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对AE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唐冬娥;吴柯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综合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焦虑, 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RF)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程度、血气分析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程度及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PO2、PCO2、PH值)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双面光疗箱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退黄效果

    目的 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蓝光照射;对照组31例,使用普通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在光疗前及光疗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经皮胆红素值;同时观察光疗对两组患儿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儿光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小时后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光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较普通光疗箱,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效果明显.

    作者:卢林阳;赵友谊;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肺鳞癌合并左肺脓肿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9岁,农民,已婚,因“发现两肺阴影4月余伴咳嗽、痰中带血1周”入院.患者于2015年4月初胸部有被拖拉机撞伤史,自觉无大碍未至医院检查,后于4月26日诉左胸闷不适至我院,4月26日胸部CT提示:两下肺占位性病灶,建议患者住院,患者诉农忙拒绝住院,因一直无特殊症状,故未予以重视.

    作者:李家飞;何文彬;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检测4种微小RNA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价值

    目的 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miRNA-192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结果 试验组共纳入46例符合要求的HCC患者,对照组纳入肝血管瘤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40例.3组间资料比较显示: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抗原242(CA242)、miRNA-21、miRNA-192共7项指标存在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为区分HCC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miRNA-21与AFU存在正相关(r=0.621,P<0.05)、与AFP存在正相关(r=0.819,P<0.05);miRNA-192与AFU存在正相关(r=0.650,P<0.05)、与TSGF存在正相关(r=0.598,P<0.05);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对于诊断HC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区分价值(AUC均>0.7);AFU、AFP、TSGF联合诊断HCC的ROC AUC为0.850;将miRNA-21、miRNA-192纳入上述联合诊断体系,AUC增加至0.881.结论 血清miRNA-21、miRNA-192对于HCC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部分临床常用的HCC肿瘤标志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趋势,将其纳入当前诊断体系有助于提升HCC的诊断效能.

    作者:陈丹丹;王洪流;黄顺东;曾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测量红细胞变量宽度的一个指标,其主要用于对贫血的诊断.2007年Felker等[1]首次报道了RDW水平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之后RDW在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预后的研究逐渐增加.近期多项研究表明RDW的升高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的联系[2-3].本文就RDW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娟;汤圣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策略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及循环栓塞的发生需要终生抗凝,但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及导致患者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术后并发症的75%[1-2],仅仅依靠监测凝血功能、降低抗凝强度,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只能降低50%左右的抗凝相关并发症[3].如何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疗效,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洪克林;李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作者:王家顺;余润泽;李勇;陶学顺;喻德富;沈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AE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RF)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程度、血气分析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程度及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PO2、PCO2、PH值)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唐冬娥;吴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 (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作者:金丽;孙曼;张昭勇;夏先如;张吉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关系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1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均在12 h以内,收集其性别、年龄、GCS、血肿体积、血肿部位、血红蛋白含量、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等.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41例患者中;基底节出血209例,脑叶出血132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99例;出血量40 ~ 95 mL,平均(60.68±12.46)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15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呈线性关系,而单核细胞数与血肿体积无关.与术前相比,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持续升高,在术后3d左右达到峰值,7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与30 d病死率密切相关(OR=6.27,95% CI:1.07 ~ 36.89,P =0.04).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干预单核细胞致伤途径可能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邢浩;黄录茂;袁荣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率恢复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心率恢复(HRR)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并进行手术的103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并测定运动后1分钟HRR,将HRR> 18次/分归为正常组,HRR≤18次/分归为异常组.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是依据美国胸外科协会数据库规定的12种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HRR正常组67例,HRR异常组36例,HRR异常组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HR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vs 22.4%),(P<0.05);HRR异常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HR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5 ±3.40)d vs(10.66 ±2.40)d,P<0.01].结论 HRR异常提示出现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术前HRR可作为评估食管癌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刘闻;于在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神经外科患者胃管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以“萤火”为圈名的品管圈,确定“降低神经外科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及运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措施制定,实施检讨与护理质量改进,对活动开展前后取得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活动开展后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缺陷率低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圈组成员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创新思维等无形成果较开展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QCC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率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仲琴;叶婷婷;丁芳芳;张银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情况与代谢指标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多个社区的居民膳食情况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合肥多个社区居民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膳食习惯,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OGTIT 2 h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构成前3位依次是谷物、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男性在谷物、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及鸡蛋摄入方面均高于女性,水果摄入低于女性.超重与肥胖人群谷物的摄入高于正常BMI人群,鸡蛋和奶制品的摄入低于正常BMI人群;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水果的摄入低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猪肉、蔬菜、水果、豆制品的摄入低于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OGTT 2 h血糖< 11.1 mmol/L的人群;TG≥1.70 mmol/L的人群蔬菜、蛋类的摄入低于TG正常人群,水产品摄入高于TG正常人群;TCH≥5.18 mmol/L的人群,谷物、猪肉、蔬菜、水果的摄入低于TCH正常的人群,薯类及水产品的摄入高于TCH正常人群;每周不在餐馆就餐者TG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低于有在餐馆就餐者.结论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膳食特点的确与体质量、血糖、血脂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

    作者:周晓惠;余本富;王道年;王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鸢尾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空腹血清鸢尾素(Ifisin)与胰岛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妊娠24~ 32周孕妇100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GDM组和正常对照组(NG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空腹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各受试者身高、体质量、血脂及OGTr各点血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p),分析这些指标与血清Irisin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NGT组相比,GDM组空腹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清Irisin与HOMA-β及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孕前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1小时血糖、2小时血糖、空腹C肽、HOMA-IR、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空腹血糖为空腹血清Irisi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DM妇女血清Ifisin水平下降,与胰岛β细胞功能正相关,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王岩;张雨;王长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罪犯血管定位和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ACS患者共80例,根据心电图测量结果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组(32例)、压低组(20例)和无偏移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必要时PCI术,根据造影结果统计各组罪犯血管的分布,并比较各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随访患者出院90 d内短期预后情况,比较各组间预后的差异.结果 aVR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罪犯血管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压低组和无偏移组;aVR导联ST段压低组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抬高组和无偏移组;aVR导联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短期预后均明显差于无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对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定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为后续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短期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徐荣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VSD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基本特征以及治疗后在创基准备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糖平稳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VSD患者在血糖恢复平稳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基准备时间、创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短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上,VSD组少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次植皮存活率方面,VSD组高于传统治疗组;在溃疡复发率方面,VSD组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溃疡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能刺激创面肉芽生长,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法.

    作者:张磊;曹东升;谢娟;李红红;陈增红;朱邦中;鲍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6年读片窗(5)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于半年前始发现左手背一囊性包块,约黄豆大小,无明显压痛,未予治疗.近期渐感包块增大伴不适感,稍有压痛,约蚕豆大小,手部无明显麻木.病程中患者否认有“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史,精神饮食睡眠正常,近期无发热及明显消瘦.体格检查:左手背可扪及大小3 cm×2 cm×1 cm包块,包块压痛(+),质韧,活动度差,皮温正常,无明显浅表静脉怒张,左腕关节及左手各指活动自如,无麻木,末梢血运良,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朱先清;季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并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 ~21周,平均14.2周.术后肺部感染3例,髋内翻畸形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38例,良2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作者:林俊涛;姚志保;程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妇科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其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收集其痰、咽拭子、胸水、腹水、血液、尿液、粪便标本送检,经过细菌及真菌培养鉴定,分析感染率、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 100例标本,共有1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不同类型妇科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侵入性操作、白细胞下降、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的发生与其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发现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文涓;曹兰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现状

    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人数较多,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COPD患者住院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随着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广泛应用于AECOPD,AECOPD的治疗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作者:张飞鹏;田园园;郭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对安徽某考试基地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目的 通过对医师资格考试结果的分析,了解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现状.方法 收集2014年安徽省某考试基地参加临床医学类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信息,从考生来源及通过率等方面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共1 025人,执业医师考生971人,通过率89.39%,执业助理医师考生54人,通过率79.63%.三站考试通过率分布不均,心肺听诊通过率低.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考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翟雨;申建民;鲍萍;袁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