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蓉;李娟;赵凤美;孟晨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抗菌素应用情况,为抗菌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在我院诊断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4d以上项目记录完整的609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578例(95%)患儿住院期间使用了抗菌素,36%联用两种抗菌药,分别有75%和35%使用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使用抗菌素的患儿中52%同时使用了抗病毒药物,22%同时使用了激素.单一品种使用时间长为18d,平均(6.5±3.5)d:患儿抗菌素联合或交替使用时间5-12d,所有抗菌素均为静脉注射;DUI值分布在0.85-1.16,平均为(1.00±0.04).结论: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普遍使用了抗菌素,但抗菌素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作者:王慧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书写护理文件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1],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病历100份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对这100份住院病历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及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00份住院病历中,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资料均存在缺项、漏项、涂改、字迹潦草和记录不全等不利于举证倒置的情况.结论: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素质教育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病历的质控管理,改善医护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关键.
作者:段承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专科的特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专科分组的方法,比较分析分组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微.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分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及业务水平.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痔疮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痔疮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66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进行相关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护理,改良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排尿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53例,占34.85%,改良组有效65例,占98.48%,p<0.05.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对痔疮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雷小红;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术后及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使用错误的抗生素、抗生素给药时间不规范严重存在;应使用而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少数存在.结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是医院、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共同责任.
作者:陈康;赵婧;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8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感染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3.28%,相比对照组的7.03%,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前的积极准备、手术过程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手术后积极抗感染等,均是预防手术室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系统(PFNA)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经1~2年的随访,28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肢功能恢复,能正常行走,骨折均一期愈合;1例随访半年后愈合欠佳,后给予本院自制接骨药物口服后愈合;1例随访1年骨折仍未愈合.优良率93.4%.结论:对于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范克杰;张宏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4-氨基吡啶(4-AP)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将18例生育力正常的男性精液标本以上游法处理后加入4-AP,分别测定处理前后的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等精子运动参数变化情况;以处理前后变化明显者作为阳性反应,反之为阴性.将18例正常生育力男性与65例原发不育患者的4-AP阳性反应率进行比较;将74例进行IUI周期和63例进行IVF周期的男性患者的精液根据4-AP反应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受孕率差异.结果:加入4-AP处理后的精子VCL、ALH显著高于处理前(P<0.01);正常生育男性组精液标本的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原发不育男性组(P<0.05);IUI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AP对正常生育力男性精子的运动参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原发不育患者中,4-AP的阳性反应率较低,提示4-AP可能跟男性生育力有关,IVF中4-AP阳性反应组的受孕率较高,提示4-AP可能会影响受精,从而导致受孕率下降.
作者:卫海;陈莉;王宇峰;杨海燕;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GDM的筛查和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其中40例在孕中期行糖筛查/OGTT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20例在孕34周以后诊断为GDM.结果:在孕24-28周确诊为GDM并接受治疗的孕妇中,妊娠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在34周以后诊断并接受治疗者(P<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孕期行糖筛查内GTT,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食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食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对其跟踪观察2个月,并记录分析患者在食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HDL-C、TC、TG和LDL-C值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对预防和控制患者高血脂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建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40例患儿分为70例干预组和7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率、家长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率和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患儿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患儿的痛苦,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减少儿科护士流失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造成儿科护士离职率高主要有压力大、待遇不理想等多个原因.结论: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减轻工作压力,提高薪酬待遇,是减少儿科护士离职行为重要保障.
作者:刘雪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柴芪半夏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更具临床效果,且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冬虫夏革菌丝体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方法: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永(6:9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腺苷在浓度为0.4 ~8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RSD=0.38%;平均回收率为95.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按照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卡孕栓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价格较低,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在维护和应用PICC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ICC输送高渗药、化疗药、性质黏稠的药物、含钾药物等特殊药物的方法及对其进行维护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取规范的方法对PICC进行维护,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家属进行PICC的知识宣教,可显著提高PICC的使用效果.
作者:韦朝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笔者认为,针对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问题,治疗原则是:(1)取出IUD后如有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2)感染严重时,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3)发生盆腔脓肿时,先用药物治疗,如无效者应手术切开引流;(4)发生慢性炎症时,应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配合应用理疗或中药治疗.
作者: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