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
目的:浅析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7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筛选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分组标准为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6),研究组进行消化内镜治疗,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7.22%,远高于参照组的83.33%,研究组复发率为0,远低于参照组的13.89%,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能更彻底除病灶,降低再次复发率,还能缩短康复时间,更快出院.
作者:李虹烨;史美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应用于分娩方式选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待产妇1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待产妇150例为观察组,两组均经前次超声诊断为脐带绕颈.其中观察组在预产期前1d根据超声诊断脐带绕颈、松紧度、绕颈周数等,指导其选择合理分娩方式.对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阴道顺产例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剖宫产例数显著降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而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围生儿死亡率0.67%较对照组2.67%显著较低,P<0.05.结论: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对于指导分娩方式选择效果显著,即脐带绕颈消除者可选择经阴顺产、绕颈1w可选择经阴顺产、绕颈2w者可选剖宫产,且超声诊断具有准确、无创、简便,利于减少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高春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下异位妊娠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5年收治的30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异位妊娠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继发腹腔妊娠,对照组继发腹腔妊娠一例,术后吸收热温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继发性继发腹腔妊娠率低、腹部美观等效果,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指导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5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1例接受常规检查指导诊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34例采用床边超声检查指导诊疗的患者则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初诊、确诊周期,治疗周期,并分析超声检查对疾病诊疗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诊、确诊周期,治疗周期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床旁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检查能有效增加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缩短诊疗周期及临床治疗的开展.
作者:黄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析针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拟选取本院经收治住院且确诊为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观察组选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心脏指数、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针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率也有提高.
作者:张方方;许倩;赵志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普外科胃肠肿瘤患者肠外营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观察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段期间经本院治疗的普外科胃肠肿瘤患者150例,根据肠外营养注入使用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n=88)和对照组(静脉置留针,n=62),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使用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要远远低于静脉置留针使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普外科胃肠肿瘤患者肠外营养中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其他的注入方式效果更佳,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会被极大的降低,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仲英雄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深重的影响,各行各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在积极的进行变革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医院同样将计算机技术引进,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对医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不断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本文对医院中的计算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再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医院计算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的优化措施.
作者:刘晓异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8月,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9例,使用无创呼吸机开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血样指标、并发症和呼吸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改善,且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SGPQ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44%)显著较对照组(20.68%)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血气、血氧指标,调节其呼吸功能,且更为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朱红;赵志会;许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来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6年8月~2018年2月医院接受单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为56%,观察组为5%,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时,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大化的延长患者镇痛维持时间,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和推荐.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者的的胃镜检查特点,为本病症临床诊治提供参照.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胃镜下胃溃疡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单发性溃疡82.0%,胃多发性溃疡18.0%;胃溃疡分布:胃窦46.0%,胃角21.0%,胃体15.0%,胃底9.0%,高位8.0%;胃溃疡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68.0%,线形19.0%,不规则形13.0%;胃溃疡直径<1.0cm 55.0%,1.0~2.0cm 27.0%,2.0~2.5cm 15.0%,>2.5cm 3.0%.所有病例均被确诊为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2例,合并幽门梗阻2例,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合并糜烂性胃炎5例.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为69.0%.以年龄>60为界限,分为中青年组55例与老年组45例,发现两组病例临床症状、胃底、胃体、胃窦胃溃疡发生率经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患者的胃溃疡镜检表现存在差异,且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的发病和HP感染因素、不良心理状态、不良生活习惯等存在相关性.
作者:甘颖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口腔冲洗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牙周组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生成诸多针对自身组织产生的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表现.在此其中坑核抗体为重要的一类.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抗核抗体谱(ANAs)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作者:吴春叶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新鲜全血作为研究样本,对两种仪器在新鲜全血比对试验中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两台仪器在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均在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误差的1/4范围内;试验仪器和参比仪器的一致性良好,相关系数>0.98,且平均相对偏差在允许误差的1/2范围内.结论:在确保仪器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前提条件之下,进行定期的比对试验可以明确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选择适宜的检测仪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杜国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DNA测序技术,对于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诊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高通量测序在新生儿遗传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王晖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后黏膜纤毛超微结构的动态恢复过程.方法:手术中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将肿物全部切除.手术结束时,于术区边缘留取少量黏膜制备电镜标本,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术后定期清理复查,分别于术后6周和术后12周留取术区边缘相同部位的黏膜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解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样本电镜观察见,纤毛肿胀,簇状聚集,覆盖面积下降;纤毛融合,微管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内嵴脱颗粒.术后6周,纤毛的数量及摆动方向较术中有所改观,可见微绒毛,仍可见到纤毛肿胀;线粒体扩张、嵴不清有所好转.术后12周,纤毛覆盖面积增加,纤毛朝向一个方向;纤毛粗细均匀,微管结构清晰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狭长致密.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被彻底清除后,病变周围的黏膜转归过程与慢性鼻-鼻窦炎的转归过程基本类似.术后及时进行清理复查,促进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结果也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清理复查提供了组织细胞学的支持.
作者:仝屹峰;崔树林;马芙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使用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h后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且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用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更快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婷婷;梁世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由于我国人民以及医学界对于医疗护理的日益重视,对于如何促进孕妇产程进展以及妊娠期护理已经成为了众多研究学者、专家探讨的重点话题.孕妇在妊娠期往往背负着较为重大的责任,医护人员必须在此时对孕妇给予支持以及保护,在临床过程中尽量促进孕妇的自然分娩,以保障母婴平安.在临床中能够发挥较高价值的产科医疗器械应当及时运用到促进孕妇产程的工作当中,从而减少剖宫产手术的必要.
作者:刘洪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镜电凝止血辅助胃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应用于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集105例2017年2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出血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以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共53例,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增加胃镜介入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共52例,比较两组止血时间、疼痛评分、术中输血量以及治疗4周后的溃疡修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止血时间(1.26±0.52)d、VAS评分(1.92±0.67)分、术中输血量(261.89±13.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73)d、(3.57±1.04)分、(431.25±27.42)mL,P<0.05;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溃疡愈合率(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49.06%),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出血,可采取胃镜电凝止血配合胃镜下蒙脱石散治疗,能有效缓解溃疡损伤情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中输血量和疼痛程度.
作者:王孟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输血量较少.
作者:谭作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中选取78例,对其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接受检查之后,28例(35.89%)患儿邻近肠管扩张积液,18例(23.07%)患儿阑尾腔内可见气体,32例(41.03%)出现盲肠周围蜂窝组织炎,14例(17.95%)阑尾穿孔合并周围脓肿,36例(46.15%)阑尾腔内含结石或钙化,50例(64.10%)阑尾形态异.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丽婕;张波;郑兴隆;曲爱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