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王翠
目的:比较冷、热镶嵌法制备定制式固定义齿试样用于孔隙度检测的优劣.方法:对13批定制式固定义齿进行切割后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冷镶嵌和热镶嵌,然后研磨抛光,用显微镜观察孔隙度.结果:用热镶嵌法镶嵌的13批定制式固定义齿中有11批瓷质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裂,影响了孔隙度项的检测.用冷镶嵌法进行镶嵌的13批次定制式固定义齿,镶嵌基本完好,可进行孔隙度项检测.结论:定制式固定义齿在进行孔隙度项检测时建议采用冷镶嵌法制备试样.
作者:颜敏;乐永红;曹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文章总结了测试对象、场均匀性、测试方法三个方面的一致性.通过结合理论和分析其原因,提出测试建议,减少原测试与复现测试之间存在的差异,实现辐射抗扰度的可复现.
作者:梁超兴;彭新城;冯丹茜;邹明明;余华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手推车是医院医护工作中常见的器材之一,其类型较多,有气管插管治疗车、手术治疗车、挂钩治疗车、护理治疗车、试剂手推车等.这些手推车都有各自的功用,其设计和性能也有一定的区别,但这些手推车中一般都会需要放置一些药水、工具、医护器材等,在进行这些不同用途的医疗手推车的实际设计时,都要考虑到手推车的减震功能设计,因为震动可能造成相关药水的反应,影响医院相关的研究和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分析了医疗手推车减震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试剂手推车和挂钩手推车的减震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其设计优势.
作者:杨莉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利用盐析反应排除口腔溃疡含漱液成分对苯甲醇检测的干扰,优化了检测方法中的样品前处理条件,检测方法相关系数是0.9999,线性范围0.025~2.0mg/mL,回收率为98.2%~103.2%,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冯珊;汤智;黄敏菊;陈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比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均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丹;王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耗材作为医院管控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的使用中呈现扩大化和高值化.由于患者和医院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医疗耗材已经成为医疗总费用和患者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已使得公立医院药的品成本明显下降,因此,逐年上升的医疗耗材成本成为了公立医院目前重点管控的对象.本文针对当下医疗耗材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对近年来的管控方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郭宝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根据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超声检测,其中厚度大于3mm的为观察组,厚度少于等于3mm的为对照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有规律宫缩与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有规律宫缩的患者有4例(8.00%),对照组出现有规律宫缩的患者有10例(2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晚期的产妇采用彩超检测时,其子宫下段瘢痕的厚度可以对母婴的风险率进行评测,并能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率.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厂家工程师在对机器在做靶升级失败的故障检修分析过程中,通过二维水箱扫描采集数据分析后,发现靶在长期经受射线打击过程中出现损坏,经过更换靶的一系列维修处理和物理数据的校正,避免了因为靶的变化引起的剂量偏差,使患者所接受的实际剂量与计划剂量相符.
作者:黄少福;许少生;柯祺;李堉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比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中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对观察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和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检查.以T2W1图像颈髓病变区信号差异为依据,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即颈髓病变区等信号组(39例)、颈髓病变区高信号组(1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FA值、ADC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高信号组患者FA值降低,脊髓有淡黄色信号出现;等信号组无病变脊髓异常信号变化,DTI值参数值发生改变,且FA值降低,说明病变脊髓各向异性降低,而ADC值增加,说明各向同性提升.三组的FA值、ADC值有明显差异,在对照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中,ADC值均呈升高趋势,说明脊髓各向同性呈递增趋势;在三组中,FA值均呈降低趋势,说明脊髓各向异性呈递减趋势.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中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检查价值显著,DTI可以在常规T2W1无异常信号之前将颈髓损伤检测出来,且相比于常规MRI,DTI更加敏感,可以及时发现颈髓病变,这对临床治疗有利,为手术赢得时间,另外DTI量化参数可对脊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武丹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耶格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为研究组,同时取80例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肺功能指标检查中,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而研究组患者则低于正常值.其中,VC低值为(40.8±9.7)%,MMV低值为(42.1±11.9)%,FEV低值(39.6±16.5)%,MMEF低值(35.2±13.6)%.提示存在轻度和重度肺气肿患者.结论: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提示临床上进行正确的宣传,鼓励民众进行肺功能检查.
作者:柏发蕊;陈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显示器的发展先后经历了CRT、LCD、LED、OLED等发展历程,目前以LCD、LED液晶显示器为主流,因此,此类型显示器故障增多.医用显示器大都是医疗设备厂家特殊定制,电源和信号复合成一条线;复合线无针脚定义,设备科工程师维修困难,而厂家则要求更换整个显示器.其中,LED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主板、电源板、高压板、冷阴极荧光灯管、液晶屏等部件组成;采购医用显示器主要参数包括:亮度、对比度、灰阶、显示器响应时间及灰阶响应时间、支持输入信号制式及多通道支持、可视角度范围等.
作者:郭雅清;蓝建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院前急救中接诊的114例昏迷患者,并根据接诊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予以常规院前急救+安置口咽通气管,并对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与住院时间予以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50%,73.68%,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4.04%;1.75%,12.28%,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21.48±36.06)h,(180.46±59.06)h,P<0.05).结论: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福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较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阐述其对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取本院2016年4月 ~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治愈40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33%,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4周,其中观察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4%,对照组12例复发,复发率为16%,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治疗有效率提高,并发症和复发率均降低.
作者:黄俊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肝左叶癌采用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对应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本科室2015年6月 ~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左叶癌,对所有患者实施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检查的相关资料以及诊断结果.结果: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见出现腰椎转移患者15例、肝内转移患者45例.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检查后的影像资料可为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CT影像运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出2014~2017年本院接收且予以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1例为主要调查对象,运用GE HD750对其施行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并据此进行临床术前分期,对照CT影像的术前分期情况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继而得出CT诊断的正确率.结果:经过术前CT影像的分期诊断,71例直肠癌患者中,总计58例患者的术前CT诊断分期结果和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相符,总正确率81.69%(58/71);当中,T1~T2期患者诊断正确率63.64%;T3期患者诊断正确率67.50%;T4期患者诊断正确率72.73%.结论:于术前对直肠癌患者施行CT影像分期诊断,其结果和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仍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可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检查符合率.
作者:韩慧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 ~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尿淀粉酶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40/60);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施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全面掌握我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展现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现状,提高省内企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质量.方法:针对山东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设计专门的调研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用Excel软件进行调研数据的统计处理.结果与结论:省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基本能够执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实施后更加注重临床试验检查员队伍建设、临床试验团队更加壮大、专业化程度提高,更加重视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临床监查员专业要求更加严格.
作者:陈洪忠;张云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筛查中DR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类法将2014年1月 ~2017年4月所在科室的200例肺结核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研究组采用DR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进行检查,参照组采用CR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病变类型以及DR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病变类型更高,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DR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检查,作为胸部疾病筛查的重要临床影像学技术,DR技术操作简单,同时具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建立大型进口医疗设备安装、验收的规范化流程,保障大型设备正常使用.方法:结合本院工作,对大型进口设备场地建设、电力匹配、运输环节、安装验收的流程进行科学规划,从安装前准备、设备接收、验收安装三个大方面,规范安装验收全过程.结果:通过科学规范安装、验收流程,保证了大型医疗设备安装验收过程的系统性、专业性,保障了设备稳定的运行.结论:大型进口医疗设备安装、验收流程的规范化,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及功能,延长大型设备使用寿命,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得以保障.
作者:赖雪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0,应用电刀法切除扁桃体)和研究组(n=20,应用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d、3d、5d、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疼痛程度小.
作者:郑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