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
目的:研究对比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前后路器械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后路器械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前路器械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脊柱矫正情况和坐立行走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明显提高,且脊柱矫正情况明显好转,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器械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前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涛;朱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植入三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体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功能.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本院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共32例,其中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为对照组,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为实验组.记录术后3个月5m裸视及佳矫正视力,30cm、60cm、1m裸视,比较单焦点与三焦点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结果: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5m裸视,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m、5m中、远视力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0cm、60cm近视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具有较好的视力及视觉治疗.
作者:王琪;马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案的差异划分为对比组(n=49)和实验组(n=53),对比组患者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同时应用生长抑素、铝镁加混悬液等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8.11%,再出血率为3.77%,对比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81.63%,再出血率为为20.41%,2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04,P=0.0138),2组患者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69,P=0.0092).结论: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可提高止血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万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8月,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9例,使用无创呼吸机开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血样指标、并发症和呼吸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改善,且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SGPQ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44%)显著较对照组(20.68%)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血气、血氧指标,调节其呼吸功能,且更为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朱红;赵志会;许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使用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h后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且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用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更快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婷婷;梁世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对于现阶段的临床实践来讲,血液透析机占据了很关键的地位,其构成了核心性的一类医疗设施.具体而言,血液透析机一般都会被运用于急救危重患者,针对患有某些重度疾病的临床患者施以血液透析.因此,医院对于血液透析机应当保证基本的透析机质量,确保运用质量检测来全面检验透析机质量.
作者:周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本院在2018年2月~2018年11月接诊的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已接受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及血管造影术检查,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64-SCT检查)与对照组47例(CAG检查),分析其结果指标.结果: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CAG检查方法发现245处狭窄,64-SCT检查方法发现238处狭窄,7处由于运动伪影、钙化等问题,导致患者病灶过诊、漏诊.冠状动脉病变上,64-SCT检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24%、91.28%、8.06%、4.47%、94.58%、92.82%、95.46%.结论:64-SCT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较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韩丹丹;许倩;朱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盆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以患者盆腔子宫内膜声像图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过腹腔镜手术验证,阳性95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1例,阴性1例,诊断准确率为98.00%,对于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特异性为95.00%,灵敏度为98.96%;经腹超声诊断,其中,阳性89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5例,阴性3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对于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特异性为89.00%,灵敏度为96.74%,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价值优于经腹超声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浅析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7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筛选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分组标准为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6),研究组进行消化内镜治疗,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7.22%,远高于参照组的83.33%,研究组复发率为0,远低于参照组的13.89%,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能更彻底除病灶,降低再次复发率,还能缩短康复时间,更快出院.
作者:李虹烨;史美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于不同直径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分组对照的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选择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择患者60例,根据患者腹股沟疝的直径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的疝环直径为≤4cm,Ⅱ组患者的疝环直径均>4cm,其中Ⅰ组患者30例,Ⅱ组患者30例.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全部选择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对于本研究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Ⅰ组和Ⅱ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4cm以上和以下的疝环直径的腹股沟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会存在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邵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于初产妇选择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调查时间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初产妇,选择其中的128例进行分组对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而本研究的观察组产妇则配合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辨,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对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进行比较,两组产妇存在有差异性,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本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比较两组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也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当中,为其配合采用导乐球和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产程,并且提升自然分娩率,可有效地降低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在胆囊切除临床应用中的出血量,并记录住院的时长与并发症.方法:选取190例2016年2月~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胆囊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方式的不同,按照回顾分析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利用腹腔镜的方式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为98例,对照组为92例.比较两组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出血量为(67.9±6.8)mL,高于观察组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出血量(40.6±4.2)mL,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时间为(11.7±2.3)d,高于观察组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住院时间(6.3±1.6)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高于观察组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伤口较小,出血量较低,并且手术后外形美观,使用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身体康复的时间较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在临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和推荐.
作者:赵雪珂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下异位妊娠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5年收治的30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异位妊娠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继发腹腔妊娠,对照组继发腹腔妊娠一例,术后吸收热温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继发性继发腹腔妊娠率低、腹部美观等效果,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学救援中临床医学工程应急保障模式的构建.方法:对应急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性进行分析,针对应急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机制基本原则的支持下,构建应急保障机制的功能模式、指挥模式、人员配备等新型框架体系.结果:该模式的形成对于医学应急保障机制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将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医学救援中应急保障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需要加强军民之间的相互配合,完善应急预案建设,构建高效的应急保障模式.
作者:龙建成;彭锦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70例本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内pH值、PaCO2变化,FCV、FEV1的变化进行分析统计,同时细分治疗后各时间段:治疗后8h、治疗后24h、治疗后第4d,分析比较患者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FCV和FEV1两项指标均有所上升.PaCO2指标有所下降,pH值得到改善.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将PVP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门诊接待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将每名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椎体收入档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接受PVP治疗,治疗组接受PVP和康复锻炼组合治疗.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X光片检查和CT检查,通过运用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指标变化,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不同时期的临床效果,以2周时间和4个月时间为例.结果:两组患者的2周及4个月的VAS和ODI评分都较手术前好(P<0.05),其中,术后恢复时间长的随访记录关于这两项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这两个不同时间段随访cobb角比手术之前有很大改善(P<0.05),不过,两个时间段的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实践中,采取PVP结合康复训练会促进疾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治疗手段对后凸畸形的矫正意义不明显.
作者:陈家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子宫动脉频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孕晚期宫内缺氧高危胎儿80例,同时选择健康胎儿80例为研究对照,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子宫动脉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计算两组胎儿的子宫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比值.结果:胎儿宫内缺氧高危组的子宫动脉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与健康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缺氧高危组的子宫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各项血流参数比值与健康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值,对临床评估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鲍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来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6年8月~2018年2月医院接受单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为56%,观察组为5%,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时,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大化的延长患者镇痛维持时间,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和推荐.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者的的胃镜检查特点,为本病症临床诊治提供参照.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胃镜下胃溃疡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单发性溃疡82.0%,胃多发性溃疡18.0%;胃溃疡分布:胃窦46.0%,胃角21.0%,胃体15.0%,胃底9.0%,高位8.0%;胃溃疡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68.0%,线形19.0%,不规则形13.0%;胃溃疡直径<1.0cm 55.0%,1.0~2.0cm 27.0%,2.0~2.5cm 15.0%,>2.5cm 3.0%.所有病例均被确诊为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2例,合并幽门梗阻2例,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合并糜烂性胃炎5例.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为69.0%.以年龄>60为界限,分为中青年组55例与老年组45例,发现两组病例临床症状、胃底、胃体、胃窦胃溃疡发生率经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患者的胃溃疡镜检表现存在差异,且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的发病和HP感染因素、不良心理状态、不良生活习惯等存在相关性.
作者:甘颖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诊断运用.方法:对本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均进行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依据为单纯经腹彩超、单纯经阴道彩超及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超图像.结果:80例患者单纯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76.25%)低于单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88.75%),且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超联合诊断准确率(97.5%)高于单纯采用一种彩超方式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运用价值显著,可提高妇产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