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胡跃英

关键词:综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 育龄期妇女,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生殖健康, 身心健康, 负面影响, 妇科疾病, 反复发作, 临床
摘要:由于慢性盆腔炎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往往经久不愈,并反复发作[1],给她们的生活与工作、生殖健康与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探讨一种方便、有效和价廉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天然气井漏旁一所小学群体性头晕、头痛症状的调查分析

    2006年4月3日,开县的中石油罗家2号井发生天然气渗漏事故井口附件的1所小学有63名学生和2名教职员工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为了解发病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我们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龙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疑似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疑似尘肺(0+)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为疑似尘肺的合理定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个厂矿(分为钨矿、锡矿和瓷厂3类)1972年1月1日至1974年12月31日期间在这些厂矿工作至少1年的在册接尘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至1994 年12月31日.结果 (1)观察对象中有疑似尘肺诊断的病例数为9 861 例,累积发生率为29.3%;瓷厂的发生率高达 32.5%,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矿(P=0.000).(2)尘肺病例中有 0+记录者占总尘肺病例的60.6%;经 0+→Ⅰ期→Ⅱ期→Ⅲ期过程逐步发展的尘肺例数占总尘肺数的56.9%.(3)疑似尘肺的平均潜伏期为(20.8±8.6)年;锡矿短,仅为(16.9±7.9)年;瓷厂长,为(24.6±7.7)年.0+潜伏期比Ⅰ期尘肺短约 2.1年.(4)观察期内疑似尘肺(0+)进展为Ⅰ期尘肺的发生率为48.7%,显著高于其他非疑似病例接尘者的发病率 13.1%(P=0.000).(5)0+晋升为Ⅰ期尘肺(0+→Ⅰ)的平均时间为 5.1年.不同年代0+→Ⅰ的晋期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代的后移,晋期时间明显延长,其变化规律与Ⅰ→Ⅱ晋期时间变化趋势一致.(5) 疑似尘肺生存时间为27.2年,较Ⅰ期尘肺患者长5.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疑似尘肺(0+)是工人接尘后早期肺部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尘肺发生发展的早期过程,易发展为尘肺.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疑似尘肺工人适当关怀.

    作者:杨海兵;王烨源;张钧;张钧岳;陈镜琼;杨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722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1 722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男女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检测、真菌镜检;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镜检真菌、线索细胞、滴虫.血清检查RPR+TPPA、初筛HIV抗体、HSV-2型病毒.醋酸白实验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结果 淋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 5.85%、11.71%、30.41%、2.36%.梅毒、真菌、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4.06%、7.80%、9.84%.单一病种感染中,支原体的检出率女性大于男性.两种以上病种检出中,女性人数大于男性.HIV抗体初筛实验阳性2例,经上级确证实验室确认阳性.结论 对患者应做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特别注意病人是否存在多重感染.应注意HIV抗体的初筛检查.

    作者:周泷;周沼;刘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2004年,全球范围内有大约4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1],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HBsAg 携带者超过1.2亿,占全国人口的10%,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约三千万.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的预后不良,易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2].

    作者:方鑫;梁争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血清铁蛋白与运铁蛋白受体比值评价儿童铁营养状况

    目的 利用运铁蛋白受体、血清运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比值评价儿童铁补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某幼儿园3~6岁健康儿童,按班随机分为3组,A 组为每日补充组(一周补充5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B组为间歇性补充组(每周补充一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C组为空白对照组.从3组儿童中,每组随机抽取30名儿童,测定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SF)和运铁蛋白受体(sTfR)含量,并计算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比值(RF)和机体铁含量(Bfe).结果 干预前,三组儿童的sTfR、SF、RF、Bf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B 组儿童的sTfR、RF显著降低,Bfe含量显著升高,而C组儿童的sTfR、RF、 Bfe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A 组、B组儿童的sTfR、RF显著低于C组(P<0.05),Bfe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sTfR、Bfe含量及RF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比值以及计算出的机体铁含量能够很好地用于评价儿童铁干预效果.

    作者:杨青俊;赵显峰;赖建强;孟晶;汪之顼;荫士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就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将这些特征输入计算机, 编制各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繁殖、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我们在食品的不同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不通过实验室检测即可运用模型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并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快速判断的学科研究.目前微生物预测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而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则是预测微生物学的核心.

    作者:刘伟;刘卫东;应华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年台州市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台州市2004年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暴发疫情.方法 将该市2004年发现报告的10起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水源或食物受污染是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因素,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的病种以副伤寒多见,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和流动人口打工者的暴发疫情较多.结论 加快农村、学校的改水工作和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有效控制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宗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开展情况及影响服务开展和利用的因素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VCT)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以后能够对于是否做艾滋病检测做出自我选择的过程[1].开展VCT服务是进入艾滋病预防、治疗、心理社会支持和关怀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在预防HIV的传播,对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减少对HIV感染者的歧视以及为感染者提供合适的治疗转诊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群中(包括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和普通人群)推行艾滋病VCT是十分迫切的[2,3].

    作者:刘东鹏;吕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气污染对过敏性气道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几年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了解有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大气污染物对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效应方面,近年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报道.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观察和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可显示大气污染混合物与健康结局的统计学关系,如疾病发生率、住院次数等,但不能提供其成因,且常常不能避开混淆因素的干扰 ;接触观察可在特定空气环境下检测特殊群体的反应性,从而不受混淆因素的影响;动物模型以及组织、细胞等离体样本为健康效应机制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方法,但其结果并非总是和人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必须综合利用各种研究方法,从不同侧面观察和诠释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本文就近年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作者:洪新如;宋岩峰;郑铃;孙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后病理形态与并发症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伽玛刀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进行伽玛刀的治疗,同时伽玛刀术后3~6个月开颅手术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本组9例行伽玛刀术后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同时在肿瘤周围出现水肿,镜下所见均有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 ,肿瘤中心区细胞结构消失,边缘区细胞肿胀,体积增大、坏死.结论 放射性脑水肿是伽玛刀治疗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合适选择病理类型,对减少伽玛刀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兴华;方晓利;韩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海宁市2005年麻疹高发原因分析

    海宁市自1984年起实行麻疹疫苗按月接种模式,之后麻疹发病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在2005年,海宁市的麻疹发病显著增高,发病数是前5年平均水平的8.67倍.为探讨2005年海宁市麻疹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2005年的麻疹疫情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浩祥;吴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舟山市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重大活动越发频繁,规模日渐扩大,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仅考验卫生部门的业务技术能力,而且关系到群众健康与城市形象声誉.舟山市近十年来每年承担35次以上的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卫生监督部门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舟山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为今后制定高效、合理的工作对策提供参考.

    作者:顾仲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苁蓉总苷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苁蓉总苷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水迷宫实验、跳台法、避暗法重复2次检测正常小鼠学习记忆水平.结果 2次实验结果显示苁蓉总苷可以明显降低水迷宫实验到达终点的时间,2 min内到终点的动物数显著增多;可以使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5 min内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苁蓉总苷可以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胡余明;胡怡秀;刘秀英;马征;易传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起流感嗜血杆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冬季,新疆地区气温低、风力大、寒冷期长、雪期长,部队冬训任务重.加之,由于室外寒冷,部队室内活动多,官兵之间接触密切,使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极易发生.

    作者:李明;周新荣;王天祥;刘栓奎;党荣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组成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 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FFA)组成关系.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77例糖尿病患者、56例糖尿病高危者与43例正常对照组血FFA成分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MS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MS组 、糖尿病无M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升高(P<0.01),并表现为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明显升高(P<0.01~P<0.05).糖尿病亚组间游离脂肪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与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19,-0.19,-0.23,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1,P<0.01);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平均血压呈正相关(P<0.01~P<0.05).血清脂联素与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存在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升高可能在糖尿病及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戴颖秀;李嘉强;刘玉敏;吴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5438名4~15岁儿童乙肝免疫水平调查分析

    为了解临海市城区儿童的乙肝免疫水平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份对临海市城区的5 438名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朱月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聊城市2003-2006年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聊城市不同人群中HIV感染现状,探讨HIV感染的流行因素,为控制该市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2003-2006年不同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数据和AIDS患者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年共检测73 252份血清,检出HIV感染者17例,阳性率0.023%;其中3例有献血(浆)史,4例有输血史,4例有婚外性行为史,2例有吸毒史,2例可能由其配偶经性传播途径传播,2例感染途径不详.结论 聊城市HIV感染者主要存在于4类人群,经输血和有偿献血(浆)感染是聊城市既往HIV感染的主要方式,部分流动人口和商业性服务者是近年来该市HIV感染的主要人群,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向性途径传播转变.

    作者:赵金星;姜祥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狂犬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虽然狂犬病主要在野生动物中流行,但犬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犬明显增加,犬伤人数的增加造成了暴露于狂犬病的人数增加,人感染狂犬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直到目前,狂犬病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也是病死率高的疾病,几乎为100%.该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必须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上升之势,死亡率已位居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

    作者:徐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浙江省慈溪市医院伤害监测试点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慈溪市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伤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慈溪市县级医院、中心乡卫生院和普通乡卫生院各一家,以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到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 15 808例, 男女性别比为1.92:1,15~59 岁占79.77%,前两位职业分别为农民和工人.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工作场所和家中,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旅行、工作和体育活动.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钝器伤和跌落,以非故意伤害为主.结论 交通伤害、职业伤害及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跌伤应是慈溪市伤害干预的重点.

    作者:张涛;陈衡平;高华;陈国华;陈立群;金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嘉兴市低疟区疟疾流行病学特点与监测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低疟区疟疾流行特点,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 对嘉兴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监测结果做发热病人血检情况,疟疾病例分类、地区分布、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发病率与感染来源,疫点周围人群调查及病例治疗后复查血检情况,媒介按蚊等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嘉兴市15年累计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24.25/万(302/124 529),均为间日疟.其中:初诊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简称二热病人)者血检阳性率60.29%(290/481),占总阳性数 96.03%(290/302);感冒和发热原因不明者血检阳性率仅为0.97/万(12/124 048),占总阳性数3.97%(12/302).病人发病分布散在,本市户籍人口占25.50%(77/302),年均发病率0.23/10万,外来流动人口占74.50%(225/302).以高疟区青壮年打工者为主要发病者;以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以中华按蚊为惟一媒介;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嘉兴市疟疾发病率低,疫情稳定.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呈点状分布的流行特点.因此,疟疾监测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低疟区,且以中华按蚊为惟一媒介,对当地人群可以采用二热病人、对流动人口采用四热病人的监测方案.

    作者:俞文美;王金荣;顾伟玲;吴益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