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32例

李汉俊;苑勇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方法:3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改良Watson-Jones手术入路,切开复位 ,打入该内固定器,随访4个月~3年.结果:随访29例,除1例小粗隆下冠状面的裂隙骨折术后股骨颈、颈干角<110°呈髋内翻,余28例,颈干角恢复正常骨性愈合,功能正常.结论:加压滑动螺纹钉设计合理,抗弯力强,更具动、静加压作用,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并提出粗隆部内侧保持完整性,粗隆下的冠状面骨折非本手术固定指征.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血浆D- 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型DM血浆中DD含量及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随DM病情的发展,其体内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并发心脑血管梗死患者血浆DD含量与无并发症DM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P>0.05).2型DM患者经降糖、扩血管及降血液粘度治疗后其血浆中DD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检测2型DM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用于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

    作者:高勇;唐振华;孙守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并可致重要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甚至留有永久后遗症,预防窒息的发生及窒息后的正确复苏至关重要.本文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刘和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鼠尾胶作为细胞贴附剂的实验评价

    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皮肤角朊细胞分别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疾病的细胞模型,这两种细胞在塑料培养瓶或板中呈贴附性生长,均是锚着依存性细胞(anchorage-dependent cells)[1].但从经济及可反复使用方面考虑 ,需使用玻璃培养瓶以获得大量细胞,而这两种细胞在玻璃这种底物上贴附性较差,一般底物上涂胶原底层有利于细胞生长[1],为此,笔者采用鼠尾胶作为贴附剂,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秀宇;张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拔除导尿管后,训练患者定时自行导尿.结果:本组6例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训练患者自行导尿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组织移植的手术配合

    小腿外伤致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由于胫骨前缺乏丰富的肌肉、皮下脂肪组织保护,易造成胫骨及皮肤复合缺损,治疗十分棘手.1998 年9月我院成功地进行1例带血管蒂自体腓骨、肌、皮瓣复合组织移植术,现予总结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方占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苯那普利(benazepril)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本文旨在探讨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叶伟斌;傅松青;陈长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HPV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诊断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在诊断尖锐湿疣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分型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50例外阴、阴道尖锐湿疣和26例保存的尖锐湿疣病理石蜡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50例临床标本阳性率为84.0%,26例病理标本阳性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斑点杂交技术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尖锐湿疣有诊断价值.

    作者:夏佩莹;李凤云;汪万英;赵发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痢疾杆菌R质粒的检测、消除及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探讨痢疾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测定痢疾杆菌的耐药谱,对耐药菌株进行R质粒的检测及接合传递.人工诱导痢疾杆菌为稳定L型,观察R质粒丢失情况.结果:45株痢疾杆菌44株耐药,耐药率97.8%,其中三重耐药菌株占93.2% ,四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3.3%.88.9%(40/45)的菌株检测出R质粒,质粒的接合传递率为61.4 %.痢疾杆菌L型未见质粒丢失.结论: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且由质粒控制,质粒的传递造成耐药菌群的扩大,应设法消除质粒.

    作者:李凤云;韩俊;唐素兰;孙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

    临床上常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但在抢救重症心衰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本文旨在探讨重症心衰的非洋地黄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3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重症心衰43例(治疗组),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8~70岁.

    作者:童晓云;刘永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右下腹痛误诊急性阑尾炎32例分析

    右下腹痛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常常将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手术中见阑尾正常且发现其他疾病改行其他手术.本文就其误诊32例报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雨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胆囊癌外科治疗52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方法:52例胆囊癌按Nevin分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Nevin 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Nevin Ⅱ、Ⅲ、Ⅳ期19例,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Nevin Ⅴ期25例,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结果:随访41例,各组1、3、5年生存率: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生存数分别为4例、3例和2例,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均存活;Ⅱ、Ⅲ、Ⅳ期17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12例、8例和5例;Ⅴ期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4 例、3例和1例,行剖腹活检或内外引流的17例均在10个月内死亡.结论:Ⅰ期扩大胆囊切除优于单纯性胆囊切除术,Ⅱ、Ⅲ、Ⅳ期应采用扩大胆囊切除术,并注意清扫局部淋巴结,Ⅴ期在条件许可时采用超扩大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李宗狂;蔡桂海;汪兆军;何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量加样器的准确性识别

    在放射免疫(RIA)检测中,放射性脉冲计数的准确性、重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与否.其影响因素有各类试验仪器、试剂成分、人员操作等因素.本文就不同微量加样器的准确度以可见的、灵敏的放射性脉冲计数测量做一校正性检验 ,以求减少试验中带来的不准确性.

    作者:杨晓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硬腭中央裂1例

    患儿女性,3岁.患儿出生时家属发现前腭裂开,不能吸吮,稍大时说话不清.否认唇裂及腭裂手术修补史,否认外伤史.检查:口腔颌面对称,上下唇发育完好,面部无畸形、瘢痕.

    作者:李建成;徐锦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脾破裂延迟出血24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迟发性脾破裂延迟出血的及时诊断与处理.方法:对3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有外伤史,伤后无症状;17例有外伤史, 伤后有轻微症状.48小时~45天才出现明显脾破裂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影像检查、腹穿等,诊为迟发性脾破裂.结果:2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其中包膜型18例,血凝块型6例 .结论:脾破裂延迟出血应及时诊断及处理,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佳.

    作者:姚在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护理体会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剧 ,症状重,并发症多,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78例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要点.

    作者:陈燕;梁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电解质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方式及仪器类型对电解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敏感度的影响.方法:用全血、血浆和血清分别在火焰光度计及离子选择电极仪上测定. 结果:在不同样本中,血清K+明显高于血浆和全血K+(P<0.01) , 血清Cl-明显低于血浆和全血Cl-(P<0.01),三者Na+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两种仪器测定(火焰光度计不能测定Cl-)中,火焰光度法对血清Na+、K+含量的测定低于离子电极法(P<0.001).结论:血浆标本比全血和血清标本更符合临床需要.离子电极法稳定,敏感准确,是目前检测电解质的好方法之一;但在化学法被淘汰,而暂时又无电解质分析仪的情况下,火焰光度计仍不失为K+、Na+测定的常规仪器.

    作者:陈建文;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X染色体长臂等臂1例

    患者女性,28岁,未婚.因原发性闭经,作内分泌测定及染色体分析.患者因服黄体酮,于1998年9月17日来月经,量甚少.B超示:幼稚性子宫,卵巢小. 体检:身高145 cm(其父母、兄姐身高均在160 cm以上).智力正常,肘不外翻,无颈蹼, 后发际正常,面有色素痣,汗毛较多,胡须较正常女子稍密,鬓毛较密,阴毛、腋毛较少, 外生殖器正常,乳房小且无乳头发育,表型相当于18岁左右.其母在妊娠时曾患感染并服用过中药.

    作者:刘伟;马素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皖北地区87例肝细胞癌、80例肝硬化和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HCV血清标志和HBV-DNA、HCV-RNA检测 .结果:肝癌组和肝硬化组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和肝硬化组肝炎病毒感染以HBV为主,其次为HBV和HCV重叠感染及HCV感染.结论:皖北地区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除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外,与HCV感染亦密切相关.

    作者:赵久法;杨沛;苏文;崔琢;王淑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32例

    目的:探讨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方法:3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改良Watson-Jones手术入路,切开复位 ,打入该内固定器,随访4个月~3年.结果:随访29例,除1例小粗隆下冠状面的裂隙骨折术后股骨颈、颈干角<110°呈髋内翻,余28例,颈干角恢复正常骨性愈合,功能正常.结论:加压滑动螺纹钉设计合理,抗弯力强,更具动、静加压作用,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并提出粗隆部内侧保持完整性,粗隆下的冠状面骨折非本手术固定指征.

    作者:李汉俊;苑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内小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32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内小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内小脓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青少年占90.6%,临床表现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多无急性脑炎过程及神经系统受损阳性体征,除1例手术,余均经脱水、抗炎、抗癫痫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脑内小脓肿是青少年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疾病,其病因是多源性的, 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卓;赵德明;邵慧珍;田振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