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

李仕青;刘金新

关键词:结肠肿瘤, 瘘, 结肠和直肠,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11例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患者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同时行瘘口切除,十二指肠成形术2例,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段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肠瘘,11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存活2年以上.结论:对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采取积极合理的扩大切除,同时依据分型正确处理十二指肠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

    临床上常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但在抢救重症心衰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本文旨在探讨重症心衰的非洋地黄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3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重症心衰43例(治疗组),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8~70岁.

    作者:童晓云;刘永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干肿瘤的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及剂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方法治疗15例脑干肿瘤.观察其放疗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8%、61.7%、33.3%.照射剂量<5 0 Gy和≥50 Gy 1、3、5年生存数分别为4例、3例、1例和6例、5例、3例.结论:放射治疗可作为脑干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提高生存率,脑干肿瘤的治疗剂量应在50~60 Gy/5~7周为宜.

    作者:魏保界;王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血管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 mm)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孙炜;周建生;胡汝麒;许忠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外伤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适应于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伤以及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患者.本文着重总结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牛梅;葛多云;郏云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32例

    目的:探讨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方法:3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改良Watson-Jones手术入路,切开复位 ,打入该内固定器,随访4个月~3年.结果:随访29例,除1例小粗隆下冠状面的裂隙骨折术后股骨颈、颈干角<110°呈髋内翻,余28例,颈干角恢复正常骨性愈合,功能正常.结论:加压滑动螺纹钉设计合理,抗弯力强,更具动、静加压作用,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并提出粗隆部内侧保持完整性,粗隆下的冠状面骨折非本手术固定指征.

    作者:李汉俊;苑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荷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放射免疫显像的研究

    目的:应用人结肠癌建株LoVo细胞接种裸鼠 ,鼠间移植传代,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观察移植瘤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其肿瘤组织与宿主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值,并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肿瘤细胞中CEA分布以及153Sm标记抗C EA单抗的荷瘤裸鼠体内放射免疫显像.结果:移植瘤的形态和功能特性与原发肿瘤基本相似,移植瘤的移植成功率为100%;放免显像显示标记抗体能浓聚于肿瘤部位,经腹腔注射标记抗体后48 h,肿瘤显像清晰,肿瘤组织/血液放射性比值(T/B)为1.42.结论:本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结肠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

    作者:李贵平;朱承谟;张健;冯国伟;江旭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胎儿颅骨骨膜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异体胎儿颅骨骨膜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异体胎儿颅骨骨膜移植修补12例颅骨缺损,定期摄头颅X线片检查成骨情况,4例半年穿刺活检.结果:1年内骨生长7例,3年内全部成骨.无排斥反应. 结论:胎儿颅骨骨膜移植成骨可靠,但早期塑形欠佳.

    作者: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前臂游离皮瓣一期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护理

    对中晚期颊癌患者,因手术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 影响口腔生理功能及面部外形.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王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乳房整形术的手术配合

    1980年以来,笔者配合整形外科共施行乳房整形手术3 8例,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得当,治疗和美容效果满意.兹总结手术配合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朱余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不形成菌落的细菌L型培养方法探讨

    目的:对在液体L型培养基中混浊生长 ,而在固体L型培养基中不形成菌落的细菌L型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改良降低的氯化钠含量固体L型培养基中 ,加入镁离子,采用盲刮盲传法.结果:发现普通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46.15%,改良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79.49%.结论:改良L型培养基优于普通L型培养基.

    作者:冯锡才;唐素芳;林特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菌培养65例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软脑膜感染.将脑脊液细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培养结果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胆道蛔虫症26例

    1995~1999年,笔者对确诊为胆道蛔虫症的26例患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推注,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兹作报道.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荣良;杨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胆囊癌外科治疗52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方法:52例胆囊癌按Nevin分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Nevin 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Nevin Ⅱ、Ⅲ、Ⅳ期19例,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Nevin Ⅴ期25例,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结果:随访41例,各组1、3、5年生存率: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生存数分别为4例、3例和2例,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均存活;Ⅱ、Ⅲ、Ⅳ期17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12例、8例和5例;Ⅴ期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4 例、3例和1例,行剖腹活检或内外引流的17例均在10个月内死亡.结论:Ⅰ期扩大胆囊切除优于单纯性胆囊切除术,Ⅱ、Ⅲ、Ⅳ期应采用扩大胆囊切除术,并注意清扫局部淋巴结,Ⅴ期在条件许可时采用超扩大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李宗狂;蔡桂海;汪兆军;何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普罗帕酮致心脏起搏、传导异常7例

    1995~1998年,笔者对10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等患者予以静脉注射普罗帕酮(propafenone,又称心律平) 行转复或控制心室率;用药后,7例出现起搏及传导方面的异常,现予报道.

    作者:程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11例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患者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同时行瘘口切除,十二指肠成形术2例,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段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肠瘘,11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存活2年以上.结论:对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采取积极合理的扩大切除,同时依据分型正确处理十二指肠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作者:李仕青;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拔除导尿管后,训练患者定时自行导尿.结果:本组6例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训练患者自行导尿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苯那普利(benazepril)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本文旨在探讨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叶伟斌;傅松青;陈长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右下腹痛误诊急性阑尾炎32例分析

    右下腹痛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常常将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手术中见阑尾正常且发现其他疾病改行其他手术.本文就其误诊32例报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雨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石膏模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三角窝、舟状窝、耳甲艇处,多为单侧局限半球形囊肿.本病临床症状虽不明显,对健康损害也较轻;但由于病变在耳廓,患者又多为青年,影响容貌,如治疗方法不当,易复发.我科用石膏模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经护理配合,疗效满意,兹作报道.

    作者:赵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血浆D- 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型DM血浆中DD含量及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随DM病情的发展,其体内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并发心脑血管梗死患者血浆DD含量与无并发症DM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P>0.05).2型DM患者经降糖、扩血管及降血液粘度治疗后其血浆中DD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检测2型DM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用于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

    作者:高勇;唐振华;孙守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