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文;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
患者,28岁,3-2-0-2.末次月经1997年3月20日,停经60天行人工流产术,术后1个月感下腹部疼痛,经对症治疗7天疼痛好转,但时有隐痛,于1 h前在无明显诱因下感腹部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头晕、恶心、呕吐,于1997年7月18日晚1 1点急诊入院.体检:T 37℃,P 96次/分,R 23次/分,BP 12/8 kPa,面色苍白,急性痛苦面容,上腹软,子宫上界与脐平,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Hb 84 g/L,RBC 2.7×10 12/L,WBC 22×109/L,N 0.90.
作者:刘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中晚期颊癌患者,因手术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 影响口腔生理功能及面部外形.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王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 mm)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孙炜;周建生;胡汝麒;许忠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加压滑动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方法:3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改良Watson-Jones手术入路,切开复位 ,打入该内固定器,随访4个月~3年.结果:随访29例,除1例小粗隆下冠状面的裂隙骨折术后股骨颈、颈干角<110°呈髋内翻,余28例,颈干角恢复正常骨性愈合,功能正常.结论:加压滑动螺纹钉设计合理,抗弯力强,更具动、静加压作用,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并提出粗隆部内侧保持完整性,粗隆下的冠状面骨折非本手术固定指征.
作者:李汉俊;苑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异体胎儿颅骨骨膜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异体胎儿颅骨骨膜移植修补12例颅骨缺损,定期摄头颅X线片检查成骨情况,4例半年穿刺活检.结果:1年内骨生长7例,3年内全部成骨.无排斥反应. 结论:胎儿颅骨骨膜移植成骨可靠,但早期塑形欠佳.
作者: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右下腹痛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常常将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手术中见阑尾正常且发现其他疾病改行其他手术.本文就其误诊32例报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雨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11例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患者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同时行瘘口切除,十二指肠成形术2例,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段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肠瘘,11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存活2年以上.结论:对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采取积极合理的扩大切除,同时依据分型正确处理十二指肠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作者:李仕青;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异环磷酰胺(IFO)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以国产IFO为主联合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至少完成两个疗程.结果:小细胞肺癌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非小细胞肺癌PR 3例;恶性淋巴瘤CR 2例,PR 3例;软骨肉瘤PR 2例.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细胞Ⅲ°下降居多.脱发、恶心、呕吐较轻,多为Ⅰ~Ⅱ°.结论:IFO为主的化疗疗效满意,与环磷酰胺无交叉耐药性,毒性较低,能耐受.
作者:毕明宏;翟云芝;丁永为;秦凤展;郑荣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应用人结肠癌建株LoVo细胞接种裸鼠 ,鼠间移植传代,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观察移植瘤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其肿瘤组织与宿主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值,并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肿瘤细胞中CEA分布以及153Sm标记抗C EA单抗的荷瘤裸鼠体内放射免疫显像.结果:移植瘤的形态和功能特性与原发肿瘤基本相似,移植瘤的移植成功率为100%;放免显像显示标记抗体能浓聚于肿瘤部位,经腹腔注射标记抗体后48 h,肿瘤显像清晰,肿瘤组织/血液放射性比值(T/B)为1.42.结论:本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结肠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
作者:李贵平;朱承谟;张健;冯国伟;江旭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水平与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间苯二酚快速比色测定法,检测41名健康人与31例肺癌、2 9例乳腺癌和16例大肠癌患者血清SA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肺癌组和大肠癌组血清SA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和对照组(P<0.01),但乳腺癌组与对照组血清S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SA水平检测对于肺癌和大肠癌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乳腺癌无诊断意义.
作者:朱光能;薛侃;张效明;陈治文;夏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5~1999年,笔者对确诊为胆道蛔虫症的26例患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推注,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兹作报道.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荣良;杨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放射免疫(RIA)检测中,放射性脉冲计数的准确性、重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与否.其影响因素有各类试验仪器、试剂成分、人员操作等因素.本文就不同微量加样器的准确度以可见的、灵敏的放射性脉冲计数测量做一校正性检验 ,以求减少试验中带来的不准确性.
作者:杨晓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痢疾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测定痢疾杆菌的耐药谱,对耐药菌株进行R质粒的检测及接合传递.人工诱导痢疾杆菌为稳定L型,观察R质粒丢失情况.结果:45株痢疾杆菌44株耐药,耐药率97.8%,其中三重耐药菌株占93.2% ,四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3.3%.88.9%(40/45)的菌株检测出R质粒,质粒的接合传递率为61.4 %.痢疾杆菌L型未见质粒丢失.结论: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且由质粒控制,质粒的传递造成耐药菌群的扩大,应设法消除质粒.
作者:李凤云;韩俊;唐素兰;孙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好发于育龄女性.该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突出,血清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存在,糖皮质激素(激素)是主要药物,一般剂量治疗无效,需用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991年3月~1997年7月,我科共用该法治疗重症SLE 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骆俊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在诊断尖锐湿疣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分型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50例外阴、阴道尖锐湿疣和26例保存的尖锐湿疣病理石蜡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50例临床标本阳性率为84.0%,26例病理标本阳性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斑点杂交技术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尖锐湿疣有诊断价值.
作者:夏佩莹;李凤云;汪万英;赵发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成功救治1例外伤致连枷胸的患者,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桂华;魏登惠;陈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介绍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白内障的优越性及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要点. 方法:对23例25只眼的手术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者22例,0.3以下者3例.影响视力主要是术前诊断有弱视、陈旧性虹膜炎等症. 结论:使用超声乳化仪治疗早期白内障手术简便、安全、可靠,并需巡回护士在手术中的密切配合.
作者:郭柳峰;周清;高自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苯那普利(benazepril)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本文旨在探讨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叶伟斌;傅松青;陈长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剧 ,症状重,并发症多,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78例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要点.
作者:陈燕;梁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显像术(TBUS/TVUS)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 I)和能量图(CDE)诊断为三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8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肌腺病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44例,其中9例伴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5%(74/80).结论:现代化的超声仪器不仅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分型诊断,而且有助于与其它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作者:朱掌珠;张学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