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迟发性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护理

刘杰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 术后病人, 迟发性, 应激性溃疡, 手术后
摘要:总结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206例,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142例,发生于手术后2周的迟发性应激性溃疡15例.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及手术的革新发展,职业护理人员将面对多方位的挑战,它要求护理工作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佳的情绪状态.紧张的工作特点给手术室护士造成极大的伤害.据国外调查发现,护士承受高水平压力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60%的人感到头痛、62%的人引起睡眠障碍、30%的人有胃肠道障碍等身体表现,同时82%的人有疲乏感、67%的人心情不好、58%的人有挫折感、49%的人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表现,1/3的回答者反应压力使她们易出工作事故、29%的人容易被激怒、42%的人则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要减轻各种压力产生的副作用,我们应学会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找寻适宜的方法调整压力带来的情绪影响.

    作者:张亚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固定矫治中牙周洁治对维护牙周健康的作用

    目的:建议配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定期牙周洁治.方法:对208例配戴固定矫治器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定期牙周洁治,在固定矫治中能有效地抑制牙周指数升幅和牙龈炎发病率.结论:配戴固定矫治器并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是维护牙周健康,保护牙周的好方法.

    作者:端莉梅;方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据报告30%~70%存活者都有严重的后遗症,少数轻者可痊愈.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心理关怀

    临终心理关怀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那些已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其目的是尽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缓和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维护其尊严、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使临终患者安宁平静的度过人生后的旅程(王志红.浅析护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2.).

    作者:金明爱;冯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肺癌咯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支气管肺癌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咯血又是肺癌病人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肺组织血管丰富及肿瘤细胞的侵入,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早期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当病变组织侵入较大的血管或肿瘤细胞本身坏死、溶解、溃疡时,即可出现中等量咯血或大咯血,此时易引起休克、窒息,可危及生命.所以加强对肺癌咯血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梁秀兰;郭军妹;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分析

    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往往因观察治疗不及时而延误抢救机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本院近三年收治脑外伤306例,其中出现迟发性血肿28例.

    作者:居兴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评估气囊导尿男性尿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我科于1996年下半年使用气囊导尿,与普通导尿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丽妍;葛运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脓胸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脓胸剥脱术是内科治疗胸膜炎无效,胸膜增厚严重影响呼吸而采取的外科治疗方法.其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通过对我院自1999年~2001年128例手术病人进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使病人从心理及生理上尽早适应了治疗及手术,提高了住院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勇力;邱雨;张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及今后走向

    整体护理作为较先进的护理理念,自1994年在我国建立试点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任洪兰;高凤菊;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护理配合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odureforprolapseand hemorrhoids,PPH)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快速、准确的完成,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积极主动的配合.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2月采用PPH方法治愈痔疮患者103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朱美花;娄春霞;姜晓慧;常嘉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融洽护患关系的做法和体会

    护患关系反映着临床护理中基本、直接的伦理关系.融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是减少护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融洽护患关系谈几点看法.

    作者:姚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体会

    诱导期是慢性肾衰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透析过度的时期,做好此期的护理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透析并发症,顺利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对80例慢性肾衰诱导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作者:徐文凤;夏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晚期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特别是经过多疗程化疗的患者,致使周围静脉严重损伤,营养差,静脉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给再穿刺增加了难度.深静脉置管,创伤大,病人及家属不易接受.且有些肿瘤晚期患者,全身多处转移,形成胸水、腹水,四肢重度水肿,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对深静脉穿刺造成不利.因此,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梅;孙芙蓉;丁利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居家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开展和疗效.方法:对21例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在透析理论和透析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同时在心理、饮食、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给予干预,建立居家跟踪随访体系,动态护理管理.结果:21例CAPD患者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发生腹膜炎各1次,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成功过度居家透析,有效地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可减少CAPD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作者:郑朝芳;龙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手掌部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手部手术病人心理压力较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治疗及护理非常关键,现就手术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鸿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相关问题的健康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逐渐被病人所接受,但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有74%的病人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缺乏,表现极为担心,也尤为关心.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刘群;王桂茹;常娅杰;段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时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减慢,加上手术病人进食差,饮水少,使体内血液变得浓缩、粘稠,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下肢静脉栓塞症.我院泌尿外科为了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制订了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自2002 年3月开始,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此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至今无1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华;朴元子;朴今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疼痛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疼痛是指某种损伤刺激周围感受器产生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传导途径在皮质感受器的反应,是某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密切的关系,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和评定疗效的指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胜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运用前瞻性方法对1例右前臂断肢再植术术后病人的护理

    在护理查房中具有前瞻性或预见性的查房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我科运用该方法对1例断臂再植病人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无任何不良并发症发生.现病人恢复良好,手指已能主动屈曲.

    作者:康慧清;宋静波;秦艳玲;雍晓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我院脑外科自2001年~2003年共救治了154例颅脑损伤的病人,通过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观察,现将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1 急救措施病人入院后护士首先应判断伤情,根据病情及受伤部位,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通知相关人员,在医生来到之前,采取一些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护士应迅速对病人进行护理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确定意识状态,了解言语表达能力,四肢活动状况以及病人对症状的耐受程度等.

    作者:姜玉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