早期心脏有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乙酰肝素对肿瘤中碱性成纤维因子的调控作用

    侵袭和转移作为肿瘤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及组织的血管壁,这个过程重要的一步就是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HSPG是EC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膜自我组装、不溶解性以及屏障作用所必需的.

    作者:程秀;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脾脏切除6例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80~26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9 d;患者手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预防大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鲁正;吴斌全;崔培元;吴维;吴华;邱兆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自噬相关基因LC3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人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MAP1LC3B)真核表达栽体,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人MAP1LC3B 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BBS诱导4 h后pEGFP-N1-LC3B表达载体转染的HepG2.2.15细胞质中GFP-LC3B分布的变化.结果:通过测序鉴定,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编码框正确;转染后的HepG2.2.15细胞经EBBS诱导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GFP-LC3B由散在分布向点状分布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自噬相关基因LC3B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在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晓骏;孙学华;刘顺庆;高月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癌抗原153与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癌抗原153(CA153)、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比色法检测20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2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及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A153和TSGF的水平.结果:恶性组CA153、TSGF水平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与对照组TS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15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联合检测与单一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53和TSGF是早期检测乳腺癌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沈中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9例胃癌组织(转移30例,未转移19例)和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采用RT-PCR法检测MMP-7 mRNA,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49例胃癌组织中,MMP-7 mRNA及端粒酶阳性表达者分别为28例和32例,其中转移组表达分别为21例和20例;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MMP-7、端粒酶表达分别为4例和8例.胃癌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表达者19例,均阴性者8例;癌前病变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者仅3例,均阴性者11例.而MMP-7 mRNA表达在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理分级中,Ⅰ、Ⅱ级的表达明显低于Ⅲ级(P<0.01);侵及浆膜层者明显高于未侵及者(P<0.01).端粒酶在性别、年龄和病理分级以及是否侵及浆膜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7、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高表达者胃癌转移的风险可能较高.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的检测率高.

    作者:任志;汪强武;王启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囊虫病18例MRI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宜传;孙景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经结肠镜钳取30例感染后IBS患者和10名健康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木,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邻组织结构,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后IBS患者电镜下可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膜完整,膜与膜之间桥粒样结构连接,细胞间隙增宽,肠黏膜微绒毛分布尚规整,但密度不均,长短不一,多处微绒毛断裂,粗面内质网发达,在黏膜固有层中见较多肥大细胞,其内可见大量高密度内分泌颗粒,伴有脱颗粒后的空洞,呈现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结论:感染后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左戎;王巧民;张旭;胡闻;杨清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在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顾志俭;陈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发现1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13例,双侧1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0例;急性期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随时间推移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血肿缩小吸收;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边缘条弧形强化.结论:肾上腺血肿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螺旋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CT动态复查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作者:章辉庆;邱晓晖;穆玲;刘艺超;夏俊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02株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常见感染菌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的602株细菌中,G+菌134株(22.26%),G-菌468株(77.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多见(71株),其次为其他链球菌(35株);而G-菌中大肠埃希菌(178株)居于首位,其次是肠杆菌属(80株)和克雷伯菌属(75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新生霉素及氨苄西林100.00%敏感,对氨曲南、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00%、96.00%、92.42%.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敏感,对青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均100.00% 耐药.结论:林可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极高,G+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等耐药率较低;G-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为敏感.

    作者:陈玮;方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逐渐进入正轨.自1992年至今,护理学硕士教育已开展了19年.我国过去多年培养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多为学术学位,又称科研型.相对来说,多数院校着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不够.面对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专业化越来越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对护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急需一批能够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的,在某一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工作的护理人员.

    作者:李火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乏氧诱导因子-1信号转导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通常在人类肿瘤中过表达,其转录活性受细胞氧浓度的精确调节,是乏氧时进入细胞核激活转录的信使,继而可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他已知的HIF-1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信号转导是指针对外源性信号所发的各种分子活性的变化,以及将这种变化依次传递至效应分子,以改变细胞功能的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多条信号通路参与HIF-1α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调控,探明其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而且能为肿瘤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作者:沈圆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对11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IVC造影,采用吸栓加溶栓技术消除血栓,后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出院后采用彩色多普勒随访IVC有无再狭窄或闭塞.结果:11例均为IVC膜性阻塞,采用吸栓加溶栓后血栓完全消失7例;保留IVC导管溶栓4 d后血栓消失2例;7 d后消失2例;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术后随访IVC通畅良好,无IVC再阻塞及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吸栓加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效果良好.

    作者:官泽宇;高涌;卢冉;孙勇;陈世远;宋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浆置换在抢救15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15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置换液为新鲜冷冻血浆或联合人血白蛋白、代血浆、平衡液等.结果:14例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中毒早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安小峰;袁兆春;牛军;强浩;刘佳;崔惠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缝隙连接: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新靶点

    连接蛋白(connexin,Cxs)及其形成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cell-cell communication,GJIC)在肿瘤的生长、增殖、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1]证实,在培养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能够增强多种化学毒物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大量研究[2]表明,靶向Cxs和GJIC的治疗可作为一个崭新的技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或使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敏感.本文就GJ和Cxs杀灭肿瘤细胞的各种方法,包括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BE)基因治疗,转录与转录后水平,恢复Cxs表达的常用方法,以及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作一综述.

    作者:范高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9570A/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9570A/G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CHD患者ACE2基因多态性,并根据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和Genisini积分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比较.结果:在男性CHD组中,9570G基因型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isini积分均多于9570A基因型者(P<0.05);在女性CHD组中,不同基因型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isini积分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ACE2基因9570A/G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男性CHD冠脉狭窄程度具有一定关系,与女性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永;张友亮;吴士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寄生虫作为生物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其中寄生关系可能危及被损害一方正常的营养、生理、代谢甚至生命.广义而言,寄生物(parasite)是在生物的共栖关系中获益的一方,可以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动物或植物,其中寄生物为一类原生生物和动物的则称之为寄生虫.作为植物、动物及人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寄生虫,对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以及对经济作物的生长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可有明显的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影响.

    作者:孙新;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观察组,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教学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作者:王洪巨;陈晓辉;周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进展

    人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7.18%~56.37%[1],其病死率高.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疗效差,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预后极差.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为胶质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免疫治疗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

    作者:孙广卫;张少军;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束庆文;谢玉珍;侯亚峰;叶献词;钱爱玲;汪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