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正莉;陆宗海;姚矾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测量红细胞变量宽度的一个指标,其主要用于对贫血的诊断.2007年Felker等[1]首次报道了RDW水平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之后RDW在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预后的研究逐渐增加.近期多项研究表明RDW的升高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的联系[2-3].本文就RDW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娟;汤圣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作者:王家顺;余润泽;李勇;陶学顺;喻德富;沈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合肥多个社区的居民膳食情况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合肥多个社区居民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膳食习惯,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OGTIT 2 h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构成前3位依次是谷物、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男性在谷物、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及鸡蛋摄入方面均高于女性,水果摄入低于女性.超重与肥胖人群谷物的摄入高于正常BMI人群,鸡蛋和奶制品的摄入低于正常BMI人群;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水果的摄入低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猪肉、蔬菜、水果、豆制品的摄入低于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OGTT 2 h血糖< 11.1 mmol/L的人群;TG≥1.70 mmol/L的人群蔬菜、蛋类的摄入低于TG正常人群,水产品摄入高于TG正常人群;TCH≥5.18 mmol/L的人群,谷物、猪肉、蔬菜、水果的摄入低于TCH正常的人群,薯类及水产品的摄入高于TCH正常人群;每周不在餐馆就餐者TG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低于有在餐馆就餐者.结论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膳食特点的确与体质量、血糖、血脂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
作者:周晓惠;余本富;王道年;王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产前行MRI检查,10例为产后.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2例同期行增强扫描,总结其MRI征象.结果 16例手术证实为胎盘植入的患者,MRI诊断15例(15/16,93.75%),6例产前MR示胎盘形态欠规则,与子宫交界面不清;10例产后MR表现为胎盘植入呈不均匀长T1、长或混杂T2信号,内见点、条状短T2信号;与邻近正常子宫壁分界不清;子宫浆膜层信号中断;子宫壁或宫旁血管增多;病灶内伴短T1出血信号;2例增强后胎盘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胎盘植入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鲍芳;郑穗生;王龙胜;姚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condary hyper para 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转运,骨纤维化和矿化;造成血管及软组织钙化;增加CKD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和全因病死率[1].研究认为,SHPT发病与低钙、高磷、活性维生素D合成不足、维生素D受体活性下降、钙敏感受体表达下调及钙离子浓度调定点的升高等因素有关2].治疗措施主要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血液净化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对SHPT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黄庆龙;周健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于半年前始发现左手背一囊性包块,约黄豆大小,无明显压痛,未予治疗.近期渐感包块增大伴不适感,稍有压痛,约蚕豆大小,手部无明显麻木.病程中患者否认有“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史,精神饮食睡眠正常,近期无发热及明显消瘦.体格检查:左手背可扪及大小3 cm×2 cm×1 cm包块,包块压痛(+),质韧,活动度差,皮温正常,无明显浅表静脉怒张,左腕关节及左手各指活动自如,无麻木,末梢血运良,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朱先清;季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比较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按照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小梗死组(<5 cm3,n=24),中梗死组(5~15 cm3,n=25),大梗死组(>15 cm3,n=19),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炎症水平;按脑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 15分,n=26),中度组(16~30分,n =24),重度组(31~45分,n=18),比较不同脑缺损程度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梗死体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脑神经损伤程度、梗死体积的增加,患者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均上升,重度神经损伤、大面积脑梗死组上升明显(P<0.05);脑神经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其脑神经损伤程度、脑梗死体积与炎症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张瑛;戴启荷;陈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miRNA-192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结果 试验组共纳入46例符合要求的HCC患者,对照组纳入肝血管瘤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40例.3组间资料比较显示: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抗原242(CA242)、miRNA-21、miRNA-192共7项指标存在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为区分HCC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miRNA-21与AFU存在正相关(r=0.621,P<0.05)、与AFP存在正相关(r=0.819,P<0.05);miRNA-192与AFU存在正相关(r=0.650,P<0.05)、与TSGF存在正相关(r=0.598,P<0.05);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对于诊断HC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区分价值(AUC均>0.7);AFU、AFP、TSGF联合诊断HCC的ROC AUC为0.850;将miRNA-21、miRNA-192纳入上述联合诊断体系,AUC增加至0.881.结论 血清miRNA-21、miRNA-192对于HCC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部分临床常用的HCC肿瘤标志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趋势,将其纳入当前诊断体系有助于提升HCC的诊断效能.
作者:陈丹丹;王洪流;黄顺东;曾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80例新生儿,其中经过超声心动图证实患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新生儿38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12例)、重度组(6例),其余4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比较各组患儿心脏各腔室大小,并对比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患儿心脏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随着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增高均有增大趋势.对照组与轻度组、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主肺动脉内径(MPA)分别作两组样本t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ASP的增高,新生儿低氧血症(P02)逐渐加重,各组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进行准确诊断,对判定患儿预后、临床诊疗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海燕;张静芳;韩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VSD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基本特征以及治疗后在创基准备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糖平稳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VSD患者在血糖恢复平稳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基准备时间、创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短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上,VSD组少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次植皮存活率方面,VSD组高于传统治疗组;在溃疡复发率方面,VSD组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溃疡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能刺激创面肉芽生长,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法.
作者:张磊;曹东升;谢娟;李红红;陈增红;朱邦中;鲍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在改革背景下城市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方法 利用SWOT分析城市公立医院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果 城市公立医院的优势体现在人才、技术上,劣势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国家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城镇化、疾病谱的改变,威胁是分级诊疗和社会办医的影响.结论 城市公立医院应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并继续发挥在人才、技术上的优势,将服务定位于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等高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上.
作者:王飞;汤少梁;邱英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寄宿制中学及大学结核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为学校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合肥市教育系统备案的寄宿制中学(中专)及大学(大专)共159所开展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校医的配置比例、有门诊日志比例、校医及教职工培训和新生及教职工体检开展结核病体检项目比例均低于60%,新生入学体检比例高(78%),教职工体检开展结核病体检项目比例低(30.2%).大学(大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总体较中学(中专)好,仅中学(中专)建立工作制度比例和有缺课记录比例高于在大学(大专)中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7,x2=9.28,P<0.05).市区学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总体较郊县学校好.结论 合肥市寄宿制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各部门合作,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完善结核病防控体系建设.
作者:钱冰;王莉丽;张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蓝光照射;对照组31例,使用普通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在光疗前及光疗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经皮胆红素值;同时观察光疗对两组患儿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儿光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小时后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光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较普通光疗箱,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效果明显.
作者:卢林阳;赵友谊;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单用(对照组)和与瑞舒伐他汀联用(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分别为(5.65±1.36) mmol/L、(2.18±0.85) mmol/L、(3.70±0.97) mmol/L、(1.18 ±0.63) 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分别为(3.94±0.80) mmol/L、(1.62±0.46) mmol/L、(2.26±0.64) mmol/L、(1.45±0.73)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9.15±17.25) mmol/L、(5.37±1.07) mmol/L、(73.54±16.3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5.70±14.84) mmol/L、(4.92±0.98) mmol/L、(57.32±12.94) 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肾脏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β2-MC、Cys-C、hs-CRP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效果确切.
作者:邵贵峰;汪茂宝;杨方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 (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作者:金丽;孙曼;张昭勇;夏先如;张吉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医师资格考试结果的分析,了解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现状.方法 收集2014年安徽省某考试基地参加临床医学类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信息,从考生来源及通过率等方面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共1 025人,执业医师考生971人,通过率89.39%,执业助理医师考生54人,通过率79.63%.三站考试通过率分布不均,心肺听诊通过率低.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考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翟雨;申建民;鲍萍;袁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空腹血清鸢尾素(Ifisin)与胰岛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妊娠24~ 32周孕妇100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GDM组和正常对照组(NG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空腹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各受试者身高、体质量、血脂及OGTr各点血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p),分析这些指标与血清Irisin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NGT组相比,GDM组空腹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清Irisin与HOMA-β及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孕前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1小时血糖、2小时血糖、空腹C肽、HOMA-IR、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空腹血糖为空腹血清Irisi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DM妇女血清Ifisin水平下降,与胰岛β细胞功能正相关,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王岩;张雨;王长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治疗心率增快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者中的疗效、用法及安全性.方法 将心率增快的重症HFMD患者随机分为DEX组(n=36)、对照组(n=29),比较两组心率控制率、肺水肿/出血发生率;观察DEX应用时间、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DEX组1h及24 h的心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 vs 34.48%,91.67%vs62.07%,P<0.05),肺水肿/出血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有效剂量为(0.86 ±0.28)μg/(kg·h),中位起效时间为25 min,停药时间为(36.00±14.01)h.2例停DEX后心率反弹.结论 DEX可有效控制重症HFMD的心率,治疗剂量下安全有效.
作者:赵延大;张雪云;高有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及循环栓塞的发生需要终生抗凝,但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及导致患者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术后并发症的75%[1-2],仅仅依靠监测凝血功能、降低抗凝强度,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只能降低50%左右的抗凝相关并发症[3].如何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疗效,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洪克林;李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①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与Tp-Te间期的关系;②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Tp-Te间期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 选取174例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行PCI术的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未行PCI术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计算观察组患者Gensini评分,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治疗后第2天的Tp-Te间期并随访1周内的VA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随Gensini评分增加,Tp-Te间期相应增大(相关系数r=0.332,P=0.001),VA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②与入院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2天Tp-Te间期均较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2天Tp-Te间期降低更明显(P<0.05).③观察组1周内VA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Tp-Te间期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急诊PCI术能显著降低Tp-Te间期,减少VA的发生率.
作者:袁源;马兰;江昕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