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梁冰
目的:探讨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的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细胞压积、文氏(Wintrobe)血沉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支患者的绝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P<0.01和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在对疾病的诊疗、观察治疗效果及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汤依群;傅仁泉;钱明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大片段线粒体DNA方法.方法:快速碱裂解法提取线粒体DNA,长时程PCR扩增出5 430bp线粒体DNA.结果:扩增出5 430 bp线粒体DNA产物特异性强,产量高.结论:该方法反应条件简便、稳定,也可用于其它大片段的扩增,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项平;陈士文;高国全;姚志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0岁.因持续性腰痛伴右下肢间歇性跛行,于1999年 5月11日入院.6年前在一次重体力劳动后,突然感觉腰部疼痛,继而出现右下肢放射性疼痛 .查体:脊柱向右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L4~5压痛明显,进一年来下肢疼痛加剧,出现间歇性跛行.CT显示: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L5 椎管狭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软脑膜感染.将脑脊液细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培养结果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各种原因造成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损害,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为了提高HIE的生存质量,减轻后遗症,笔者采取严密监护和一系列护理措施,现予报道.
作者:陶翠玉;张启月;康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旨在探讨乳腺癌的超声特点.方法:对78例79个乳腺癌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和周边有无血流及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根据其丰富程度分成五个等级:0、Ⅰ、Ⅱ、Ⅲ、Ⅳ级.结果: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二维超声60例,彩色多普勒为67例,二维加彩色多普勒为71例.结论:乳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晞;王圣应;孙医学;苏兰;谢广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内小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内小脓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青少年占90.6%,临床表现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多无急性脑炎过程及神经系统受损阳性体征,除1例手术,余均经脱水、抗炎、抗癫痫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脑内小脓肿是青少年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疾病,其病因是多源性的, 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卓;赵德明;邵慧珍;田振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皮肤角朊细胞分别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疾病的细胞模型,这两种细胞在塑料培养瓶或板中呈贴附性生长,均是锚着依存性细胞(anchorage-dependent cells)[1].但从经济及可反复使用方面考虑 ,需使用玻璃培养瓶以获得大量细胞,而这两种细胞在玻璃这种底物上贴附性较差,一般底物上涂胶原底层有利于细胞生长[1],为此,笔者采用鼠尾胶作为贴附剂,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秀宇;张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 mm)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孙炜;周建生;胡汝麒;许忠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就本病急性期的护理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维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食管胸膜瘘是硬化剂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罕见.我科于1998年10月收治1例,现将病情及护理情况作一报道.
作者:潘莉;徐贵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脾破裂延迟出血的及时诊断与处理.方法:对3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有外伤史,伤后无症状;17例有外伤史, 伤后有轻微症状.48小时~45天才出现明显脾破裂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影像检查、腹穿等,诊为迟发性脾破裂.结果:2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其中包膜型18例,血凝块型6例 .结论:脾破裂延迟出血应及时诊断及处理,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佳.
作者:姚在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放射免疫(RIA)检测中,放射性脉冲计数的准确性、重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与否.其影响因素有各类试验仪器、试剂成分、人员操作等因素.本文就不同微量加样器的准确度以可见的、灵敏的放射性脉冲计数测量做一校正性检验 ,以求减少试验中带来的不准确性.
作者:杨晓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煤矿区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参照<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手册>,随机抽取淮北矿区四个点,各点调查自然居住区15岁以上13 243名.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结果: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2.17%,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标化患病率(11 .11%),居全国高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脉率、白酒摄入量和体重是血压升高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矿区人群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年龄、高血压家族史、脉率、白酒摄入量和体重明显影响血压变化.
作者:欧阳平;袁争百;仇让食;聂保忠;单瑞侠;苏振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以下称米索)对晚期妊娠促子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无米索禁忌证、单胎、头位、胎膜未破、孕38~≥42周孕妇56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28例:以小剂量米索(25 μg)每4~6 h放置阴道后穹窿内,大总量为100 μg;对照组(B组)28例:以0.5%催产素50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2次.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8.57%;B组总有效率为62.2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A组总产程短于B组,而两组分娩方式与母婴安全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用于晚期妊娠促子宫颈成熟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颜景荣;许翔;李红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36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中105例患者痰及血标本中的124株非发酵菌培养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非发酵菌占总菌数41.1%(124/30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4株,不动杆菌4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敏感.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选用环丙沙星及头孢他啶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结论:非发酵菌属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首要致病菌,细菌耐药现象严重,有赖于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联合治疗.
作者:张柏膺;许仁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应用人结肠癌建株LoVo细胞接种裸鼠 ,鼠间移植传代,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观察移植瘤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其肿瘤组织与宿主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值,并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肿瘤细胞中CEA分布以及153Sm标记抗C EA单抗的荷瘤裸鼠体内放射免疫显像.结果:移植瘤的形态和功能特性与原发肿瘤基本相似,移植瘤的移植成功率为100%;放免显像显示标记抗体能浓聚于肿瘤部位,经腹腔注射标记抗体后48 h,肿瘤显像清晰,肿瘤组织/血液放射性比值(T/B)为1.42.结论:本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结肠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
作者:李贵平;朱承谟;张健;冯国伟;江旭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方式及仪器类型对电解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敏感度的影响.方法:用全血、血浆和血清分别在火焰光度计及离子选择电极仪上测定. 结果:在不同样本中,血清K+明显高于血浆和全血K+(P<0.01) , 血清Cl-明显低于血浆和全血Cl-(P<0.01),三者Na+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两种仪器测定(火焰光度计不能测定Cl-)中,火焰光度法对血清Na+、K+含量的测定低于离子电极法(P<0.001).结论:血浆标本比全血和血清标本更符合临床需要.离子电极法稳定,敏感准确,是目前检测电解质的好方法之一;但在化学法被淘汰,而暂时又无电解质分析仪的情况下,火焰光度计仍不失为K+、Na+测定的常规仪器.
作者:陈建文;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31岁,G7P6,孕40+1周,妊娠合并糖尿病,于19 99年1月30日入院.心率120次/分,子宫高44 cm,腹围110 cm,胎位LOA,胎心144次/ 分,空腹血糖9.5 mmol/L,尿糖(-).B超示羊水偏多,胎头双顶径92 mm,胎心监护反应型.经对症及抗感染治疗,于1999年2月26日行剖宫产,娩出一男活婴,体重5 kg,身长52 cm,Apgar评分10分.生后2 h喂25%葡萄糖(GS)10~20 ml.
作者:叶名芳;李若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0~1997年,我院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62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36例,在给予洗胃、抗胆碱及复能剂和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加用氧疗、呼吸兴奋剂、脱水剂及反复小量输血等综合治疗,救治成功28例.兹将救治经过及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汪玉信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