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分析

康晓平;符文华;王晓琴;刘莹之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死亡原因, 死亡性别比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个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1997~2000年上报的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亡原因.结果5岁以下儿童除晚期新生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高于女性外,其余各年龄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比较不同疾病的男女性死亡率,得出与围生期有关的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大于女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先天畸形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将疾病按可避免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两类划分可得到除早期新生儿不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外,其他年龄组不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而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只有1~4岁组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低于女性.从死亡地点、死前就医、诊断级别的构成上看死亡的1~4岁儿童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男性死亡在医院的比例大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进行住院治疗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24 h就医治疗的情况好于女性患儿;男性儿童诊断级别高于女性,女性在村或未就医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该地区男女性儿童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均高于不可避免疾病的死亡率,绝大多数死因别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婴幼儿的生存环境劣于男性.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的研究

    原发性肝癌(PHC)与肝炎病毒的关系愈来愈多的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之一,特别是乙肝病毒在社会人群中存在着巨大的携带者,它除了可引起急性肝炎外,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为研究PHC与HBV和HCV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将PHC病人的血清进行HBV五项血清学(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CV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留寿;吴淑华;朱桂芳;徐华;黄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医疗废物处理与二恶英类物质

    二恶英类物质(Dioxins)是指能与芳香烃受体结合的,并且导致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类物质的总称.二恶英类物质早发现于美国越战中使用的一种氯酚脱叶剂中,1962~1970年在越战时期使用,于1970年脱叶剂被禁止作为军事使用.战后发现,在喷洒过脱叶剂的地区,都发生了大量孕妇流产现象,出生的畸形儿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1].二恶英类物质本身没有实际用途,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在纸张的生产漂白、氯乙烯塑料生产、含氯农药生产等过程,特别是焚烧垃圾和医疗废物时容易产生.二恶英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垃圾焚烧,特别是含氯废物如氯乙烯塑料袋的焚烧,如处理不当都可能产生大量的二恶英类物质等有害物质[2].

    作者:李艺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东省1991~2000年伤害死亡趋势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广东省伤害死亡的原因和趋势,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疾病监测系统收集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阐述伤害死亡趋势和原因.结果广东省10年伤害的平均死亡率为32.00/10万,占总死亡的7.24%,在死因顺位中排第5位,但按潜在寿命损伤年(YPLL)排第1位;伤害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10年伤害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淹死、自杀、坠落和中毒是伤害死亡的前5位原因.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不同的.结论伤害是广东省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且呈上升趋势,必须把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文军;曾四清;许燕君;罗会明;赵占杰;高仲英;邓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992~2001年上海铁路地区游泳池水质细菌监测分析

    游泳池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泳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督是大家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1992~2001年游泳池开放期间,我们每月不定期对铁路管区某一游泳池进行采样,共采样本195件.按照GB5750-85饮用水检验方法进行细菌学检验,依据GB9667-88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细菌总数≤1 000个/L,总大肠菌群≤18个/L进行判断.超过以上任何标准判为不合格.

    作者:裘晓莹;俞爱珠;熊国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认知因素对成年人吸烟行为的影响研究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科学定论,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我国约有3.2亿烟民[1],我们将面临来自于烟草相关疾病导致的早亡和巨大的社会负担.为了解徐州市成年人吸烟和戒烟情况,为我市更好地开展控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对徐州市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申涛;时君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手术室空气不同消毒方法效果的观察

    由于手术室空气的污染程度与手术感染密切相关,故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自2000年1O月至2001年3月,分别采用5种不同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芬;高昆;卢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河南省郾城县两乡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报告

    郾城县地方性甲状腺肿历史无资料记载.近年来,所辖的青年、万金两乡就诊的甲状腺肿病人不断增多,为查明流行情况及原因,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我们于1992年3~4月份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赵玉丑;魏祖利;赵宗旗;应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幼儿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儿童施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并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儿童的各项数据.结果试验组幼儿的知识、行为得分明显提高,维生素C营养状况、贫血状况有所改善,龋齿病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符合幼儿特点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长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控制疾病,从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作者:陈佩珍;洪仁伟;朱湘竹;仲齐庆;黄丽娟;陈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川省1981~2000年性病流行概况

    1964年中国宣布基本消灭性病以后,在1981年四川省首次报告新发性病病例.随着年代的增长,性病发病率也不断地上升.病种由单一发展到8种,发病地区扩大到全省各地,妇女和儿童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现就1981~2000年四川省性病流行情况作一概括的报告.

    作者:靳征;林昭春;李绍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21所幼儿园3 559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其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EPI-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0.0 for windows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孤独症行为的检出率为11.8%,男性高于女性.儿童出生月份为12月和1月、过期出生、早生、新生儿期住院、父亲年龄35岁以上、母亲孕期贫血、孕晚期下肢浮肿及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等,为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出生季节、是否足月出生、新生儿期是否住院等自身因素及有关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任路忠;段宗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编辑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科技工作者心血管病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

    为了解科技工作者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尤其是肥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笔者对799例在职及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部分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海市1999~2001年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区监测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索降低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利用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监测网络系统收集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登记报告及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1999~2001年12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为154.84/10万(标化发病率为77.00/10万),市区和郊区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4.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75.88/10万)和133.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84.71/10万).3年来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市区下降较明显,而郊区略有上升.无论市区和郊区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脑卒中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35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加,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79%.结论3年来上海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上海市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区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关.建议以点带面加强全市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郊区人群的脑卒中防治工作,并以6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吕宁;李新建;郑莹;沈玉珍;向咏梅;韩阿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个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1997~2000年上报的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亡原因.结果5岁以下儿童除晚期新生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高于女性外,其余各年龄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比较不同疾病的男女性死亡率,得出与围生期有关的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大于女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先天畸形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将疾病按可避免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两类划分可得到除早期新生儿不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外,其他年龄组不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而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只有1~4岁组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低于女性.从死亡地点、死前就医、诊断级别的构成上看死亡的1~4岁儿童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男性死亡在医院的比例大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进行住院治疗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24 h就医治疗的情况好于女性患儿;男性儿童诊断级别高于女性,女性在村或未就医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该地区男女性儿童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均高于不可避免疾病的死亡率,绝大多数死因别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婴幼儿的生存环境劣于男性.

    作者:康晓平;符文华;王晓琴;刘莹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环境对蔬菜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近几年来,温室种植蔬菜在我国北方得到广泛推广.由于有关温室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温室蔬菜品种的剔选、高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但对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报道较少.随着化肥及杀虫剂的大量应用,使农作物中硝酸盐大量积蓄,尤其在蔬菜中含量更高[1],这些硝酸盐经过植物本身的代谢或在微生物及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它是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2],而人体内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蔬菜[3].有害物质在蔬菜内大量积蓄,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探讨蔬菜生长环境对其营养素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我们对长春市城西乡兴隆村的温室环境和大地环境中生长的蔬菜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和市售蔬菜漂烫前后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作了分析.

    作者:谢林;张娅婕;史维林;李寅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北京市社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随机抽样对15 000人入户调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行为生活方式等.结果①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84%,年龄、受教育年限、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MI)等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年龄、饮酒、吸烟、血脂等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北京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作者:焦淑芳;尹香君;王瑜;谢瑾;郭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临床抗生素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现象已成为临床的普遍性的问题,由此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及药源性疾病发生等相应后果.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滥用现象是防止院内感染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1998年起,每年3、9两月为抗生素调查月.现就本院近4年8个月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作者:叶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济宁市任城区消灭疟疾的研究

    济宁市任城区地处鲁西平原与鲁南山区连接地带的滨湖平原,系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

    作者:陈龙宝;王爱民;杜宪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荆州市1986~200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剂量依据,荆州市从1986年开始,对市管放射性单位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对1986~2000年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松;刘锐;李宏;姚梦雷;程屹;龙鑫;叶文章;吴江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蒲城县两年来食(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食(饮)具的消毒效果,是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我县饮食行业食(饮)具卫生状况,我们对2000、2001年两年的食(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屈春定;陈晓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