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840呼吸机电源故障维修分析

沈喜勤

关键词:PB840呼吸机, 电源故障维修, 分析
摘要:PB840呼吸机作为综合性的医疗仪器普遍受到较高频率的使用,有时候还会在特殊环境中进行使用,正常的工作电压是220V,若其偏高之后就会对PB840呼吸机的电源板造成损害.无论高精度的开关电源还是大型功率的开关电源,医疗设备中的电源本质以及基本的电路都是相同的.文章从呼吸机的组成和原理上对PB840呼吸机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阐述,并从电源故障的角度进行维修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方法分析

    目的:探析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手段.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被选者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弹性成像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对比分析经不同方法诊断,病理诊断结果情况.结果:弹性成像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的相符率均显著低于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联合诊断的相符率(P<0.05).结论:采用弹性成像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甲状腺结节患者,其诊断效果良好,能使恶性结节的诊断率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薛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公立医院医疗耗材成本管控的研究进展

    医疗耗材作为医院管控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的使用中呈现扩大化和高值化.由于患者和医院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医疗耗材已经成为医疗总费用和患者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已使得公立医院药的品成本明显下降,因此,逐年上升的医疗耗材成本成为了公立医院目前重点管控的对象.本文针对当下医疗耗材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对近年来的管控方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郭宝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DTI技术与常规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观察脊髓损伤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中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对观察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和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检查.以T2W1图像颈髓病变区信号差异为依据,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即颈髓病变区等信号组(39例)、颈髓病变区高信号组(1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FA值、ADC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高信号组患者FA值降低,脊髓有淡黄色信号出现;等信号组无病变脊髓异常信号变化,DTI值参数值发生改变,且FA值降低,说明病变脊髓各向异性降低,而ADC值增加,说明各向同性提升.三组的FA值、ADC值有明显差异,在对照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中,ADC值均呈升高趋势,说明脊髓各向同性呈递增趋势;在三组中,FA值均呈降低趋势,说明脊髓各向异性呈递减趋势.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中采用DTI技术与常规MRI检查价值显著,DTI可以在常规T2W1无异常信号之前将颈髓损伤检测出来,且相比于常规MRI,DTI更加敏感,可以及时发现颈髓病变,这对临床治疗有利,为手术赢得时间,另外DTI量化参数可对脊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武丹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治疗后,病患脑血管得以再通.12例病患的颅内动脉实现再通.24例因再通之后,依旧存在管腔狭窄,自主放弃支架.完成手术之后,颅内出血者8例,死亡16例.死亡者中,10例为颈内动脉闭塞者.术后三个月对病患开展随访,病患预后情况良好,MRS分数在2分以上者共计30例.结论: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安全有效,能全面改善病患的临床预后.

    作者:孙广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效果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按照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采用多普勒脉冲设备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流速,计算E/Em值,评估四组患者左室心肌舒张功能.结果:与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相比,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三组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均明显降低,向心性肥厚组E/Em值增加明显高于其他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高血压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展功能评价的重要手段,高血压向心性左室心肌肥厚舒张功能比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心肌功能差.E/Em值可用于判定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障碍程度.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能量参数CO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眶周皮肤老化改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能量参数CO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眶周皮肤老化改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接收的126例眶周皮肤老化患者资料加以探讨,随机分为2组,各组63例,2组均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同时实验组予能量参数50MJ/8% 覆盖的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予30MJ/4% 覆盖的CO2点阵激光治疗,比对2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纹理(30.20±10.15)、皮肤水分(70.42±2.51)等指数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4.76% 略高于对照组3.17%(P>0.05).结论:眶周皮肤老化患者行能量参数50MJ/8% 覆盖的CO2点阵激光与A型肉毒毒素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广维;孙田;童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锡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锡的方法.方法:空气样品用微孔滤膜采集,石墨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锡的浓度.结果:锡元素在0.2~100mg/L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空气中二氧化锡的检出限为0.016mg/m3(以采样量75L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为1.31%,采样效率为97.4%,加标回收率为98.2%.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锡的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灵敏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锡的测定.

    作者:唐磊;匡必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结肠透析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透析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本院100例CRF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 ~2017年6月,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的平均(40.1±1.5)岁,平均体质量是(70.0±2.4)kg,平均病程是(4.8±1.3)年;对照组患者的平均(39.8±2.8)岁,平均体质量是(71.4±1.6)kg,平均病程是(5.1±2.2)年.首先给予2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增加J-308结肠透析机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不同程度CRF患者的血肌酐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研究组中,显效40例,占80%;有效9例,占18%;好转1例,占2%;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中,显效23例,占46%;有效6例,占12%;好转16例,占32%;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是58%;②研究组治疗后SCr、BUN和24h尿蛋白含量分别是(275.95±54.01)μmol/L、(9.02±1.21)mmol/L、(1.00±0.25)g;对照组治疗后SCr、BUN和24h尿蛋白含量分别是(362.18±95.34)μmol/L、(12.56±5.38)mmol/L、(1.52±0.65)g;结论:结肠透析治疗对CRF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杨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耶格肺功能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耶格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为研究组,同时取80例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肺功能指标检查中,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而研究组患者则低于正常值.其中,VC低值为(40.8±9.7)%,MMV低值为(42.1±11.9)%,FEV低值(39.6±16.5)%,MMEF低值(35.2±13.6)%.提示存在轻度和重度肺气肿患者.结论: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提示临床上进行正确的宣传,鼓励民众进行肺功能检查.

    作者:柏发蕊;陈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同时,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相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文章就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

    作者:李康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宫腔镜与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 ~2018年6月入住医院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腔镜检查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早期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腔镜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且漏诊率、误诊率明显低于阴道超声检查,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漏诊率、误诊率较低,优于阴道超声检查.

    作者:李英捷;贾改敏;吕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彩色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根据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超声检测,其中厚度大于3mm的为观察组,厚度少于等于3mm的为对照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有规律宫缩与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有规律宫缩的患者有4例(8.00%),对照组出现有规律宫缩的患者有10例(2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晚期的产妇采用彩超检测时,其子宫下段瘢痕的厚度可以对母婴的风险率进行评测,并能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率.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冷、热镶嵌法用于定制式固定义齿孔隙度检测的对比

    目的:比较冷、热镶嵌法制备定制式固定义齿试样用于孔隙度检测的优劣.方法:对13批定制式固定义齿进行切割后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冷镶嵌和热镶嵌,然后研磨抛光,用显微镜观察孔隙度.结果:用热镶嵌法镶嵌的13批定制式固定义齿中有11批瓷质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裂,影响了孔隙度项的检测.用冷镶嵌法进行镶嵌的13批次定制式固定义齿,镶嵌基本完好,可进行孔隙度项检测.结论:定制式固定义齿在进行孔隙度项检测时建议采用冷镶嵌法制备试样.

    作者:颜敏;乐永红;曹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治疗脑积水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 ~2016年8月本院收诊的32例脑积水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引导下V-P更能精确导管部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兼具快速与安全优势.

    作者:陈琳;贺崇欣;汪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医改下医用耗材管控措施

    本文以福建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该院的医用耗材的使用现状并明确了医用耗材管控的工作重点.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并开展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耗材准入环节,降低耗材价格,控制耗材品种数量;加强费用监测,建立费用监测体系;建立挂钩机制;加大控费降耗的宣传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在保障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抑制医用耗材使用增速过快的势头.

    作者:胡敬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左叶癌采用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对应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本科室2015年6月 ~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左叶癌,对所有患者实施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检查的相关资料以及诊断结果.结果: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见出现腰椎转移患者15例、肝内转移患者45例.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检查后的影像资料可为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鼻无创间歇指令通气与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早产儿撤机的疗效对比评估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指令通气(NIPPV)与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过渡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0月 ~2017年10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体重<1500g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达到撤机标准,且于初次拔管后仍有呼吸困难而需无创通气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后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模式的不同,研究对象分为nBiPAP组(120例)和NIPPV组(48例),比较两组撤机后应用无创通气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无创通气7d内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拔管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nBiPAP与NIPPV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人群中nBiPAP组拔管7d内的失败率为15.0%,略高于NIPPV组的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NIPPV组的7d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nBiPAP组,分别为2/16与12/28(P=0.04).两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结论:nBiPAP与NIPPV作为体重<1500g周合并RDS的早产儿撤机过渡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后者似乎更有优势.

    作者:张俊亮;王琴;黄为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内窥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内窥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为对照组,给予在内窥镜下用药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运用内窥镜下用药治疗,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玉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在对精细化管理及其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应用的重要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者:艾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促进骨关节治疗针对性.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发生过外伤,有外伤史,且所有患者均采取了X射线平片检查与螺旋CT扫描检查,先X射线,后CT.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98.10% 明显高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检出率77.14%,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用于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黄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