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护理管理预防SARS复燃

彭昳;郑春荣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 医务工作者, 管理方面, 院内感染, 医院护理, 课题, 历史性, 灾难, 色变, 人群, 健康, 措施, 病毒, 保护
摘要:SARS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至今仍有人谈SARS色变,在SARS期间,我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战胜病魔,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不让它再次袭扰人群,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护理管理方面,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切断院内感染,从而保护人们的健康是摆在每一位护理管理者面前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医院护理管理方面的新思考,仅供研究探讨.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人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

    手术对于病人来讲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对病人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病人在术前得不到适当的控制,则不仅会令病人痛苦不堪,而且会妨碍手术和病人身体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后遗症.经过临床调查及查询资料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术前,人们对未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关心、照顾会多于成年人.

    作者:周广红;张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静滴肖普钠安全用药的护理

    硝普钠是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危象、充血性心力衰竭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硝普钠的分解产物为水合铁氰化物,在静滴硝普钠的过程中,可出现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用药过程中护理工作必须细致周到.

    作者:王敏;武红玲;曾月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严格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防范与患者及临床科室纠纷的发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进步,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费用不断增加,检验标本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检验报告对临床疾病的辅诊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一旦检验报告单丢失或报告不及时,常常会导致与患者或医生纠纷的发生,但是,只要严格健全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就能够有效防范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路生;吕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弹力绷带替代石膏绷带的临床应用

    在我院手外科,手部创伤造成的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病人较多,医生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手术修复缺损的软组织,以保持手部的功能位.术后为了防止皮瓣受牵拉、扭转导致皮瓣血运受阻,影响皮瓣成活,常规采用患侧上肢石膏绷带固定,但石膏绷带又存在很多缺点.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医疗体制下急诊科高护生带教模式探讨

    在新的医疗体制下,护理学正在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护理知识结构更新优化迅速,护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高护生的带教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急诊科是高护生临床带教的重要基地,因为急诊护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体系又远远超出专科护理本身,综合性强,护理者必须掌握多学科抢救、护理知识,而且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抢救技能和顽强的急救意识.只有科学的带教,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如何完善急诊科高护生带教工作,是护理医学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99年~2002年间急诊科高护生带教模式改革状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梅;刘丽;王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癌多弹头射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多弹头射频术是目前不用手术就能杀灭肿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探讨射频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36例肺癌射频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强调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出血观察的护理及术后出院康复指导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凤霞;郑春荣;石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关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Rutter行为评定量表对家长进行统一问卷,采用儿童韦氏量表对儿童进行统一测试.结果:轻度及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50%、82.35%.结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给予及时相应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房清文;李娜;马凤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整体护理的体会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的年龄划分标准是60岁以上为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相应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肌梗死(下称心梗).老年人急性心梗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作好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

    作者:郭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前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前观察重点与护理干预.方法:对28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转归.结果:28例孕妇中,除1例产前子痫并发脑疝转脑外科治疗外,其余2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产前观察与护理对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母婴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白血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化疗期的护理体会

    我院曾多次收治白血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下面介绍1例典型病例,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男,39岁,因面色苍白40d,头晕、乏力15d,加重3d于2003年4月入院.查血常规:WBC56.8×109/L,RBC2.54×1012/L,Plt97×109/L;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和幼淋巴细胞占94%;空腹血糖16.89mmol/L,餐后2h血糖21.81mmol/L.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型糖尿病.分别以[VDCP]、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大剂量MTX、Vm-26+氟达拉宾、中剂量Ara-C+氟达拉宾化疗5个疗程,控制血糖,支持、对症治疗,多次请内分泌科会诊,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中,第1、2、3疗程有短暂发热症状,第1、3疗程出现口腔溃疡,第3疗程有面部毛囊感染.现病人为化疗间歇期.

    作者:赵晖;石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运动和语言功能恢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功能不能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被迫接受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的事实,这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地护理措施,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40例老年清醒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琳;关晶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27例患者中,21例获持续完全缓解达2年,5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结论:对化疗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化疗中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是化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春荣;石磊;赵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炎的物理治疗及护理

    盆腔炎属上行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造成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1].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用超短波及调制电脑中频配合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并加强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30例经口气管插管,设为A组,30例经鼻气管插管,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0.27s,B组为108.1s,P<0.01;A组平均留管时间2.35d,B组为14.76d,P<0.01;A组并发症为16.7%,B组为36.67%,P<0.01.结论: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ICU患者抢救中是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毛秀莲;冼乐武;王晓琼;杨燕群;李爱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出生体重儿血糖监测与护理体会

    低出生体重儿体内糖原和脂肪均储备不足,加之耗糖量较高,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出现低血糖,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在输注葡萄糖过程中,由于机体内在调节机制不完善,少数病人可出现高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现将162例低出生体重儿动态监测血糖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艳;孙小平;张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是肾衰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必要的手术,本文总结了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科收治的284例肾衰病人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经验.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常规检查,到术后病情观察,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术侧肢体的观察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现和处理及出院指导等,从而为患者进一步透析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蔡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制动浅析

    在救治骨折患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制动,这是基本的护理常规.那么为什么要制动?制动对骨折患者的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改进护理操作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现在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杨亚清;冯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麻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具有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我科在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麻时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秋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的整体护理

    股骨颈骨折均由外旋暴力引起,因暴力大小和作用时间长短而产生不同的移位,如跌倒时大粗隆或足跟着地,外力自粗隆或足部向上冲击可将股骨颈折断,以老年人为多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丽华;许盛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预见性护理在化疗病人中的作用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所取得的显著疗效已得到人们的共识.但由于毒性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使正常组织受到损伤,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病人承受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因此在化疗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2年间共收治化疗病人177例.通过对该组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制订护理计划,及时加强预防和护理,力争防范于未然.结果表明:提高护士的预见能力,能使病人以佳的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作者:侯小妹;李玩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