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同;项和平;李贺;高明;葛魏巍;王伟;尹纯林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短期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行急诊PCI的A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急诊PCI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3.0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以上.检测各时间段H-FABP和CK-MB、CTnI峰值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9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H-FABP和CK-MB、CTnI峰值水平较对照组降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和再入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对AMI行急诊PCI患者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改善心肌功能;H-FABP检测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许明生;张科芝;杨林飞;韩玉龙;张建;周江荣;孙桂兰;冯俊;陈振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不断进步,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对BPD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如下.1 BPD发病机制
作者:章礼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生殖医学、产前诊断学、妇科内镜学是妇产科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在临床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部分知识多数为多学科交叉,包含大量前沿技术和理念,传统的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难满足教学需求.研究探讨妇产科学新兴学科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网络学习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探索基于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的新兴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妇产科学的新兴学科教学.
作者:贺小进;周平;曹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程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Phaco+IOL)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70例,依据糖尿病病程分为3组,A组26例病程1~5年,B组24例病程6~10年,C组20例病程11~15年.比较3组患者白内障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RNFL厚度.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C组RNFL厚度高于A、B组,术后1个月时,C组RNFL厚度高于A组,术后3个月时,C组RNFL厚度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Phaco+IOL植入术后,其黄斑RNFL增厚,以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为著.
作者:魏科;李永蓉;宁进;孙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术后发生肺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meta分析发现术后发生肺损伤的患者滞留ICU由1 d延长到8 d,病死率增加19.00%,腹部手术为12.20%,而开胸术后可达26.50%.[1].术后肺损伤的发生不仅与患者术前肺部情况、手术操作及术中输血输液有关,也与术中通气模式有关.保护性肺通气(protective lung ventilation,PLV)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开胸术中PLV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丽;张野;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2种含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Ⅱ~Ⅳ期压疮、糖尿病足伤口、下肢慢性溃疡、外伤及手术延迟愈合伤口等22例患者,共51处伤口.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单号)11例患者,共25处伤口,使用国产的纳米银敷料处理;观察组(双号)11例患者,共26处伤口,使用进口的亲水纤维银敷料处理.比较分析换药第30天时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换药第30天时,观察组伤口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仅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含银敷料均可治疗慢性伤口,但进口的亲水纤维含银敷料疗效更显著.
作者:王成香;董菊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肠梗阻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7.93%;单因素分析发现,基础疾病、肠绞窄、手术时机、ASA分级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等与并发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础疾病、ASA分级、术前白蛋白水平是老年肠梗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肠梗阻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受基础疾病、ASA分级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应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作者:姜大同;项和平;李贺;高明;葛魏巍;王伟;尹纯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病史摘要 一男性患者,年龄50岁,因感到头昏脑胀伴间歇性心悸胸闷1个月余,前往社区医院就诊,接诊医师为其测量血压为180/105 mmHg,多次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始终大于180/90 mmHg.查体:神清,精神可,面色潮红,心率98次/分,律齐,第一心音强有力,听诊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四肢腱反射正常引出,双下肢不肿,双巴氏征阴性.
作者:王丽;倪朝民;陈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在评价幕上脑梗死患者交叉性小脑失联(CC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侧幕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41例,均行IVIM和动脉自旋标记(ASL)扫描,分别测定幕上脑梗死同侧及对侧小脑Fast-ADC及ASL-CBF值,通过ASL-CBF值计算小脑不对称指数,比较CCD+与CCD-组患者的Fast-ADC值.同时将Fast-ADC与ASL-CBF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进行CCD诊断的ROC分析.结果 ASL显示CCD+患者14例,CCD-患者27例.Fast-ADC与ASL-CBF呈弱相关(r=0.27,P<0.05),ROC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0.结论 IVIM参数Fast-ADC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组织灌注特性,对幕上脑梗死后CCD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朱婉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 d,于2014年12月22日就诊于我院眼科.病史: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无眼红及眼痛,无畏光流泪,无头痛、恶心及呕吐.患者既往情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全身情况无特殊,血压127/68 mmHg,血糖4.59 mmol/L.眼科查体:右眼视力0.80,左眼视力0.04;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清,瞳孔圆,对光反射敏,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右眼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窥不清;右眼压为17 mmHg,左眼压为 18 mmHg.
作者:杨颖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流动力学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联合使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治疗48 h后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心功能分级、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及BNP水平,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标准差(SDANN)及相差超过50 ms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百分比(PNN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BNP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可改善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血浆BNP水平,且治疗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莉;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静安老年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高纤维食物摄入,常规康复训练项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频电治疗仪康复理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并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CS评分、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S评分、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指导高纤维食物摄入,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能显著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袁景;林桦;姚健凤;沈宏华;孙超;何雯;盛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患者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 10月至2015年 12 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80例患者,36例患者发生VAP(VAP组),44例患者未发生VAP(非VAP组),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V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0%)、肺炎克雷伯菌(16.0%)、金黄色葡萄球菌(16.0%)、铜绿假单胞菌(10.0%)、溶血葡萄球菌(8.0%)等.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5 d、APACHE Ⅱ评分≥15 分、意识障碍、误吸、留置胃管、营养状况、抑酸剂、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是发生VA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AP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等.
作者:王龙梅;俞兴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预置吻合口旁负压管引流冲洗治疗胃食管胸顶吻合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太和县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行Ivor-Lewis术的食管癌患者213例,依据术中是否放置吻合口旁引流管,分为引流管组(102例)和无引流管组(111例).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病死率、发热时间、冲洗及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费用.结果 引流管组发生吻合口瘘12例, 无引流管组发生1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组无死亡患者, 无引流管组死亡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冲洗时间、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置吻合口旁引流管不能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降低病死率,缩短发热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宋超;王苏;宫心明;赵颖;付贺;韩孔启;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一个中国汉族人点状掌跖角化病(PPPK)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探讨AAGAB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2015年4月铜陵市人民医院通过PPPK家系调查,收集PPPK家系资料,分析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对PPPK家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AGAB基因10个外显子,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患者表现为掌跖处迟发性、进行性增多、增大的角化性丘疹;第二代患者皮损明显重于第三代;同辈患者中,劳动强度大者,皮损症状重.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PPK家系家系患者AAGAB基因编码区无突变.结论 PPPK家系患者皮损严重程度与年龄、劳动强度有关,PPPK家系发病与AAGAB基因编码区突变无关联,PPPK存在其他致病基因.
作者:贾月琴;朱应玉;骆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目标导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4个班的126名学生为试验组,实施目标导学教学方法;另选取同级4个班128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通过教学满意度调查和考试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眼科学》理论考试平均分数为(87.13±5.8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试验组教学对象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城伯;李寿玲;龚健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13例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13±1.32)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苏义林;徐兵;王忠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术前预防性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00年4月至2015年4月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术前应用了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设为介入组,另外40例患者在术前未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中使用球囊填塞,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率显著高于介入组(t=-26.534,P<0.01).两组患者的新生儿体质量和发生窒息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前预防性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可以降低孕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育峰;郭灵霞;邱发凯;徐鲜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42例配对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中HIF-1α和SATB1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HIF-1α和SATB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α和SATB-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SATB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SAT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21.63,P=0.00).结论 胃癌组织中HIF-1α和SATB1蛋白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HIF-1α和SATB1蛋白具有协同作用,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杨飞;薛玉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模式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三区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组,53例)、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干预组(电话组,53例)及常规教育联合网络干预组(网络组,52例).6个月后,比较各组自我管理能力、哮喘生活质量评估表(AQLQ)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网络组自我管理能力和AQLQ总评分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14.777、27.932,P<0.05).随访期间,网络组急性发作、急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比例均低于常规组(χ.2=9.583、7.241、7.170,P<0.05).干预后,网络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大呼吸峰流速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4.385、9.354,P<0.05).结论 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联合电话或网络干预均能更好地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但联合网络干预效果更好.
作者:宣朕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