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广珠;秦静;王敏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效果.方法:分析11例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心功能Ⅱ~Ⅳ级,心电图示心房颤动4例.均行二尖瓣置换,其中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置换瓣膜均为人工机械瓣.结果:手术死亡1例,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的可靠、有效手段.
作者:王晨;陈后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志贺菌属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严重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临床感染可导致细菌性痢疾(菌痢).菌痢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的病例超过1.6亿,并导致100万患者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5岁以下的儿童[1].目前,关于菌痢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国外学者研究认为,痢疾杆菌的感染可能包括以下过程:(1)痢疾杆菌通过微皱褶细胞进入结肠黏膜;(2)定植的巨噬细胞吞噬痢疾杆菌后发生凋亡,释放炎症因子;(3)痢疾杆菌侵袭邻近的上皮细胞,在其内增殖、扩散及导致黏膜损伤[2~4].因此,Sansonetti与Zychlinsky等提出痢疾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与侵袭上皮细胞是其致病过程中两个显著的特征.本文就痢疾杆菌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管俊昌;李凤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置胃管、制酸、保护胃黏膜、5%碳酸氢钠胃管内滴注等处理.结果:148例中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18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预防性用药,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张安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正常机体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存在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成分,对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正常的结构、功能非常重要.claudin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紧密连接至关重要的成分,其异常表达可导致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结构破坏、功能受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claudin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磊;葛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性,23岁.右鼻腔反复鼻塞、流脓涕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外鼻无畸形,右侧鼻腔中鼻道见一黄白色新生物,质软,表面光滑,下鼻道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鼻部CT平扫示:(1)右中鼻道鼻息肉,但不排除内翻性乳头状瘤; (2)右侧上颌窦、筛窦炎.
作者:达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4眼持续高眼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24眼手术顺利.术后随访2~15个月,眼压控制≤21 mmHg 20眼,局部用药可控制2眼;术后视力提高13眼,术后视力不变6眼.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行小梁切除术.只要手术前后处理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郁佳;陶黎明;王剑锋;王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MMP-2、MMP-9与VEGF-C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组织进行MMP-2、MMP-9与VEGF-C蛋白的检测.结果:MMP-2、MMP-9与VEGF-C的表达与乳头状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均高于Ⅰ、Ⅱ期(P<0.005~P<0.05);Ⅰ级、Ⅱ级和Ⅲ级的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76.9%和91.7%,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79.5%和94.4%,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66.7%和72.2%,其阳性表达率均随着恶性肿瘤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者均高于无转移者(P<0.005~P<0.05).卵巢癌中,VEGF-C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MP-2、MMP-9与VEGF-C的过表达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VEGF-C表达与MMP-2、MMP-9表达分别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MP-2、MMP-9、VEGF-C蛋白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浸润转移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郭冰沁;俞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探索一套提高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的方法.方法:在大量中耳、内耳手术病例和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显微镜、显微摄像及显影设备,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成像等处理,将显微耳科手术情况转化成图像,使学生能即时观看手术中情况;同时制成各类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利用网络,实现继续教育及交流和远程会诊.结果:增加了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保存大量有用的临床资料,方便了继续教育及同行间交流.结论: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可向耳鼻喉科其它学科扩展,并值得在有条件的教学医院推广.
作者:蒋成义;詹晓东;王文忠;张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贴近临床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模型的形态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成年大鼠80天,观测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后,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脂饲料可以使成年大鼠发生营养性肥胖,肥胖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杜文华;石建华;项平;陈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异常对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鼻窦炎、鼻息肉并伴鼻中隔偏曲及中、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组32例作鼻内镜手术同期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30例单纯作鼻内镜手术,采用鼻内镜进行随访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治疗组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56.6%(P<0.05);62例并发鼻腔粘连8例,窦腔粘连12例,窦口粘连8例,其中治疗组6例,对照组22例.结论:鼻腔解剖变异对鼻内镜手术预后影响较大.
作者: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朱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15例在平均2年的矫治结束后,牙齿都已排齐,前牙覆(牙合)覆盖都已调节到Ⅰ度,磨牙关系也达到了中性.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矫治技术,对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能有效矫治各种错(牙合)畸形.
作者:孙军;乔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食管癌24例,胃癌19例,应用TDF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 mg,静脉滴注,d1~d5;氟尿嘧啶500 mg,静脉滴注,d1~d5;28天为一个周期.2周期后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3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1例,无变化11例,进展17例,客观有效率为35%.中位生存期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TDF方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潘明;郑中显;徐金发;刘飞;宋文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道灌洗法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6年3月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均采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结果: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未发生吻合口瘘,19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术中采用肠道灌洗法,使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肿瘤及吻合术成为可行.
作者:蒋圣战;高成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和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EM-1)降低动脉血压中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14只和侧脑室给药组6只.静脉和侧脑室注射EM-1及其阻断剂Cyprodime,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NA,分别测定大鼠动脉血压、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静脉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及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P<0.01和P<0.01),可被Cyprodime和L-NNA阻断;侧脑室注射EM-1后动脉血压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注射EM-1可能通过μ阿片受体激活血管内皮NOS,促进NO释放降低动脉血压.侧脑室注射EM-1可能通过中枢μ阿片受体降低动脉血压,与NO无关.
作者:胡杰;汪思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对阿霉素致急性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阿霉素组(adriamycin,ADR)和绞股蓝总皂苷组(Gps).第3组给予4%绞股蓝总皂苷400 mg·kg-1·d-1,分早晚2次灌胃,其它两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天.第6天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复制大鼠急性心脏毒性模型,利用PowerLab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采集心室内压并分析心功能,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阿霉素组左室收缩峰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s of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dp/dtmax)、SOD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 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ADR组相比,Gps组的LVSP、±dp/dtmax和SOD 均显著升高(P<0.01),MDA下降(P<0.05).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张进;王长俊;谢江;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旨在减少老年低血糖昏迷的误诊.方法:收集老年低血糖昏迷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临床表现,及时确诊、漏诊情况及预后.结果:及时确诊者8例,误诊为脑血管意外8例,1例因延误诊断时间过长并发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老年低血糖昏迷临床并不多见,当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和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一清胶囊,外用0.025%维A酸霜;B组口服一清胶囊;C组外用0.025%维A酸霜.3组均同时口服螺内酯和复合维生素B,均各治疗6周.结果: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但三种疗法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一清胶囊联合外用维A酸霜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作者:殷红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1980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开始应用于临床后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临床经验不断积累和碎石机设备不断更新,ESWL适应证逐渐扩大,现已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首选方法[1,2],但对输尿管中下段、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镜治疗效果更佳,是否首选ESWL尚有争议.
作者:王昌兵;顾恒;袁宇峰;黄奕江;侯金华;李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结核性脑膜炎的小鼠模型.方法:C57BL系雄性小鼠眼球后静脉丛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 RV 0.35 mg/0.05 ml(1×106 )建立结核性脑膜炎模型.4周后肉眼观小鼠脑的病变程度,并取脑组织进行匀浆培养,测定菌落数.结果:小鼠经结核分枝杆菌攻击后1周开始出现食欲降低,逐渐消瘦,被毛失去光泽,寒战,体温降低,活动量大幅度减少,攻击力逐渐下降至丧失;从感染后2周开始出现死亡,个别小鼠出现褪毛和行为异常;脑组织培养4周后,形成结核菌落.结论:此种方法成功建立了结核性脑膜炎动物模型.
作者:陈兰举;潘家华;张慧洁;陈名武;丁周志;周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 mg,5~10 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 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 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长达1.8 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杨劼;张以政;赵胜;朱铁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