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胃肠减压与非胃肠减压对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不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常规行胃肠减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鼻咽部的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非胃肠减压未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激光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用半导体激光进行静脉腔内治疗并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果:手术时间单条肢体45~70 min;术后住院2~4天;切口2~5个;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疼痛轻微,不需使用止痛药.曲张静脉处出现血栓样硬结2例,一般在3~6周内逐渐消退; 皮下瘀斑2例,1周内消失;并发皮肤灼伤1例,较轻微,1周后治愈;并发隐神经损伤1例,3周内治愈.随访3~6个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无局部复发.结论:利用激光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美观,近期及中期疗效较好,可以部分替代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受众多因素调节,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很多研究表明,激活素与抑制素对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等生殖内分泌肿瘤及其它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激活素、抑制素均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TGF-β是一组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生长因子构成,TGF-β还包括缪勒管抑制素和骨形成蛋白等.近年来发现TGF-β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就激活素、抑制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35例阴式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同期指征相近的35例腹式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如选择好合适的病例,手术成功率高,较腹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符合微创原则,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食管狭窄(stenosis of the esophagus)的内镜下治疗使不少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也给一些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带来了解决痛苦的方法[1-2].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内镜下治疗良恶性食管狭窄4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儿童结核病的误诊原因.方法:综合分析13例患儿结核病误诊的临床资料,找出误诊原因.结果:13例儿童结核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消瘦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6例,阴性4例.主要误诊为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等.结论:儿童结核病误诊主要原因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医生缺少对该病的警觉性,缺乏准确的病史和完整的体格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认识不够,不重视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意义.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确认有异型淋巴细胞且比例>0.05的患者76 例.结果:39例(51%)检出异型淋巴细胞>0.1;人类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不同疾病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有很大的差异性.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因营养过剩而致巨大儿(体重≥4 000 g)的孕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2].为了探讨巨大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减少因处理不当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作一分析.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提高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例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行B超、盆腔CT以及膀胱镜检查加活检.采用膀胱全切除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4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1例,膀胱鳞癌4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5.6个月.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极其重要,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保乳)的乳腺癌根治术和保留乳头、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加Ⅰ期假体置入整形术两种术式对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和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保乳的乳腺癌根治术组(A组)和保留乳头、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加Ⅰ期假体置入整形术组(B组).A组45例,B组35例.术后从乳腺局部复发率和乳房美容效果观察.结果:局部复发率 A组2.2%,B组无复发,同侧乳房再次手术A组占31.1%,B组无一例再次手术;美容效果A组优良率高于B组(P<0.05).但B组治疗费用低,局部复发率低.结论:在两种术式都适合的情况下,建议采用保留乳头、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加Ⅰ期假体置入整形术,可以减少同侧乳房再次手术的几率.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4例,分为ACS组3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3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ES、IL-10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结果:ACS组血清SES、IL-10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SES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IL-10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ES和IL-10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其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进行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60例烧伤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报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观察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入院时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很快降至正常的创面愈合快,下降慢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延长.结论:中性粒细胞导致的创面损伤可能烧伤后即发生,入院后应使用抗氧化剂及蛋白酶抑制剂.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护士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并由护士长全程监督控制,专职护士具体实施.结果:经过1年的实施,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提高,故障处理准确率99%.44例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无并发症发生,服务态度满意率100%.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业务技能,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提供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第1天,应用伊立替康150 ~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氟尿嘧啶500 mg静脉推注;亚叶酸钙500 mg静脉滴注,2 h;氟尿嘧啶1 250~1 500 mg/m2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44 h,每2周期重复,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全组共化疗73周期,20例化疗者,19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5例,进展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预防、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控烟能力,为建立医学生控烟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共完成864份有效问卷.结果:调查对象的现在吸烟率为20.3%(175/864),男生高于女生(男生31.7%,女生3.9%).在不同的专业,男生现在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源地来自于农村的男生现在吸烟率34.6%高于生源地为城市的25.3%.被调查学生对于烟草危害知识缺乏:87.8%的医学生知道吸烟者更易患肺癌,但只有30%~40%的医学生知道吸烟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大约50%的医学生赞同这三种错误说法: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调查对象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有约1/3的调查对象赞成医院、学校、工作场所、会议室完全禁烟;赞成候车室、饭馆或餐厅、网吧或卡拉OK厅完全禁烟的比例不足20%;对在各类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均赞成的比例仅占调查人群的12.3%(106/864).结论:医学院校的学生对于烟草危害知识明显缺乏,禁烟态度也不积极,控烟能力薄弱.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相关知识的缺陷会成为执业中的一个问题.医学院校应尽快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控烟能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心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复方逆转左心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及补肾复方小剂量组,每组12只.观察5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病理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左心室心肌局部AngⅡ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左心室心肌局部AngⅡ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除模型组外,余4组心肌病理形态改变类似.结论:补肾复方与卡托普利具有基本一致的延缓压力负荷大鼠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少左心室心肌局部AngⅡ水平有关.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E-cad的表达,以30例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并结合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E-cad在76例食管鳞癌中异常表达率59.21%;而在3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异常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E-cad的异常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结论:E-cad在食管鳞癌中呈异常表达,其异常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的晚期食管、贲门恶性狭窄患者,均进行胃镜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对狭窄程度严重、胃镜不能通过者,先行Savary探条扩张后,再放置内支架.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解除狭窄有效率为100%;其中置入一个支架28例,一次性置入2个支架2例.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术是无法手术治疗或拒绝手术的晚期食管、贲门恶性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起到显著作用,手术操作安全、适用.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对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胎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中期妇女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浓度,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国产DS筛查软件输出中位数值倍数(MOM)计算风险概率.结果:3 117例孕中期妇女接受筛查,其中高危177例,高危率5.68%,比用进口软件算出的高危率低.177例高危中有82例接受羊水穿刺细胞学检查,3例确诊DS,95例未接受羊水穿刺细胞学检查,有2例未足月就自发流产;筛查阴性的孕妇中皆没有DS患儿出生.≥35岁的孕妇组异常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中期母血清中检测AFP和游离β-hCG二联指标,采用国产DS软件进行风险评估,是目前较为可行、容易被孕妇接受的产前筛查技术.国产软件输出的MOM更适合中国人群,对于降低筛查假阳性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有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45例5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9眼术中未感到疼痛或感到轻微疼痛,手术能顺利进行;3眼术中比较疼痛,经加滴1~2次表面麻醉药后仍能顺利完成手术;1眼行人工晶体后房悬吊固定时有痛感而加用筋膜囊下麻醉而完成手术.结论: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确切有效,简单快捷,且并发症较球后麻醉少.但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有时要联合应用其他麻醉方式.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