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53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梁敏虹

关键词:慢性胃炎, 柴芪半夏汤, 中医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柴芪半夏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更具临床效果,且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运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运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调护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以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30天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天的中药灌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通过肠道吸收,发挥其清热燥湿、去腐生肌、止血收敛,利于溃疡愈合的作用,又避免了因长期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刘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控探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临床免疫检验的各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临床检验的结果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参考数据,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临床免疫检验的内容以及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一些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检验设备的使用.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采用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引起患者呛咳,利于吸痰的方法,预防痰痂形成,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其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对脑外科患者进行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可以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在适应范围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已成为重要的疗法之一.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可使AMI的临床过程复杂化、非典型化.为了更好地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在AMI溶栓后掌握护理的重点、要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现将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阴阳系统论(下)——中医理论之方法论

    目的:本文在《浅谈阴阳系统论(上)——中医理论之认识论》(以下简称《认识论》)[1]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论的一般分析方法.方法:由系统相似性现象追朔到系统的数学本质,从而揭示出任意系统数学描述的同一性;再从阴阳消长态势的数学意义出发,寻找有别于经典动力学之状态变量微分方程法的系统分析方法.结果:找到了一种表达阴阳消长态势的变量:象变量.由此提出了“象变描述法”.结论:“象变描述法”基于系统运动状态之“性质差异”而非“数量差异”,可以准确描述系统整体运动状态的性质,可以作为一种任意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也是中医生理病理学及诊断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作者:金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探讨

    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随之增多.面对这些病例,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对我院28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曾行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85例,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5475例的5.2%,其中,一次剖宫产史279例,二次剖宫产史6例,再孕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短九个月,长15年.

    作者: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41例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旨在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对我科41例骨科术后病患采取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通过合理的综合保守治疗及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41例骨科大手术病患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客观地对骨科大手术后的病患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进行分析、评估,对较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在全面提高病患恢复的护理的前提之下,可大程度地避免病患在骨科大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作者:芦海英;肖静;于彩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例盐酸多西环素胶丸塞阴致不良事件的报告

    1病倒介绍患者,女性,28岁,因阴道不适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取样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确诊为非淋菌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对盐酸多西环素敏感.医生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胶丸(上海信宜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1001,规格:0.1),每晚睡前2粒,塞阴治疗.当晚塞阴出现阴部灼热、奇痒难忍、外阴红肿.第二天,患者投诉到医务科,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患者的生命体征无异常,考虑为药物刺激引起的局部过敏.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并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8m 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 g肌肉注射治疗,留观.后症状慢慢好转,第2天症状全部消失.因生命体征无异常,认为是局部过敏,但为了安全起见,治疗方案改为药敏试验敏感的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口服给药.

    作者:谢乃集;邓小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检验仪器的综合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仪器成为医院中的重要仪器,其精确程度对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医学检验仪器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医院的声誉,还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彦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所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我所的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保健知识宣教调查表,对我所2012年3月-10月70例参加儿童保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所接受正规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率占45.7%;其余54.3%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源于非正规渠道,主要来自网络及各类科普书籍.接受规范的医务工作者的宣教,患者对保健知识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接受非正规宣教者(P<0.01).结论:需加强儿保知识健康宣教的培训,发挥儿保机构自身所具有的高可信度的优势,采用专业的指导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儿童家长接受规范教育的需求.

    作者:李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操作步骤改进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溶血后洗涤2次”与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份样本做平行试验,将包含抗CD3、抗CD4和抗CD8的混合荧光抗体试剂与全血反应一定的时间,加入溶血剂,一组未洗涤直接离心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一组洗涤2次后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CD3、CD4和CD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且可缩短检测时间,患者节约就诊时间.

    作者:梁友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CU危重病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ICU病房65例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保护,准确取值,预防并发症.结果:65例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有创动脉测压的并发症及胸腔大出血.结论:有创血压监测不但提高了危重病病人的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道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其免疫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和西替利嗪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咪唑斯汀组和西替利嗪组,治疗20天后进行观察,然后比较分析三组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分组前,患者的体征和病症无显著差异.而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和西替利嗪组的疗效明显次于咪唑斯汀组.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中白介素和干扰素水平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健康人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咪唑斯汀组和西替利嗪组患者的干扰素和血清中白介素水平得到下降.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血清中白介素的效果优于西替利嗪,且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安全可靠,疗效更佳.

    作者:冯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阴道内放药,治疗组1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煎水熏洗.5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3例,显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70例,显效3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123例中,复发4例,对照组70例中,复发27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吕冬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气管插管情况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在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a02、PaC02、Sa02及心率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组间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Pa02、PaC02、Sa02及心率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为10.34%,对照组为37.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9%,对照组为17.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之我见

    导致腹泻的类型分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型腹泻和以胃肠道症状兼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腹泻;诊治过程首先是做必要的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CO2结合及血清钾、钠、氯检查等辅助检查.诊疗方法应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感染治疗对病毒性肠炎不宜用抗生素,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则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查清病因作相应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婴幼儿腹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发生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喂养及卫生,再根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雷光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20例老年风湿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对20例老年风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得出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症的疗效.方法:以2011年10月到201 2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风湿患者为观察与治疗对象,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预设方案下得到康复.结论: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虚弱,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治病,还能保健身体.因此,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的方法疗效稳固,值得应用.

    作者:陈学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在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功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进行论述.结果: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的疾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前景;但需注意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蒙瑞;刘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