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城市200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黄文标;梁华

关键词:永城市, 法定传染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 疫情报告, 卫生防疫站, 医疗机构, 医疗单位, 发生情况, 调查
摘要:为了解永城市各级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地估计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生情况,市卫生防疫站于2001年1月上旬对市各级医疗机构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保健面临的挑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远期人口素质,我们对儿童保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李军;陈亦萍;王丽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刚察地区藏族牧民人群中性传播疾病调查

    为了解本地藏族牧民人群中的性传播疾病(STD)流行情况,我们对伊克乌兰、泉吉、吉尔孟乡的414名15~50岁藏族牧民群众进行STD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生忠;李吉兰;李应良;钱俊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如何分析体检中肝胆胰疾病的检查结果

    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因体检发现异常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尤其肝胆胰检查异常者多.这些检查项目在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往往有其各自的特征性改变,如何正确分析这些结果是临床医生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以下谈一下应该如何分析这些结果.

    作者:金庆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书出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甲肝疫苗联合接种的免疫效果

    1998年吉林白城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历年来该地区有甲肝及肾综合征出血热散在流行,武警吉林某部官兵长年驻守此地,其中新兵有1 380人.

    作者:徐丽;刘积平;朱惠华;吴晓燕;文常海;郑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安徽地区皖籍汉族人群HLA-G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并与其他种族人群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141例皖籍汉人HLA-G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结果安徽地区汉族人HLA-G等位基因频率以HLA-G*01012(48.5%)高,G*01011(38.7%)次之,二者共占87.2%,HLA-G*01013(12.8%)较少,未发现HLA-G*0103等位基因.HLA-G基因型分布以HLA-G*01011/01012高,其他依次为HLA-G*01012/01012>G*01011/01011>G*01012/01013>G*01011-01013,G*01013/01013频率低.HLA-G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与其他种族比较的结果表明,HLA-G*01011在芬兰人、西班牙人中所占比例较高,而中国人、日本人、葡萄牙白人则以HLA-G*01012高,仅葡萄牙白人中存在HLA-G*0103,但频率较低(占1.2%).结论安徽地区汉族人HLA-G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地区、种族人群存在差别.

    作者:施小明;叶冬青;陆伟;李向培;沈冲;徐元勇;杨仕贵;胡以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将在济南召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国西部地区地方病防治策略

    地方病指呈地方性发生,并对当地居民构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疾病.中国有数十种地方病,按病因分类,可分为三类: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

    作者:孙殿军;魏红联;申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山市1990~1999年神经系统疾病死因分析

    目的探讨1990~1999年中山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死亡规律及其对中山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研究分析了1990~1999年中山市居民神经系统各病种死亡率、死亡趋势、期望寿命、构成比等指标.结果①中山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死亡人数在同期总死亡人数中占很大比例,仅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一项已居全死因顺位第3、4位;②脑血管疾病、颅内损伤是期间该市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死因;③1990~1999年期间中山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④不同神经系统疾病死亡高发年龄不同;⑤去除神经系统疾病死因后,中山市居民期望寿命明显提高.结论 1990~1999年期间神经系统疾病对中山市居民生命与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提示必须进一步重视与加强中山市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且其重点应放在脑血管疾病、颅内损伤等疾病上.

    作者:杜宜;钱峰;梁智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对1991~200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东地区1991~2000年平均发病率为53.06/10万,2000年发病率为47.38/10万,比1991年的71.93/10万下降了34.13%;乙型肝炎病例占2000年肝炎总病例的74.4%.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年龄高峰为20~35岁人群,3~5月为发病高峰季节.自1991年以来甲肝病例数逐年下降而乙肝病例数逐年上升,从1991至2000年乙肝构成比上升2.33倍、发病率上升53.3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降低了儿童肝炎发病率;但青壮年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成人和青少年中尤其从事社会性和服务性职业人群中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黄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东营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东营市是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于1992年12月首先在广饶县启动,1994年10月全市辖三县两区全面启动运行.

    作者:李建明;李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993~1998年文山州疟疾监测情况报告

    疟疾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监测疾病之一,也是云南省及文山州重点防治的传染病.1993年以来,我们就疟疾的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作了系统的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遵斌;岳桓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伤害预防与控制》一书已出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永城市2000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为了解永城市各级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地估计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生情况,市卫生防疫站于2001年1月上旬对市各级医疗机构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标;梁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由灭多威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1999年9月5日,济宁市某酒店发生一起95人集体性食物中毒,中毒者为该酒店的员工.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借助于法医部门进行毒物鉴定,确定本次中毒是由农药灭多威引发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芹;孙霞;刘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

    随着<献血法>的颁布实施,宜昌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大限度的保证输血安全有效,笔者对1998年10月~2001年5月以来所有血液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归类、统计、对比,发现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为全面了解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我们对宜昌市1960~1999年的食物中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力求发现食物中毒的规律和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徐勇;邓青;周亚平;杨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广水市1996~2000年医疗机构消毒物品消毒监测结果

    医院消毒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加大医疗机构消毒物品的消毒监测力度,强化消毒意识,提高消毒质量,控制院内感染、交叉感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广水市卫生防疫站从1996年起,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追踪监测,其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以龙;吴礼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国情的城区小儿腹泻病治疗管理模式.方法采用三级网络模式,对省级医院、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和5岁以下腹泻患儿看护人实施腹泻病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医务人员平均知识分数明显提高,ORS使用率明显增加,静脉输液率、抗生素使用率、抗腹泻药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省级医院每张腹泻病处方费用干预后平均下降31.22元.看护人腹泻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改善,其中正确配制ORS者由6.9%升至80.4%,戒口率由95.1%降至55.9%.结论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管理三级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在城市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爱红;王清文;何政贤;邹小兵;秦莉莉;宁芳芹;纪经智;弁一坤;陈华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1年10月11日,昌邑市龙池镇某村,发生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进华;陈佃彬;杨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