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对比

康丽丽

关键词:阴道超声, 超声子宫造影, 宫腔内病变
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采用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方式对于子宫腔内病变进行诊断的相关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进行宫腔疾病诊断的患者,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超声诊断和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对于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率相对于超声子宫造影而言更高,但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检验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腔内的相关病变在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和选择采用超声子宫造影进行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阳性率相对较高,但是两种诊断方法之间没有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患者选择这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作者:邵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观察B超应用于产前检查对胎儿异常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在产前检查中应用B超检查,探究分析该检查措施对胎儿异常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选取1000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比较产前、产后以及胎儿尸检结果.结果:接受产前检查的1000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异象的产妇有12例,所占比例为1.20%.通过产后以及胎儿尸检后发现,共有13例胎儿异常情况,所占比例为1.30%.检查准确率为9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检查中应用B超检查的效果显著,可对胎儿异常进行准确诊断,具有减少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徐文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牙科进行后牙种植修复的80例(120颗患牙)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颗患牙,分别为Lava氧化锆全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以及银钯合金烤瓷冠,对比3种修复体的临床情况.结果:三种材料的烤瓷冠对比发现,Lava氧化锆全瓷冠的边缘着色、修复涂颜色显著优于金铂合金烤瓷冠和银钯合金烤瓷冠,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金铂合金烤瓷冠的龈缘密合度、修复体折裂显著优于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银钯合金烤瓷冠,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牙质选择合适材料的烤瓷冠进行后牙种植修复,其中Lava氧化锆全瓷冠生物相容性较强,金铂合金烤瓷冠对边缘密合性作用较强.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壁疝患者,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术前30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试验组行腹腔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缺损面积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间的疝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能利用更短的手术时间完成疝囊回纳,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马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分析及体会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肿瘤患者数量将逐步增加,肿瘤的治疗手段及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得到越来越多医院认可和应用.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射治疗的主要医疗设备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加速器故障率偏高,机器稳定性差一直是行业内棘手的问题之一.所以,保证机器高开机率和低故障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例举了多例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郭旭峰;陈荣耀;孙士钊;符史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螺旋CT应用于骨骼肌肉创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对到本院收治的77例骨骼肌肉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给予患者采用X线、螺旋CT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结果.结果:与病理或手术诊断结果对比,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两种诊断方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肉创伤发生率较高,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李华侨;任诗君;周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分组完成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术后复发情况以及平均手术用时进行对比,进而对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8.41%,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复发情况方面,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概率为1.59%,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概率为6.34%,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用时要比对照组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治疗方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应该将其推广开来,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穆彦如;苗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运用双系统冗余方案避免医疗设备因工作站故障停用

    目的:为工作站安装两套系统,避免因应用软件故障导致的设备停用.方法:Windows双系统安装技术、NTFS磁盘映射技术、工作站软件和数据分离.结果:该方案减少了因软件故障导致的维修等待时间,操作医师仅需重启工作站即可继续操作,同时患者数据不受影响.结论:该方案成效显著,保证了患者就诊体验不受设备软件故障的干扰.

    作者:王非;孔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脑膜补片联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将脑膜补片与大骨瓣减压术联合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组研究,B组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脑膜补片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预后良好率为53.19%,与B组27.66%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病死率为6.38%,与B组25.53%相比,相对更低(P<0.05);A组并发症率为4.26%,与B组19.15%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脑膜补片与大骨瓣减压术联合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尤灵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用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对比

    目的:对比并分析采用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方式对于子宫腔内病变进行诊断的相关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进行宫腔疾病诊断的患者,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超声诊断和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对于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率相对于超声子宫造影而言更高,但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检验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腔内的相关病变在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和选择采用超声子宫造影进行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阳性率相对较高,但是两种诊断方法之间没有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患者选择这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康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应用于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90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X线检查,同时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后借助于重建技术实施分析,观察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大于X线诊断后70.0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为97.78%,对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可较好的明确肠梗阻病变部位、病因等相关资料,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脊柱病变的螺旋CT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观察螺旋CT在脊柱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脊柱病变患者40例,对其施以多层螺旋CT检查.当中,有12例应用0.75mm的层面准直,有28例应用1.5mm的层面准直,同时对当中的10例施以常规非螺旋扫描,并将之和螺旋扫描后获得的重组图像质量作出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时,应用1.5mm的层面准直,可确保图像质量,并有助于利用球馆降低辐射剂量.螺旋CT扫描结束后,合理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脊柱病变提供重要指导.结论:于脊柱病变中积极采用螺旋CT检查法,可获得比较全面的诊断信息,能将之作为脊柱病变的一种理想诊断方式.

    作者:孟庆强;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短波理疗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治疗的干预体会.方法:以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以奇偶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超短波理疗仪治疗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并辅之以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刍议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医疗器械对于每一个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还是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指标.由此,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项目.

    作者:张永尧;王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细胞学核的特征.结果: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针吸细胞学检查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占比88.8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诊断出的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均伴有明显的核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核沟阳性率为100.00%(64/64),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核内假包涵体检出率为70.31%(45/64),砂砾体的出现率低为10.94%(7/64);乳头状结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检出率为100.00%(64/64).结论: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明杰;周策勋;陈兴德;和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和MRI诊断妊娠晚期胎盘植入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诊断晚孕期妊娠胎盘植入的应用与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自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晚孕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及超声检查诊断,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孕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52例,诊断符合率96.3%(52/54);超声检查诊断孕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48例,诊断符合率85.2%(48/54);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符合率(P<0.05).核磁共振临床特征为子宫变形与局部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胎盘呈出现不规则的团块状,出现短T1、长T2信号影,并见胎盘下供血血管出现增多征象.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为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出现丰富的血窦与血流信号,同时动脉血液湍急,且会累及于子宫肌层.结论:MRI对妊娠晚期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优于超声,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涂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10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肺部病变患者总计8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T增强扫描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查阅与研究所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数据,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比较无明显差异,CT增强扫描的敏感性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支气管镜检查的特异性与CT增强扫描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是其敏感性低于CT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发挥每种检测方法的价值.

    作者:吴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本实验将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胆囊腹腔镜麻醉治疗患者.使用逐差法进行抽取120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于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则为喉罩麻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手术后对比患者的麻醉治疗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34%.相比较治疗前的情况,两组患者的麻醉病理行为评分以及改良评估表评分有所下降.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结论:喉罩麻醉手术麻醉措施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对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刘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7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小时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高,可以准确测量出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拟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作者:赵雪莲;郭文娟;郑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实验室器械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随着计算机计算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智能化,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的各种组成部分汇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管理网络体系,为特定的工作人群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渠道.本文将以医院实验室器械的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希望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有所助益.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