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 主办单位: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672-2523
  • 国内刊号:22-1350/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2-31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2013年01期文献
  • 应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 2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空腹血耱一直低于10.2mmol/L,但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过低血糖,对照组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其发生率为17.78%(P <0.01).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血糖,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富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56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特点及病因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借助询问病史、相关辅助检查、体格检查及治疗后的反馈诊断,把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 56例慢性咳嗽患儿划分成三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6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中,2.5%为结核感染,18%为鼻后滴漏综合症,20.5%为支原体感染,27%为哮喘相关性咳嗽,32%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2岁至3岁的幼儿中,占比例较高的是反复呼吸道感染,3岁至6岁的学龄前小儿以及6岁至14岁的学龄期小儿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为相关性咳嗽和鼻后滴漏综合症.结论:年龄段不同的患儿在慢性咳嗽的病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特征和不同年龄,查明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针对具体的病因加以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应用

    本文具体探析了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重要作用.冲洗结膜囊是眼科常规处置,此处置的目的:清洁结膜囊内异物、清洁脓性分泌物、清除化学酸碱物质及手术前清洁结膜囊.一次性受水器成本低,使用率较高,安全、可靠、无风险.传统受水器手持不紧时容易使冲洗液外流,而一次性受水器无侧满、无污染,冲洗液可全部流于袋内,避免污染病人的衣物及床单,避免冲洗液流入耳内及颈部.传统受水器容量为60ml,一次性受水器容量为180m,满足不同患者的清洗需要,降低受水器的更换频率,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本文对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应用作了全景式描述,现将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作者:纪元;韩点;江林鸿;刘淑娟;赵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间接直接法在桩核蜡型制作中的应用

    核桩冠修复设计应用范围广,但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直接法在患者口内完成,耗时耗力,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间接直接法制作桩核蜡型,先用嵌体蜡制作桩的蜡型,然后再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在模型上制作蜡型,二者合一,效果满意.

    作者:鲁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ml,B组注入0.5 %布比卡因1.2ml,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肌松质量和平均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入0.5%布比卡因1.2ml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曹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所有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进行10-17个月的随访,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坏死,42例患者X线片表明在术后5-12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所需时间为7个月,内固定未出现断裂及松动的现象,无肩关节脱位现象.通过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其中26例为优,12例为良,4例为可以,4例为差,优良率达到了82.6%.结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运用锁定钢板能够有效将其固定,促进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是临床上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瑞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有45例患儿,治疗组有35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儿在使用思密达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此疗法不仅可以快速排出肠道内的病原薇生物,还能使患儿肠道内的菌群快速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官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7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探究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 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入的140例经CT扫描或MRI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组)两组,各70例.A组给予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敷及手法推拿等,然后比对两组疗效,以患者病情改善率及半年后复发率为指标.结果:A组完全改善37例,有效改善22例,改善不明显11例,病情改善率84.3%,半年后复发2例,半年后复发率2.9%;B组完全改善27例,有效改善1 7例,改善不明显26例,病情改善率62.9%,半年后复发11例,半年后复发率1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心内科120例住院患者进行食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食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食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对其跟踪观察2个月,并记录分析患者在食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HDL-C、TC、TG和LDL-C值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对预防和控制患者高血脂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建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 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50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50例患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经阴道镜检查,在这4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被怀疑存在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我们取这72例患者的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经病理活检证实,在这72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存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前病变),有8例患者被确诊患有宫颈癌.同时,我们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还发现,在37例存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中,属于Ⅰ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20例,属于Ⅱ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11例,属于Ⅲ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有6例.这些患者主要存在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湿疣和宫颈光滑的症状.此外,我们对不需要进行病理活检的378例患者进行了10个月的随访,结果未发现其中有发生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结论:用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不仅准确率高,而且可以判断出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的程度,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闵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86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的疗效分析

    本文对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8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86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其中79例均一次性痊愈,4例形成肛瘘,行二期手术治愈,3例为结核性肛瘘,抗痨治疗3个月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形态、功能均正常.本次研究结果证明,一次性切开绾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尤其是减少术后感染及缩小创面等方面较传统的切开引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武;曹波;刘访;李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58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冠心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空腹血耱(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27/29)和72.4%(21/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对于合并糖尿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脂质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112例治疗体会

    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RA)又称为难治性腹水,临床上处理效果多不理想,同时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顽固性腹腔积液为肝硬化晚期表现,预后差,对利尿剂不敏感,需采取综合措施.疗效取决于肝脏储备功能和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7例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临床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找基层老年性阴道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2年6月治疗的9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对照组43例,采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数据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9%,明显优于对照组67.4%,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经济方便实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适合基层使用.

    作者:蔡凤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措施,旨在为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对其实施全面的综合性预防感染措施,并进行术前手术室准备工作,根据患者计划生育手术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治感染的目的.观察并记录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防治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88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发生感染的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6.82%,其中,手术伤口感染4例,急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慢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感染患者经对症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均得到缓解或治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内容,给予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治疗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作者:颜光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研究

    目的:讨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组另外进行连续管饲,分析两组的免疫指标和营养指标.结果:经能全力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较大改善(P<0.0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在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中,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免疫状况也有所好转,免疫球蛋白IgG等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自身对照及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探讨

    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随之增多.面对这些病例,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对我院28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曾行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85例,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5475例的5.2%,其中,一次剖宫产史279例,二次剖宫产史6例,再孕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短九个月,长15年.

    作者: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抢救方法.其中,14例为初产者,32例为经产者.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产科有0.41%的出血性休克发生率.本研究中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产前出血患者有2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4例,流产6例,死亡1例;有41例患者保留了子宫,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1例患者由于产后出血、继发性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是有效降低出血性休克孕产妇死亡率的必要措施.医院医护人员应对产妇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提升自身的手术水平,努力将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降到低,切实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陈慧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性关节炎人群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IL-6水平临床观察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MMP-12和IL-6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表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MP-12和IL-6水平.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MMP-12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L-6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MMP-12和IL-6均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在血清学联合监测MMP-12和IL-6水平方面,有望成为临床综合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作者:王日光;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抢救影响因素、抢救特点,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 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和抢救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占34.7%)、急性中毒(占25.3%)和严重创伤(占16.7%);昏迷抢救是否成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原发疾病情况和昏迷程度存在一定关系(p< 0.05);150例患者6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0例在住院治疗时死亡,死亡率为10.7%.结论: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和严重创伤是造成急诊内科昏述的主要原因,抢救是否成功受入院时间、原发疾病和昏迷程度的影响,迅速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是提高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盐酸多柔比星控缓释局部化疗在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普通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治愈率低,术后效果不佳.本研究探讨盐酸多柔比星控缓释化疗这一新型手术方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收集的77例完整病案进行数据收集和随访调查,按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单纯手术组(26例);B组:术后仅做全身放、化疗组(24例)以及C组:术后做放、化疗的基础上植入化疗泵局部化疗组(27例).对三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7个月、25.2个月和31.8 个月,绘制生存曲线经Log—rank法检验,三者存在差异(x2=15.014,P<0.05),C组优于B组优于A组,两两比较得出,三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三组1、2年 生存率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P>0.05),只有3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盐酸多柔比星控缓释局部化疗在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能增加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效果良好,可以推广运用.

    作者:方立仁;莫万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究及治疗措施

    目的:研究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对某些科研单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2-64岁之间.向每个调查对象发放一份研究资料,符合条件者共12175份,其中,6717份为女性,5458份为男性,调查完成率为84.2%.结果: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大大增加了CVD危险因素异常发生的危险.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人群中存在的CVD危险因素,尤其是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的比率,对社会发展及公共卫生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合并症多,麻醉管理有较高的风险.硬膜外麻醉具有镇痛完全、减少出血、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优点,是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米金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的疗效及其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的疗效及其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入产程加速期的产妇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对照组未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加速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不同.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和加速产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且能加速产程,促进产妇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韩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清宫术中出血的体会

    目的:探讨气囊在治疗清宫术中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1月因宫内组织残留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ml者,行双腔气囊注水压迫止血.结果:所有使用气囊的患者,其出血均得到控制,术后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清宫术中止血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孕妇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因素、妊娠结局及有效的疗法.方法:对98例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孕妇前置胎盘的因素为多次分娩、罹患盆腔炎、进行剖宫产或人流引产等.此病患者的整体剖宫产率为78.6%,产后出血率为59.2%.结论:减少人流次数、注意生殖卫生、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是预防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为前置胎盘患者采用加强宫缩、宫腔填纱、结扎子宫动脉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治疗措施,可显著减少其产后出血.

    作者:曾见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AC]化疗方案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TAC]方案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疗效.方法:选择Ⅲ期乳腺癌患者90例,多西他赛75mg/m2,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均为第1天使用药,21天为1周期,共2-4个周期,如2个周期无效,即请外科会诊;如有效则不超过4周期就行手术治疗.结论:[TAC]化疗方案作为Ⅲ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焦彬;许鸿雁;庄庆媛;全在元;任贵华;关红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修复方案研究

    目的:通过对临床口腔中牙齿垂直距离降低、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等一系列疑难病例的全面分析,确立修复方案,确保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的终效果有较高的满意度.方法:本研究选取4例年龄在42到76岁之间的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女性,1例男性.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一定要对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口腔情况及相关要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修复的具体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口腔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在对口腔疑难病例进行修复前,务必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以此实现患者满意的修护效果.

    作者:简冬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系统(PFNA)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经1~2年的随访,28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肢功能恢复,能正常行走,骨折均一期愈合;1例随访半年后愈合欠佳,后给予本院自制接骨药物口服后愈合;1例随访1年骨折仍未愈合.优良率93.4%.结论:对于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范克杰;张宏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瘢痕产妇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包括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60例非瘢痕产妇子宫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分娩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进行鼻腔冲洗与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的效果对比及评价

    目的:对比鼻内镜术后行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和冲洗两种处理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从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患者行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结果:观察组有4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8%;对照组有4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1.1%.观察组在术腔洁净度、黏膜血肿消退、堆积血痂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腔冲洗可以加速鼻腔黏膜修复,保持鼻腔术后的洁净,缩短治疗疗程,有效防止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雪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肺结核临床治疗方案的探析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丁胺卡那、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6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采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丁胺卡那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采用2HREZD-LVFX/4HREZ治疗方案.结果:16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2个月结束后,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87.5%,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62.5%.9个月后,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100%,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2HREZD-LVFX/4HREZ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增生性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在为治疗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牙面抛光、超声波刮治等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痊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25例患者中有21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结论:药物配合手术治疗,对提高增生性牙龈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喻锦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胆囊切除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形成与防治

    本文分析总结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出血、胆道损伤、黄疸等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宝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异常情况发生,对照组骨不愈合及愈合畸形各1例.结论:对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源涛;姜源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罗非班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替罗非班在冠脉支架手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性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诊断为急梗并使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29人,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适应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不适应症方面没有很大差异,但疗效方面差异性较大.治疗组用药一个星期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的风险比观察组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梗患者行支架植入手术时,除了行常规治疗,还可加用替罗非班,其效果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适应症,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2P胶体后皮肤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所致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放射性核素胶体32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13,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60,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雁;张莉;高伟;魏东波;王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侧卧位下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采用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在传统俯卧位下进行,治疗组在侧卧位下进行.结果:两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回访均无螺钉松动、无断裂,也未出现断棒现象.两组术后随访,伤椎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手术中,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侧卧位下经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满意的固定及复位效果,能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石华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 1年收治的异位妊娠病灶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8例给予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7.32±12.12)分钟,术后肛门排气(7.87±1.67)小时,住院时间(3.65±0.34)日;对照组手术时间(77.42±14.65)分钟,术后肛门排气(14.56±2.12)小时,(6.34±1.32)日.结论:腹腔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比较确切的临床效果,显著的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髓内固定技术(A组),一组用髓外固定技术(B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一般指标.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为94.6%,B组优良率为91.9%,两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无论是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还是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小于髓外固定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疗效相似,但髓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更适宜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25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预防治疗措施、维甲酸及C02激光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经调查研究,长期大量饮酒且吸烟较多的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为常见的是颊黏膜部位出现均质型白斑.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均在80%以上,其中,C02激光治疗的效果好,且复发率低.结论:在治疗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时,应该根据且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C0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白斑,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108例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孕妇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的方法麻醉,对照组孕妇采用笑气联合利多卡因宫旁注射的方法麻醉,将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前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即P> 0.05,而观察组动脉血压变化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即P<0.05;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肌颤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即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显著,可进一步达到无痛流产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松健;钟景光;吴伟辉;杨少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结果:辅助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经过7天的治疗,其临床体征、症状、PaCO2及PaO2等改善明显.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缩短其治愈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民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其免疫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和西替利嗪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咪唑斯汀组和西替利嗪组,治疗20天后进行观察,然后比较分析三组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分组前,患者的体征和病症无显著差异.而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和西替利嗪组的疗效明显次于咪唑斯汀组.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中白介素和干扰素水平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健康人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咪唑斯汀组和西替利嗪组患者的干扰素和血清中白介素水平得到下降.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血清中白介素的效果优于西替利嗪,且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安全可靠,疗效更佳.

    作者:冯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治疗8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从而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分析并总结8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及生存率.结果:老年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及心力衰竭,主要的死亡原因有营养不良、感染及心血管疾病等.结论:对老年肾衰竭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透析治疗方案,努力降低其感染几率,同时改善其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较大限度地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本文用浅显的文字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及预防治疗,帮助人们认识钩体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避免钩体的感染、感染发病后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我院2011 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比较组,每组75例.试验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组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哪组治疗效果具有优越性.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比较组,且无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刘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包皮过长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有患者21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至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处较为整齐,左右较为对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内板保留较少,切口较隐蔽,且阴茎阴茎头几乎全部露出,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4例,对照组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1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非常精确,且术后发生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低,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任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87例口腔黏膜白斑病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目的:旨在对口腔黏膜白斑(OLK)的临床特点进行客观分析.方法:对87例来我单位治疗OLK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因素、发病部位以及临床表现.结果:OLK的发病因素与病患的性别、年龄、饮酒以及吸烟有直接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并伴有味觉减退、刺痛、粗糙感等症状;易发于舌、颊、龈等部位;OLK还易发癌变,且以舌侧缘癌变率居首.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OLK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OLK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康舒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节拍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环磷酰胺与节拍化疗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疗效.方法:不间断应用环磷酰胺,口服50mg/d.按RECIST进行评估,按NCI-CTC 分级评估毒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CR有2例(6.67%),部分缓解— PR有6例(20.0%)稳定 —SD有13例(43.3%),恶化9例(30.0%),控制率为80.0%,总有效率为26.67%.结论:不间断应用环磷酰胺联合节拍化疗对乳腺癌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四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55岁以上的老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内固定术治疗3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3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2例.结果:空心加压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单极股骨头置换组、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其他三组,而与全髋关节置换组一样,住院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心加压内固定组与单极股骨头置换组、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结果:分割X2检验结果显示,内空心加压内固定组优良率均低于单极股骨头置换组、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如果患者年龄相对较低,活动量大,经济条件允许,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如年龄相对高,活动量减少,经济条件较差,应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35例行开颅手术后再发血肿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患者再发血肿时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发生血肿现象的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血肿的发生位置及时间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生部位:35例患者中,有8例为邻近型,15例为远隔型,12例为对侧型;28例发生在幕上,7例发生在幕下;类型:有18例为硬膜外血肿,10例为脑内血肿,5例为硬膜下血肿;2例为混合型血肿;治疗效果:经过治疗,25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轻度伤残,3例重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死亡;开颅后24h内再发血肿18例,25h-72h再发血肿11例,72h以后再发血肿6例;开颅手术后72h内再发血肿发生率(82.8%)明显高于73h后(17.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后再发脑血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脑血管麻痹及低氧血症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对患者进行及时检查、早期处理则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旭;郑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泽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0例知识女性流产原因的分析

    在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的今天,谁都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但第一胎意外流产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调查了10例知识女性,均为第一胎首次妊娠,却意外流产,究其原因,排除疾病、遗传等因素,均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有关,在此加以总结,供大家诊疗时参考借鉴.

    作者: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状况、转归情况.结果:我院六年间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24例,首次发生腹膜炎即为真菌性腹膜炎者14例(58.3%).18例(75%)患者曾在发病前1月内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在真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真菌培养以念珠菌为主,绝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对该病有效.结论: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前1月使用抗生素及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作者:邓声京;王云燕;薛少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SBP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Sp02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免疫球蛋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1-2012.1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IgG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IgG治疗组加用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注射,疗程为5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外周血血清中IgG、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IgG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P<0.05);IgG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下降,外周血IgG浓度上升,CRP浓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的IgG浓度,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孟晓华;田晓;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的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例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均升高,Coombs试验均为阴性.肾小球病变5例,间质血管病变3例.治疗后,SCr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仍然不全4例,需肾替代维持治疗2例.结论:肾损害的预后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受血栓性微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曹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8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为(6.9±1.3)min,明显低于术前的IPSS平均评分(28.5±1.3)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16.0±3.2)ml/s,明显高于术前的Qmax平均评分(8.2±1.7)ml/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KRP是一种有效治疗BPH的新方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步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以来收治的15例经MRI证实的Chiari畸形Ⅰ型(CMI)合并脊髓空洞症(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本组1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MRI复查见脊髓空洞不同程度地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及其不同组合手术是治疗CMI合并SM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玉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治疗52例原发性脑干伤患者的体会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脑干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总结此病的有效疗法.结果:经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后,在5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痊愈,有9例患者中残,有3例患者重残,有2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综合疗法可阻断脑干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救治原发性脑干伤的成功率.

    作者:熊明松;余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救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18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其中,124例行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实验组,60例建立常规外周静脉通道,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新出现意识障碍的概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更高,新意识障碍出现率与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救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提高救治率,降低患者出现新意识障碍的几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铭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用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

    目的:研究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方法:对比CRRT和传统治疗方法各个指标的不同.结果: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CRRT治疗方法各个指标(如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血氯和血乳酸)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阮世文;阮士波;张绍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者6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开腹胃癌根治术者6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鸿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牙隐裂病例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96例牙隐裂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及对牙体情况的临床观察,分析原因,对发病年龄、性别、好发牙位及好发发育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49岁为多发年龄,男多于女,上领磨牙多见,好发于近中或/和远中沟.结论:病理性磨损及创伤性咬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只有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才能保留隐裂牙.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 0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收治的1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有部分残石回漂入肾盂,在术后补行ESWL;钬激光碎石手术时间在15-50min,平均时间为35min;术后平均住院4d.128例患者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3%,一次性输尿管息肉切除率高达100%;本组未发现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发热等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高效、安全、创口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凤开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58例小儿慢性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期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鄢陵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158例住院治疗的腹泻儿童的临床资科,治疗组使用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使用妈咪爱与脑益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恢复快,疗效好,预后佳.结论:对于小儿慢性腹泻患儿,应用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其疗效好于妈咪爱联合脑益嗪,且患儿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会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研究提高临床肿瘤学治疗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肿瘤学治疗效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方法:我中心自2008年起开始采用循证医学、个性化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方案进行肿瘤治疗,比较治疗方案开展前后2年内肿瘤治疗的效果,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循证医学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肿瘤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方案开展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医学、个性化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方法,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气管插管情况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在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a02、PaC02、Sa02及心率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组间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Pa02、PaC02、Sa02及心率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为10.34%,对照组为37.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9%,对照组为17.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转归不同重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转归不同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入ICU72h内经鼻胃管泵入肠内营养剂治疗病程为3d-35d的140例重症患者,分为好转并转出ICU患者74例和死亡或放弃患者66例,评估重症患者合并疾病状况,入ICU前2W体重情况,入ICU当天用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和查血清白蛋白(Alb),住ICU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SAPSⅡ评分和查Alb,评价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并发症.结果:本组重症患者有多种基础病,有体重变化占73.57%,入ICU当天查Alb<35g/L占57.14%,住ICU期间好转并转出ICU患者SPASⅡ平均评分38分,查Alb平均值30g/L,而死亡或放弃患者SAPSⅡ平均评分52分,查Alb平均值269/L;本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5%.结论:疾病严重程度不高的重症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好于疾病严重程度高的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必需治疗措施.

    作者:王素宁;吴昊;劳志刚;戴良成;茹晃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技术在常年变异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技术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收治的178例接受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3-12个月的随访,然后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随访,术后3、6、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89.9%、86.5%.结论:将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技术用于常年变异性鼻炎治疗,短期内即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此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佳;邵丽萍;田蓉;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了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补充,特对其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方法:对38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M及IgG抗体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其全血清微量元素Zn、Ca、Fe、Cu、Mg的含量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在Hp现症感染率、既往感染率等方面,小儿分别为10.5%和2.1%左右,而未感染组儿童全血清中Fe的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至于这两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其余微量元素(Zn、Ca、Cu、Mg)的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或加重儿童出现铁缺乏,主要的因素就是Hp感染,因而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是对Hp感染患儿的一项重要检查.为了让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铁缺乏.

    作者:丁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及疗效

    针对不孕症发生率逐年递增的现象,临床上逐渐引入利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手段.本文通过总结2009年-2011年我院的不孕症病例,介绍关于宫腹腔镜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效果.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80例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采用EST取石成功,占95.0%,另外4例患者转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占5.0%.LC术中,有1例患者的胆囊三角呈“冰冻状”,1例患者出现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胆囊周围致密粘连,均予中转开腹.LC术后常规行鼻胆管造影,提示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钟韦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不同剂量的喷他佐辛联合电刺激进行无痛分娩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用不同剂量的喷他佐辛联合电刺激进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来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均分成3组,即Ⅰ组、Ⅱ组和Ⅲ组.在试验中,联合应用喷他佐辛、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伍罗哌卡因和韩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HANS)为这3组产妇进行镇痛,但这3组产妇使用的喷他佐辛浓度不同(I组的用药浓度为0.08%、Ⅱ组的用药浓度为0.12%、Ⅲ组的用药浓度为0.16%).待分娩结束后,观察、比较这3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发展过程、宫口张开时间等指标.结果: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Ⅱ组和Ⅲ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较为令人满意,且前者的量效比更为合理.结论:①当喷他佐辛的用药浓度为0.12%时,联合应用喷他佐辛和电刺激在加速产程、提高产妇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以及减轻产妇疼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②将韩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用于无痛分娩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无痛分娩辅助理疗法.

    作者:宋庆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搜集200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80例乙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疗环境与医疗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乙脑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乙脑患者的预后欠佳,且临床症状多样,轻重不一.结论: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预防与保健,消灭传染源及传染途径,积极对症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乙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症的临床效果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法:将我院88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重叠症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吗丁啉片、法莫替丁、碳酸铝镁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汤药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镜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重叠症的诸多治疗方法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对胃食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站妇科病普查中收集的83969名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发生异位妊娠的女性中,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和未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在年龄、停经时间、妊娠次数和产次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同的年龄段中,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与未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放置TCu220型节育器和放置TCu380A型节育器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明显低于放置金属圆环和放置V型节育器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但不会增加女性罹患异位妊娠的几率,而且选择合适类型的宫内节育器还可以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王杨敏;杜景霞;赖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浅析

    本文主要探析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来警示人们代谢综合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代谢综合征(MS)是指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存于同一个体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逐渐增多,其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肝病(NAFLD)患者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加大对代谢综合症的预防措施,积极研究和探索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明通过对代谢综合症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NAFLD、2型糖尿病、脑卒、冠心病的预后,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现将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作者:王云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手术治疗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 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2.3%,疗效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判断、合适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和恰当的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再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与预防

    心脏性猝死是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引起SCD的常见原因.降低人群中SCD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消除产生猝死的危险因素,减少SCD发生.

    作者:李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例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08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0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20例通过内科保守治疗痊愈,20例经反复胸腔穿刺抽气后痊愈,10例经反复胸腔穿刺抽气效差,后改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接诊医生一定要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早确诊、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孟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翻白草、蒲公英合剂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翻白草、蒲公英合剂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只昆明小鼠,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各组按照不同要求灌胃,观察小鼠血糖、SOD、GSH的变化且可.结果:低、中、高剂量翻白草蒲公英合剂组三组小鼠的血糖比空白对照组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翻白草蒲公英合剂组小鼠的血糖为正常,效果佳.结论:翻白草、蒲公英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程少波;王恒考;闫朋;邹同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20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治疗组采用西药双嘧达莫儿童3~5mg/(kg.d),每天服用两次,连服3~5d.奥美拉唑针10~40mg静脉滴注,一天一次,疗程为3~5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加5 %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5d,两组均未给予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组1 00例,有效98例,总有效率为98%,无效2例.对照组100例,有效78例,总有效率为78%,无效22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可以使肿胀的腮腺明显消肿,且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奥美拉唑阻止组胺等炎症介质进一步发挥作用有关,可使渗出减少、水肿减轻,缓解疼痛较快,明显缩短病程,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海;李启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促进LC更加安全、广泛的开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院同期LC总量3344例,发生13例(0.39%).其中,胆总管损伤8例(61.5%),肝总管损伤3例(23.1%),右肝管损伤2例(15.4%).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胆道的解剖变异、病理因素以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与胆道损伤密不可分.

    作者:张超;赵经川;李昭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3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DHS组、Ender钉组以及Gamma钉组,每组100例.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对三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输血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Gamma钉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组和ender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组和ender钉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输血量等方面明显小于DHS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时机把握与方案

    耱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是绝对的或者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性紊乱.正确和合理使用胰岛素是核心因素.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必须考虑糖尿病的类型、病情的缓急、患者的年龄、以及伴有的疾病等因素,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徐其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人不典型进展期阑尾炎的外科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成人不典型进展期阑尾炎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不典型进展期阑尾炎,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典型进展期阑尾炎,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2.73%(16/22)和50.00%(11/22);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21/22)和68.18%(15/22),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

    作者:韩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例儿童食物过敏的原因分析

    对我院小儿内科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5种发病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遗传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一位病因(约占36%),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二位病因(约占28%),口腔免疫耐受不能形成或受到破坏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三位病因(约占18%),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四位病因(约占12%),肠道共生菌群失调导致过敏的第五位病因(约占6%).结论:遗传因素、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儿童食物过敏的首要因素,要特别加以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宋绍雄;高祥文;夏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诊断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4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出现明显降低.结论:诊断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陈俊杰;谢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氨基吡啶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目的:研究4-氨基吡啶(4-AP)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将18例生育力正常的男性精液标本以上游法处理后加入4-AP,分别测定处理前后的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等精子运动参数变化情况;以处理前后变化明显者作为阳性反应,反之为阴性.将18例正常生育力男性与65例原发不育患者的4-AP阳性反应率进行比较;将74例进行IUI周期和63例进行IVF周期的男性患者的精液根据4-AP反应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受孕率差异.结果:加入4-AP处理后的精子VCL、ALH显著高于处理前(P<0.01);正常生育男性组精液标本的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原发不育男性组(P<0.05);IUI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AP对正常生育力男性精子的运动参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原发不育患者中,4-AP的阳性反应率较低,提示4-AP可能跟男性生育力有关,IVF中4-AP阳性反应组的受孕率较高,提示4-AP可能会影响受精,从而导致受孕率下降.

    作者:卫海;陈莉;王宇峰;杨海燕;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支气管哮喘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体会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病.我们在临床中共发行哮喘伴Graves病患者5例,其中,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退症(简称甲减)者2例,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简称慢淋甲炎)者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9-1999年收治344例哮喘患者,包括变应性鼻炎继发哮喘患者9例,其中,5例伴Graves病,为男性1例,女性4例;2例半甲减,男性1例,女性1例;2例伴慢淋甲炎,均为女性.年龄在14-50岁之间,平均年龄32岁,病程长短不一;哮喘病史10-40年,伴为病约数月至数年.

    作者:田予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及诊断方法.方法:搜集2007年5月以来我院外科收治的2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主要采取辅助检查及临床体检相结合的方式确诊,外科手术治疗则采取颈部低位领形切口、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加胸骨正中劈开、开胸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好的方法,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军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案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满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6例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采用保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外科再次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留院观察的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案对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肝胆手术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8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氯丙嗪治疗高热引起的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安定针进行静脉注射,控制惊厥发生,观察组肌注或缓慢静注氯丙嗪1-2mg/kg/次,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高热引起惊厥的患儿采用氯丙嗪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且患儿的临床复发率较低,远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为理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福全;邵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血管病的循证防治研究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上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循证医学小组于JAMA杂志上首次提出的,主要指临床医学研究应在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开展,即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及其他决策均应当建立在临床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及佳临床研究证据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之上[1].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循证医学的研究热潮,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认识到循证医学将成为未来十年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笔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葛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操作步骤改进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溶血后洗涤2次”与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份样本做平行试验,将包含抗CD3、抗CD4和抗CD8的混合荧光抗体试剂与全血反应一定的时间,加入溶血剂,一组未洗涤直接离心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一组洗涤2次后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CD3、CD4和CD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且可缩短检测时间,患者节约就诊时间.

    作者:梁友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与感染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针对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问题,治疗原则是:(1)取出IUD后如有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2)感染严重时,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3)发生盆腔脓肿时,先用药物治疗,如无效者应手术切开引流;(4)发生慢性炎症时,应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配合应用理疗或中药治疗.

    作者: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1个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与断裂,无肱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愈合时间6.2周.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本组28例患者,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3%.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少、全身和局部反应小、手术时间短、成角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大限度地防止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组)和对照组(解剖钢板组),每组45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中优27例,良13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优20例,良15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77.8%;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解剖钢板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原;石头;陈大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踝关节损伤功能锻炼康复装置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伤后患者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淤血和疼痛等,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可有效消除关节周围肿胀[2].有研究表明,踝关节损伤若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常引起踝关节的功能障碍.而踝关节的损伤又多伴有其他的复合伤,如脊柱损伤、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若为这种状况,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均不能通过早期下地行走锻炼,需要长期卧床,靠踝关节功能锻炼器械及他人帮助的被动功能锻炼,而这种被动的机械锻炼,有些患者难以承受,又受踝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时间长、锻炼器械使用费用高或人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功能锻炼不到位,很容易引起踝关节僵硬、功能恢复慢、足下垂等并发症,对以后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利用自行改进的踝关节功能锻炼装置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观察30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并总结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使用新型股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P<0.05),骨折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好,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康;邹家龙;赵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较为典型,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任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康复时间优于照组患儿,两组平均康复时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的时间,效果让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宗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利尿剂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体征指标变化,将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对于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月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进行健康检查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否能够认识到问卷中的各种因素是否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研究分析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防治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等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认知较为深刻,认为其感染的几率较大.而对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危险因素,认知较差.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作者:王国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搜集2009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我院急诊科积极急救治疗,20例患者的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及早通风,注重保暖,正确搬运,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院前急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的会

    由于儿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的色彩、说话的语气、待人的举止等服务行为.通过进行预防性沟通、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熟悉家长的性格,同时做好自我介绍,以便达到增进护患间了解的目的.做好护理性沟通可以使患儿及其家长了解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进而增强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另外,做好个性化沟通、针对不同性格的患儿及其家长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可以确保护患之间的和睦相处.总体来说,医护人员只有与患儿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提高儿科治疗和护理的质量.

    作者:石海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CU危重病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ICU病房65例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保护,准确取值,预防并发症.结果:65例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有创动脉测压的并发症及胸腔大出血.结论:有创血压监测不但提高了危重病病人的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道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采用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引起患者呛咳,利于吸痰的方法,预防痰痂形成,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其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对脑外科患者进行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可以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环境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5人、6人、1人、6人,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1人、13人、4人、14人.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7.86士3.63分和39.29±5.0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5.00±3.57分和46.43士5.26分.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激光治疗小儿气道病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激光介入治疗小儿气道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10例在电子支气管镜下激光治疗的小儿气道病变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例激光治疗患儿,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护理不当表现.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注重气管镜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韩晓蓉;李娟;赵凤美;孟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专科的特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专科分组的方法,比较分析分组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微.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分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及业务水平.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产科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8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一组采用全程陪产护理,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循证护理,称为观察组.对两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出血量> 500ml者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之间的有33例,百分比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不但能够缩短孕妇的产程时间,还可以减少孕妇手术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于血液净化后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粘膜护理、置管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38例,其中29例经CT和胸片复查正常,2例CT显示肺部出现局部纤维化,肺功能正常;12例死于循环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血液净化后的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80例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另选我院2009年前未实施护理干预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的情绪,其不良情绪在住院期间未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4周后,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结论 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明显地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欧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计划及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计划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的护理计划为其进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的抢救和悉心的护理后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并按照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培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病人,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接受体质指数检测,患者体重及相关指数均有所下降,饮食、胃肠道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郑巧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痔疮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对痔疮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痔疮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66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进行相关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护理,改良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排尿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53例,占34.85%,改良组有效65例,占98.48%,p<0.05.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对痔疮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春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

    医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对于过去常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出了终的答案;但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医疗,同样还需要一个好的康复护理环境.本文根据这一现状,对重症护理病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魏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细化舒适护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开展便民服务、实行人性化舒适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就诊过程方便、快捷;排队、候诊时间缩短,门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从2012年上半年的93.2%上升到下半年的97.6%.结论: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姚琼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 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均明确中毒史,尽快清除毒物,及时给予特效解毒剂等个性化治疗,治疗期间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密切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经过有效救治和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高达100%,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媛;罗文娟;何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雷小红;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评价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结果:干预组24h内及48h内成功止血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D<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地缩短临床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癌症病人出院指导工作探讨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病人在院外的自我护理,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癌症病人的特殊性,对做好其疗程期间的出院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举措.

    作者:陈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儿科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3%,短留置时间为1天,长留置时间为6天,且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为患儿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现象.其对危重儿童抢救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9月输卵管结扎手术300例分成甲乙两组各150例.甲组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乙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术前、术中心理状态和手术合作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受术者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不良反应等明显优于乙组.结论: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病人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在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明显,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对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策略以及完善护理的相关措施.方法: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对32例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包括癫痫病症知识宣教、心理干预、饮食与服药指导在内的综合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癫痫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效地降低了癫痫发作的复发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病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跟踪观察三个月之后,尚未出现病情反复及并发症.结论: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细致教育是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尽快康复、杜绝反复的关键.

    作者:刘彩琴;李淑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用药依从性相关性调查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就诊的216例皮肤病患者发放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调查问卷,对其用药医嘱及实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MQ(The 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作为评估用药依从性水平的标准;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法,将调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均继续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皮肤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相关(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哮喘的护理体会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做好患儿及家长的防护指导,对其症状的控制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本文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和健康指导五个方面介绍了儿童哮喘的护理方法.

    作者:戚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观察妊高症经不同护理处置后的疗效差异

    目的:研究妊高症经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处置后的效果.方法:对本院48例孕高症患者分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后,各项身体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实验组(特殊护理组)与基本组(常规护理)中显现了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形成区别.结论:科学悉心的综合护理对妊高症患者降低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产生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杨现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舒适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而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连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问题探讨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士的安全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病人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对临床做好老年病人安全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闫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

    总结31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及引流管观察及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腹胀预防及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指导,重视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鲁琛;杨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学的校医院在新的医学理念下已经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与他们专业不相关的医学知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群体、一股力量.对他们进行良好健康教育,可使他们个人、学校及整个社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作者:胡凤君;姜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中风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中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加针灸综合治疗中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朝辉;朱涛;康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方式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全面、优质的术后心理、日常监测、饮食、康复锻炼护理,对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感染预防、功能恢复、疼痛改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4项指标合格率达100%,心理状态及感染预防均优良,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疼痛改善优良率为86.11%.结论:在重视术后心理护理及日常饮食监测护理的基础上,全面优化术后功能康复护理,能切实提升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佳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进针方法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的影响

    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需要行药物过敏试验即皮内注射.有研究称传统的注射方法是与皮纹呈近似于垂直方向进针,针尖逆皮纹而进,使皮纹产生机械性损伤,加之药液逆流阻力大,故较疼痛.如果与皮纹平行方向进针,针尖顺皮纹而进,皮纹向两侧推移,机械损伤小,无断裂现象,而且药液进入阻力小,故不痛或只有微痛的感觉.

    作者:秦丽洁;李梦杰;王凤英;张金丽;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日本产KM-8800型、KM-8900型血液净化仪,对85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90次治疗,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进展情况及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结果:190次治疗共发生不良反应51次,占26.84%,经治疗及处理均好转,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经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做及时处理,整个治疗过程是安全的.

    作者:马岩;曾晖;祁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普通外科治疗的7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感染、术中出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及家属满意率比较,分别为t=6.27,t=3.82,x2=4.18,x2=4.13,均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同时对患儿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家属满意率也较高.

    作者:徐芙蓉;欧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及早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剖腹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及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腹胀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显著长于护理组;对照组的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结论:及早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剖腹产术后患者由于腹胀带来的痛苦,发展前景很好,且有极高的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仇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老年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老年临终患者的影响、评价临终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2例老年临终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对死亡的接受度和精神状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对死亡的接受度和疼痛的控制情况这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护理干预方式.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护理配合

    目的:对72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采用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几率明显降低.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关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男性病人导尿插管困难常见原因及对策

    在给男性病人导尿时,遇到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应对,既能减少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对男性病人导尿插管困难常见原因及对策进行了介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价值.

    作者:张运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推广中老年人十指降压操对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内动脉压力增大.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威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可以说,高血压已经给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并不能治本,且长期使用药物会使人体产生抗性.近年来,更多的营养专家、医学家在提倡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性地做一些降压操,从多个方面共同控制高血压.西安市雁塔区健康教育所于2010年12月底在西安市明德门社区开展了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示范活动.此项活动以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点,在社区内的中老年人群中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旨在研究十指降压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否有效.

    作者:陈少萍;梁玉秀;黄慧嫦;方惠;伍智娴;汪宇航;叶少武;黄昌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常规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缩短其治疗时间,而且能够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到2011年5月治疗的糖尿病病患64例随机分为人性化服务组(观察组)32例,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服务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测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中推广人性化服务具有显著成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金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萧氏舒适护理模式在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为了使无痛人流术患者更加舒适、安全,无痛苦地接收手术.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60例患者实施萧式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萧式舒适护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生理不适及医患关系,适应患者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的价值.结论:萧式舒适护理模式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得患者获得佳舒适状态,让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大体现.

    作者:文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急救路径在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给予患有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心理急救路径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抑郁症、自杀未遂的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心理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急救路径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总分、绝望感因子分与护理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进步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护理前对比,进步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心理急救路径康复护理方法,对于患有抑郁症、自杀未遂的患者来说,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的情志调护

    目的:探讨老年人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情志调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到我院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18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法整复及情志护理,出院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满意率调查统计.结果:患者的愈合时间平均为(46.8±1.2)天,且有较高的满意率,为98.2%.结论:小夹板外固定后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及情志护理可以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缩短患肢愈合时间,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头脑风暴法在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头脑风暴法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订并实施整改措施.结果:与2011年4~9月相比,SICU在护理质量、技能考核、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脑风暴法用于指导SICU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培养护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蒋晓华;李俊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对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因患子宫肌瘤而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手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的时间、首次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18.21 ±3.77小时、38.65± 5.12小时和8.36±0.54小时,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的时间、首次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29.66±5.11小时、54.10±2.87小时和10.84±1.61小时.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的时间、首次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0人需要使用肌肉松弛药物或镇静药物,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5人需要使用肌肉松弛药物或镇静药物.这说明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在手术中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患儿诊疗中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目的:对门诊患儿诊疗中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门诊部所收治的1200例8个月至1 5周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并分析患儿的心理.结果:1068例恐惧,占89%;228例反抗(包括同时伴有心理恐惧者),占19%;132例不安,占11%.结论:全面了解患儿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周慧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心内科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 2011年6月~2012年9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探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及整理,并将调查整理的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对这671例患者的调查问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眠、恐惧、紧张、预感性悲哀、失落、绝望、颓废.诱发这类患者出现以上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患病、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丹;杜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晚期食管癌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3例接受同位素介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结合文献对吻合口痿的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53例患者经粒子介入治疗后,咽部吞咽食物能力明显好转,28例由进半流质食物恢复正常饮食,25不能进食者恢复至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半年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情绪调节、营养状态改善等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生存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260例应用非药物疗法(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运动减重、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对疗效进行观察总结.结果:观察6个月、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0.4%、80.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非药物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马国臣;赵维;王汉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孕期康乐分娩教育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康乐分娩教育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03月到2012年09月收治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孕期应用康乐分娩教育进行自然分娩,对照组在孕期给予常规教育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自然分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在产程和体重增加上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期康乐分娩教育能够增加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贾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甘到201 2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几率、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共出现6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引流管放置数量、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对于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合理预防、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几率,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梁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PICC的维护和应用方法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在维护和应用PICC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ICC输送高渗药、化疗药、性质黏稠的药物、含钾药物等特殊药物的方法及对其进行维护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取规范的方法对PICC进行维护,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家属进行PICC的知识宣教,可显著提高PICC的使用效果.

    作者:韦朝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0年10月~201 1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汗液分泌严重、呼吸障碍以及心前区发生压榨式疼痛,观察患者的实际病症并做出合理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组4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为心律失常,1例为心源性休克.结论: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时刻注意其病情变化,从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志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肾病综合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儿科2008到2011年间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儿5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名25例,对照组采用肾病综合症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肾病综合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随访两组患儿病情缓解、感染次数及复发等情况.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儿均完成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缓解17例,平均感染(2.7±1.1)次,复发(1.7±0.2)次,对照组缓解12例,平均感染(4.8±1.2)次,复发(3.5±1.5)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治疗中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杨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围手术期患者按照传统的药物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则详细的对其手术前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的评定,手术后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并在术前和术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B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明显好于A组,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情况,并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永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幼儿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卫生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象为121团中心幼儿园4-6岁的新入园儿童.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一般有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等.未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仅为51.3%,行为形成率为46.1%.进行了相关健康知识学习及培训的100名幼儿知晓率为81.8%,行为形成率为78.2%.

    作者:周意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切口护理,观察组58例给予加强腹部切口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及肠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术后切口换药、饮食指导及活动锻炼指导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而脑干又是呼吸中枢所在地,该处出血会直接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提高脑干出血病人存活率的关键.我科从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脑干出血病人37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1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芳;许雅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找出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改变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得以恢复正常,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结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才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状态,进而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陈阳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分析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秀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6例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脑干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实验36例脑干损伤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26例显效,占72.2%,9例有效,占25%,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对脑干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可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曾祥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氧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详细探讨氧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护理的功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所诊断的400例患者,并按照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为氧喷治疗组(A组),常规性治疗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进行氧喷,结合两组患儿病情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A组的疗效要远好于B组(P<0.01),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透过对以上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氧喷治疗小儿喘患性疾病的效果比较好,同时还具有安全性指数高,毒副作用比较低效果.

    作者:鲁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0例产后访视的社区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区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活动从疾病护理走向预防,保健,康复扩展,由医院向社区、家庭扩展,单纯院内孕产妇健康教育,已不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对院外产妇全面、全程、连续的健康服务,从而满足产妇的健康需求[1].从2010年1月起我院开展了以健康为中心的产后访视家庭护理服务,使产妇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享受到家人爱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解决了产妇产后的心理应激状态,提高了育儿行为能力,改善了产后不良生活方式,建立了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的新型医患关系.

    作者:邓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并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和调节血耱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有利于将高血压和血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常规护理,配合预防尿路感染的系统护理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及出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的并发症,是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产后出血的护理.现将我院2011年38例产妇分娩后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毛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索

    妇产科工作的核心是保护孕产妇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只有加强管理理念、增强业务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规避医疗行业风险,降低发生妇产科医患事故的几率,提高医院的声誉度,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作者:马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A治疗高PRA肾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前对高PRA患者(Panel reactive antibody群体反应性抗体)进行IA(Immunoadsorption免疫吸附)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肾移植术的23例高PRA患者(PAR均>65%)进行IA血液净化治疗(n=23),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C3)、PRA.结果:所有患者的、Ig、C3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RA均降至10%以下.结论:在肾移植前,对高敏患者进行IA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PRA的滴度.

    作者:滕琳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开始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结合起来,全面考虑人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心理治疗能稳定患者的情绪.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存在以下心理:(1)心理障碍:恐惧、焦虑、抑郁;(2)心理畸变:悲观、绝望、自杀倾向;(3)精神衰弱:失眠、多梦;(4)拒绝治疗.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本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桂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行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对行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58例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这58例患者都对放疗治疗有了清楚的认识,能够主动配合进行放疗治疗,提高了放疗治疗的效果.结论:对行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放疗治疗的效果,对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23782次血液透析前后的血压值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为这200例患者进行的23782次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出现过血压降低的情况.这200例患者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次数有1583次,占血液透析总次数的6.5%.经过医护人员正确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有174例患者的血压值恢复正常或升高,占患者总数的87.0%,能够继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压值持续降低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13.0%,我们为其停止了血液透析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有效地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与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38例骨伤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伤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出院的3632例骨伤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其中13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8%,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32.6%),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下呼吸道感染;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感染率高;住院2周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做好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实施健康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骨伤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举措.

    作者: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与合理护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 0年3月至201 2年5月,我院接诊急性肾衰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连续性替代治疗;实验组38例,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并给予合理的护理保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水平变化,比较1年后患者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水平均有显著改善,1年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血液透析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作者:邓耀锐;肖妮娜;王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生活干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药物干预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患者的高血压情况与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用药依从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92%,护理后用药依从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显著降低其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作者:热拜古力·斯依提;袁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的体会

    目的:讨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2例患者全部成功获救,均度过了危险期,未发生死亡.结论:运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率.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的增多与营养摄入模式的改变,对高血压患者的成病原因与综合管理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梁志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

    目的: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方法:从传染病房的环境、设施、隔离管理制度、消毒方法等方面对传染病房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我院传染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结论:明确传染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教育,制定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王芳;李春琴;郝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呼吸ICU鼻饲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护理的方法.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入住呼吸ICU的192例患者,均使用鼻饲法护理,观察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预防与护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鼻饲患者特别是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加大预防和护理力度,为患者提供更通畅、更安全的营养渠道.

    作者: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阑尾炎是发生在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加重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又能加重疾病.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短暂过程中感到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解除术前恐惧、紧张情绪,减轻术中疼痛,消除术后的孤独无助,使患者从被动配合到主动接受,有利于患者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康复,从而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贾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41例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旨在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对我科41例骨科术后病患采取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通过合理的综合保守治疗及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41例骨科大手术病患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客观地对骨科大手术后的病患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进行分析、评估,对较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在全面提高病患恢复的护理的前提之下,可大程度地避免病患在骨科大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作者:芦海英;肖静;于彩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音乐疗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调查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音乐疗法,从入院开始戴耳机欣赏音乐约3天,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直至术前晚止.结果:60例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S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收入层次患者效果不同,月收入3000元以上患者SAI评分显著低于2000-3000及2000元以下的患者(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影响效果不同,高中及以上文化患者的SAI评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患者(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对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合作学习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技能教学是护理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护理院校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坚实基础.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丧失耐性,以致学习效果不佳.自2008年 以来,笔者将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入到护理技能的教学当中,并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合作、组内促进、组间竞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采取及时评价等措施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宁;杨留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护对策.方法:根据儿内科的工作环境特点,从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4个方面对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探讨.结果:儿内科护士职业存在高度的危险性,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结论:儿内科护士应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加强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以诚挚态度和感情去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用亲切的语言去接近他们,用和善的方式去感动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去赢得他们的尊重,用健康的身体来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黄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做法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怎样加强环节、过程、细节化管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病区的护理安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道下裂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40例尿道下裂患者,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40名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尿瘘,1例出现了切口裂开,1例出现了尿道狭窄,整体护理效果良好,多数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尿道下裂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改善其恢复效果及远期预后.

    作者:伍艳红;何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进妇科手术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妇科手术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病患分为比较组与试验组各100例.比较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进后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比组相比,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二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改进后的妇科手术护理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问,缓解患者的病症,具有显著性的效果.

    作者:钟夏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基础疾病、心理因素、综合用药、环境、抑郁、焦虑密切相关.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对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在脑外科昏迷患者临床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接收诊治的38例临床脑外科昏迷患者,将进行生理盐水口腔护理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的1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出现口臭的几率为5.3%(1/19),对照组出现口臭的几率为15.8%(3/19);研究组出现口腔炎症的几率为10.5%(2/19),对照组出现口腔炎症的几率为26.3%(5/19),两种口腔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外科昏迷患者使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能够降低口臭以及口腔炎症的发生几率,在口腔护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兰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消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责任护士包干床位后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疗、检查、结果等主动了解,并主动完成相应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燕;代朝霞;潘洪芹;叶俊英;王兰芳;贾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178例行经皮肾镜地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舒适情况和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在手术和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效缓解其应激反应,促使其心率、血压等生理学指标平稳,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激励式护理管理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激励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43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激励式护理管理,并对护士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护士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均由明显降低,与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管理中实施激励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科室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她们大的潜能.

    作者:何琼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检老年人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且体弱多病,常因慢性病痛折磨而怕孤独、怕寂寞.体检科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文化、职业、经历、病症和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以辅助和加强他们的药物治疗,帮助其顺利完成身体检查.

    作者:田英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属于诱因多而且较顽固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有转移性的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以阑尾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胡守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升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质量.方法:通过对新生儿观察组进行游泳抚触,统计其生长发育数据,并与新生儿对照组的生长发育数据做对比.结果:经游泳抚触,观察组新生儿在睡眠、体重及奶水摄入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未经游泳抚触的对照组新生儿.讨论:通过游泳抚触,可以增强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体重及奶水摄入量,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贵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治疗包括多种措施和方法.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病死率已逐年下降.在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士应沉着冷静,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电活动、并发症的出现,积极配合医生,用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同时,通过给病人提供系统的护理和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其身心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胡凤君;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面伤口的换药体会

    创面伤口换药是外科门诊处置室常见的工作,根据创面伤口的特点,恰如其分做好换药工作,使伤口早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正确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现将我科2011年8月至今638例患者的换药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6例患者,其中,男性710例,女性246倒;软组织疖肿354例,毛囊炎58例,肛周脓肿61例,乳腺炎脓肿切开排脓15例,粉瘤感染合并脓肿切开110例,糖尿病下支感染11例,下支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感染12例,手术刀口感染22例,外伤伤口感染86例,刀器伤227例.858人中小伤口创面2周愈合占89%,其他个别伤口经长时间换药及局部特殊处理,6-7周愈合,有中毒症状者给予全身抗生素及辅助治疗加局部扩创换药,创面痊愈.

    作者: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干部病房老年久病卧床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政府的新调查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使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我院开设干部病房已有10余年,入院患者均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离休干部.这些老年患者因长期患病和伤残,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包括长期卧床、坐轮椅及只能室内生活,不能外出,我们称之为老年久病卧床患者.久病卧床的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康复再起的希望较小,因而重在预防.据统计,久病卧床的患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中男性为3.6%,女性为5.8%,而8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分别增至35.0% 和50.8%.常见老年久病卧床患者的病因为:(1)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久病卧床的首要病因(占50以上).2)脑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脑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虽遗留轻瘫,但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了下肢截肢术,使病情加重而致长期卧床,这种情况称复合性残疾.(3)骨折:骨折也是老年人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4)骨关节病.(5)因寿命延长而使病残比例增加也是久病卧床的常见原因之一.(6)老年性痴呆和重症精神病.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近期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①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和抑郁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种评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社区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施行中医辨证施护,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发现辩证施护对于促进肢体、语言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容易被社区患者接受,其康复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欧柳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通过护理干预来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产妇8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4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全程性综合护理,比较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2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75%,干预组13例形成,发生率为3.25%;对照组下肢肿胀及疼痛8例,发生率为2%,干预组1例,发生率为0.25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

    作者:钟琴;刘珍媚;罗雪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应激对策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对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4倒,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38%,改良组有效率为96.88%,改良组的治疗效果更好,D<0.05.结论: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应激措施,对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韩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整体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外科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的身体情况得到改善.结论:外科整体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40例患儿分为70例干预组和7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率、家长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率和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患儿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患儿的痛苦,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要点

    目的:研究和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住院患儿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患儿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家长的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应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得体会

    目的:总结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得体会,旨在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水平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的第一时间为其采取洗胃、心电监护等措施对其进行抢救,同时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并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在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将这36例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记录,并对记录的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36例患者均伴有心律失常、早性心律紊乱等症状,其中伴有室性心律紊乱的患者有28例,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有4例.经急诊抢救后直接出院的患者有20例,经急诊抢救后病情好转并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有16例.结论:在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时,及时对其采取洗胃、心电监护等措施,同时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利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有创血压监测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有创血压监测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穿刺,通过专用的检侧管道及传感器和监护仪相连测压,观察动态血压数值变化,并通过动脉置管取血,行血气分析及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20例患者同时测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发现有创血压所测收缩压较无创血压所测收缩压高5-20mmHg,舒张压无明显改变,相关性较好.结论:动脉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不仅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提供准确、可靠、连续的动态指标监测,同时还允许取血行血气分析及常规实验室检测,可预防多次动静脉穿刺引起的重复创伤.

    作者:周丽娜;孟美芬;李霞;沈凉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在适应范围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已成为重要的疗法之一.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可使AMI的临床过程复杂化、非典型化.为了更好地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在AMI溶栓后掌握护理的重点、要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现将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总结佳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3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12例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行传统临床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候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候手术时间和健康知识评分等四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上,满意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雪华;王三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

    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与老年患者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护士一定要在充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护理实际需要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努力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重点对护士的有效沟通技巧作了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毕玉芬;綦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34例合并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意义及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关怀的方法.方法:在为我院收治的有睡眠障碍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护理措施,对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使用安眠药进行辅助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基础护理的同时,针对其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睡眠环境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3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显著好转,有8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10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70.6%.在34例实验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显著好转,有9例患者症状减轻,有2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94.1%.结论:对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烧伤创面愈合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108例Ⅰ-Ⅲ度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密切观察创面修复的难点,与医生有效配合,从血运、神经、外围皮肤的变化情况入手,削痂后密切观察生态组织的有效性,促进组织生长,有效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冰玲;杨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26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普内科收治的268例肺结核并发胸膜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康复,无一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薛丽娟;施海涛;杨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24例,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包括输液、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及防治并发症等)和全面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血耱均降至12mmol/L以下,血清渗透压均降至320 mOsm/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发生高渗性昏迷后病情危急,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针对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吴静;尹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外科手术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并发生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谊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脉直接穿刺时妙用注射器连接的优点

    在我们基层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短缺,设备不足,各方面的技术(如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造瘘术等)暂时没办法开展,有些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和某些因素,无法外出做动静脉造瘘术,进行血液透析时,大部分患者都是采用动脉直接穿刺术.而我们血透室经常只有一名护士独自操作,动脉直接穿刺虽然简单,但是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血液透析时采用动脉端管路与内瘘针连接好后再穿刺的方法,如果穿刺失败或血流量不好或穿刺部位肿胀时,常常会出现动脉端管路阻塞,有血块的情况;如果管路凝血了则需要更换管路,浪费了材料,也浪费了患者的血液,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和不信任,又易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采用20ML-50ML的大号注射器连接内瘘针进行动脉穿刺,成功后再与动脉端管路连接,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普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所出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经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合理的护理后,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改善预后和转归.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的科学优质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减轻病痛,提高治愈率.

    作者:贺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外科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腹部外科手术183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50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者57例,感染率5.11% (57/1 850),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主要危险因素: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BMI高、未应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结论:完善夏季卫生管理、加强BMI高患者护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全身情况和缩短手术时间,是防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大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为脑血管狭窄的病人行支架植入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病情评估,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手术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应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手术室护士实施《预防用抗生素执行流程》的情况,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室护士应用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地点、时间及治疗过程中有无临床医师在场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并将调查记录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手术室走廊内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300例,占患者总数的75%.在麻醉后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40例,占患者总数的10%.在没有临床医师在场的情况下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5%.结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使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医院管理层应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和管理.

    作者:梁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效果

    目的: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运用于剖宫产术中,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对照组产妇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以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情况及要儿抚养技能掌握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均优干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日常护理,有利于产妇早期康复及促进哺乳成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严秋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及常规药物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5日后,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治愈率为观察组68.0%,对照组88.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症状.

    作者:盛伶俐;徐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88.94±17.18和61.21±9.85分,对照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73.95±11.86和42.38±6.52分.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右蕨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晚口服右旋佐匹克隆1mg 并配合音乐疗法.对照组:谷维素片每次20mg,每日3次,艾司唑仑每晚1 mg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2组SDR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昌锐;邹立华;李惠;邓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某综合医院内科与外科护士对感染认知情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和比较某综合医院内科与外科护士对感染的认知情况,分析具体原因,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内科及外科护士各33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护理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结果:外科组护士的感染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越好.结论:该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加强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方法:选取20106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患者及在职护士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护理人员组和患者组,在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前后分别向这两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对这两组人员在工作环境、住院环境、同事关系、护理态度、业务水平、护理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前后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业务水平提升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各科患者对住院环境、护士的护理态度及护理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使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童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32例,将其按照分娩指征分成甲组阴道试产组和乙组再次剖宫产组;另选择106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孕妇,将其分成丙组阴道试产组和丁组剖宫产组.对比分析各组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结果:甲组与丙组比较,试产成功率、产程、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丁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若是条件允许可,应尽量选择阴道分娩,避免因再次行剖宫产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杨嘉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妇科养荣丸(浓缩丸)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为提高妇科养荣丸(浓缩丸)的产品质量标准,在质量标准中增加了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Luna C18150×4.60mm,5μm.流动相:以甲醇-水-醋酸(35:61: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在0.082-0.41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r为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2%.结果及结论:用HPLC法测定妇科养荣丸(浓缩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本方法稳定可靠,数据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控制指标.

    作者:姜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问题

    目的:为了降低整形美容工作者在手术中的风险,同时减少外科医疗纠纷,提高整形美容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方法:依据临床经验,总结50例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降低了整形美容工作者在手术中的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手术质量是提高美容整形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中之重.

    作者:罗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妇科患者的术前心理及护理心得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服务模式也由以往“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妇科患者的术前心理,针对其症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妇科手术的成功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唐旭华;姜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天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治疗前(6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且以中医护理为主),对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等西药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使用三仁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43.55%.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冷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0例早产儿甲状腺素值的临床监测及治疗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甲状腺素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并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进行甲状腺素值监测及治疗,并与日龄相当的30例足月儿进行临床对照.结论:40例早产儿均出现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其早期生活能力及免疫能力均有影响,临床上upi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价值.

    作者:邱灵;左荣钊;林伟松;刘艳;张群;李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6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病情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前交通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蔡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老年患者安全服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心血管专科门诊复诊的老年患者138例,通过电脑记录查询既往处方中口服药物的剂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口服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日常服药方式.结果:受访者中,7例(5.1%)有研碎药片服用的习惯;14例(10.1%)有分割药片服用的行为.整体被破坏的药物中含有控缓释制剂,严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结论:对门诊老年患者及照顾者实施正确的服药知识指导,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霍莲枝;陈宙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安全,且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出台,消毒供应中心逐渐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因此,应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工作质量.

    作者:梁彦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当前医院病案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医院的发展与医院自身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病案管理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阐述了医院病案管理的作用,并分析了当前医院病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医院病案管理现状的措施.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急救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常见问题及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我科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患者的投诉、护理纠纷、医疗差错发生率大大减少,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输液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改善门诊输液工作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方式原因及预防策略

    目前,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医疗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搞好医患关系,减少因不良事件引发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提升对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认识,明确操作误区,提高骨科临床操作技巧,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等,都是预防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重要策略.

    作者:李恩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结合病防治知识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较低,1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不了解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86%的患者不清楚肺结核病的传染途径,68%的患者不了解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等,37例患者对结核病知识认知来源于医务人员,其他认识渠道(如媒体与人际传播手段)的结核病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结论: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的相关防护知识虽有一定的了解,但与国家结控项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结合检查治疗督导,充分利用媒体和人际传播手段,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因糖尿病慢性高糖状态及其所致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任何部分,是糖尿病常见和复杂的并发症.超过50%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慢性感觉运动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作者:王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促进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连芳菁;陈晶晶;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在书写护理文件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在书写护理文件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1],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病历100份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对这100份住院病历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及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00份住院病历中,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资料均存在缺项、漏项、涂改、字迹潦草和记录不全等不利于举证倒置的情况.结论: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素质教育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病历的质控管理,改善医护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关键.

    作者:段承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Ⅰ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Ⅰ治疗与甲减关系.方法:将2010年7月到2010年10月于我院核医学科诊断甲亢病且采用131Ⅰ治疗的271例患者,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分为甲亢病伴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组(实验组)152例,甲亢病伴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对照组)11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治疗后甲减发生明显增高.结论:131Ⅰ治疗甲亢时,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要减少用药量,同时应常规查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减少早发甲减的发生.

    作者:林枫;史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0年 4月-2012年7月间治疗的髋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其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腔内注射,配合功能锻炼,观察患者运动疼痛变化、体征变化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愈12例,比率为18.18%,显效27例,比率为40.90%,有效25例,比率为37.87%,无效2例,比率为3.0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对于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注意用药剂量与频率,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大豆异黄酮对血管内细胞氧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血管内细胞氧化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血管的保护和AS拮抗的形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在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来进行氧化损伤实验.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胞MTT(A)、VE+ox-LDL细胞MTT(A)、SI-L+ox-LDL细胞MTT(A)、SI-M+ox-LDL细胞MTT(A)、SI-H+ox-LDL细胞MTT(A)比ox-LDL组显著提高;同时,这些组别的细胞LDH释放百分比及AI相对于ox-LDL组显著降低.结论:大豆异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郭玮;马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品生产企业缺陷药品侵权责任研究现状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药品安全事故把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药价虚高、百姓看病难,吸引到药品安全问题上来.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认为,目前我国的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并提出了药品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然而,药品生产企业如何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将就药品生产企业缺陷药品侵权责任分析的现状进行初步归纳和总结.

    作者:彭燕飞;宋民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简述子宫瘢痕妊娠诊治的新进展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指妊娠物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物完全位于子宫腔外,周围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瘢痕组织所包围,是一种特殊而严重的异位妊娠.其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患者死亡,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阴道超声检查在其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手术及药物治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综述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病因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牛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药品检验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对策

    药品检验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掌握药品检验方法,提高药品检验水平.本文分析了药品检验过程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苏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尼莫地平和罂粟碱进行术野灌洗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用尼莫地平与用罂粟碱进行术野灌洗来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探寻防治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经DSA确诊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罂粟碱组和尼莫地平组.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师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当夹闭动脉瘤后,为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罂粟碱和尼莫地平液进行术野灌洗.在此过程中,需分别于动脉瘤夹闭前、动脉瘤夹闭后(灌洗前)和灌洗后10分钟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DU)探测两组患者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动脉瘤夹闭后的载瘤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动脉瘤夹闭前明显加快(P<0.05).两组患者灌洗后的载瘤动脉血流速度均较灌洗前下降(P<0.05),但尼莫地平组患者载瘤动脉血流速度下降的幅度较罂粟碱组患者更明显(P<0.05).结论:用尼莫地平和用罂粟碱进行术野灌洗均可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出现的血管痉挛,但用尼莫地平的疗效更好一些.

    作者:罗飞;丁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永州地区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与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永州地区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与相关因素,为临床辩证施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对永州地区550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主要证型与性别、年龄、饮酒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患者性别组成经X2检验,x2=0.707,P=0.983(P>0.05),说明男性女性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各证型患者年龄组成经卡方检验示x2=10.084,P=0.929 (P>0.05);说明各年龄组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各证型患者饮酒情况经卡方检验示:痰湿困脾证x2=48.842,P=0.000(P<0.05);肝郁脾虚证x2=5.353,P=0.021 (P<0.05),表明痰湿困脾证、肝郁脾虚证与饮酒有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各证型患者男性女性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各证型患者与各年龄组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痰湿困脾证、肝郁脾虚证与饮酒有相关性;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阴虚阳亢均与饮酒无相关性.

    作者:雷秋娥;熊忠太;刘勇;黄崇政;黄琼;唐成;张兴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在总结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股骨骨不连患者应用植骨术的效果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建文;陈强;李梦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时建立静脉通道的一种手段,同时可减轻护理人员的穿刺任务和因穿刺困难带来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静脉穿刺时往往会出现诸多并发症.现将其预防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1静脉炎1.1原因留置针的材料是聚合物,其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如选用的导管材料过硬,导管固定不牢,型号不当,留置时间过长,输入的药物或液体对静脉刺激大及置管过程中无菌技术要求掌握欠严格等,均可引发静脉炎[1].

    作者:沙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简述化学合成多肽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目的:以天然抗菌肽结构为蓝本进行设计合成的多肽抗生素,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人工化学合成的多肽抗生素的序列组成、结构特点、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设计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新型多肽抗生素作为候选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参考.结论:通过介绍多肽在多肽药物、多肽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对我国多肽抗生素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它以其具有预后不良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求为医学界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1胆红素的来源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降解.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可以氧化成胆绿素Ⅸa,然后再迅速被胆绿素还原酶还原成胆红素Ⅸa,同时产生等量的一氧化碳(CO).当这些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因此,碳氧血红蛋白常被用来衡量机体的红细胞破坏量和胆红素的生成量.

    作者:赵春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宝山区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初步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宝山区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162名参加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学员对20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培训前后均有差别(P< 0.001),通过培训,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培训学员在具体的临床技能培训项目上所取得的效果也均有差别(P< 0.001).结论:通过培训,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后要结合学员的学历、职称及专业背景来分类统筹安排,以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

    作者:徐夏良;卢俊;冯学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事业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甚至是整个行业的整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单位取得突破和发展,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是将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卫生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效用,后针对如何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关爱职工切身利益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陈长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见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和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翠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及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怎样加强环节、过程、细节化管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病区的护理安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

    目的:对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参考2001-2011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果:通过调查取证可知,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即国家公共职能执行不力.结论:必须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落到实处.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之我见

    导致腹泻的类型分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型腹泻和以胃肠道症状兼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腹泻;诊治过程首先是做必要的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CO2结合及血清钾、钠、氯检查等辅助检查.诊疗方法应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感染治疗对病毒性肠炎不宜用抗生素,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则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查清病因作相应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婴幼儿腹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发生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喂养及卫生,再根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雷光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药品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显示出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指出目前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刘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11月的手术患者40例,在麻醉前、手术前、术后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到手术流程中,增加了患者的安全系数,有效控制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结论:在麻醉前、手术前、术后实施安全核查制度,有效控制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柳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育龄期女性进行巨细胞病毒(HCMV)IgG及IgM抗体检测,了解本地区育龄女性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状况,为育龄女性优生优育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本地区计划怀孕的3800例已婚女性进行巨细胞病毒(HCMV)IgG及IgM抗体检测.结果 本组3800例女性受检者抗HCMVIgG的阳性率为88.47%,抗HCMVIgM的阳性率为2.53%.其中,20 ~ 30岁、31~45岁年龄组女性抗HMC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88.01%及89.35%,抗HCM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49%及2.59%.结论 人类对巨细胞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受检者巨细胞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对计划怀孕的女性开展抗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评估其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几率,并对她们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的风险.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59岁已婚农村女性宫颈癌检查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农村已婚女性宫颈癌检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女性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今后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某地区农村已婚女性2万人,展开宫颈癌检查,并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本组调查对象中,患者有各种妇科疾病者共9854例,其中,CIN患者106例,生殖道感染8420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麟癌1例,其他良性病变者1325例.结论: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女性的健康意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Ⅱ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策略探讨

    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模式实施,是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咨询、疾病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提前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通过社区医生-年的管理及疾病早期的干预,不但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高血脂、高血压、体重指数增高等相关危险因素,减少了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李瑾;庄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肺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病原菌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病原菌转阴率为93.0%,对照组患者的病原菌转阴率为78.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病原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的病原菌转阴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病菌清除速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老年肺炎治疗法.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耱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4例232眼为研究对象.其中,NPDR(非增殖期)患者25例46眼、PPDR(增殖前期)患者77例131眼、PDR(增殖期)患者32例55眼.按照病变的程度将此134例患分为3组,即NPDR组、PPDR组和PDR组.为这三组患者均实施视网膜全光凝术并在术后比较他们临床改善的有效率、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的消失情况、玻璃体切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①N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95.7%,P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91.6%,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74.5%.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高于N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N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37眼,P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69眼,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6眼.N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5眼,P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50眼,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26眼.NPDR组患者、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率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NPDR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10.9%,PPDR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3.1%,PDR 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20.0%.NPDR组患者、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④术后6~12个月,共有28眼出现了玻璃体积血且其中20眼因出血无法控制而已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应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会因患者病变分期的不同而导致预后的不同.因此临床上在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而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和治疗方案.

    作者:杜德翠;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常见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小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高,防御能力低,正是容易患病染病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小儿阶段各种常见疾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作者:张熙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应用信息化系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全面实施医院信息化网络平台,并依据此项优势建立了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回顾性分析应用信息化系统以来的效果,并就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信息化护理管理后,各项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信息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万荣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疗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在药学保健的工作中,药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被应用到药学的服务领域中,使药物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心理药效学、心理药学和药学心理学定义,同时对心理药效学和心理药学如何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毕再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当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药物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即临床药物使用泛滥、使用不合理,医生的用药行为出现争议,产生众多医疗纠纷等.我国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用药与经济效益挂钩等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临床用药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讨论.

    作者:聂毓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托幼机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托幼机构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白蕉镇14所托幼机构3754名儿童进行体检,对其身高、体重采用WHO的Z评分法进行评价,用高铁血红蛋白测定其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754名儿童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型儿童的检出率分别为4.71%,8.39%,2.08%,肥胖儿童的检出率为2.48%.低体重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检出率在男女性别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各年龄组在生长迟缓、消瘦和肥胖检出率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性,而在低体重检出率方面,差别具有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低体重检出率升高.缺铁性贫血检出50例,检出率为1.34%,以轻度贫血为主,缺铁性贫血在不同性别间的检出率差别没有显著性,在不同年龄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升高.结论: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制订合理的营养和锻炼计划,加强营养;重视单纯性肥胖和缺铁性贫血两大问题.

    作者:张华源;翁冬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护士长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做好护理管理,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一直是单位领导关注的焦点.护士长不仅是科室医护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协调医-护、护-护、医-患、护-患之间关系的纽带.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做了如下工作,仅供临床护理管理者参考.

    作者:张敏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控探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临床免疫检验的各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临床检验的结果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参考数据,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临床免疫检验的内容以及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一些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检验设备的使用.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为2011年3 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推拿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推拿治疗及有针对性的特殊康复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半年的随访,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痊愈,有50例患者好转,有11例患者无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痊愈,有31例患者好转,有52例患者无效.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1.11%.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进行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为其进行特殊的康复护理,可取得改善其临床症状、防止其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

    非语言沟通是运用眼神、手势、触摸等多种形式向对方表示思想、情感及说明问题的交流技巧.为了增强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笔者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使患者缺损的脑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恢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富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生殖健康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健康教育在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受到了普遍关注.生殖健康教育作为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大力推动健康教育的发展,通过在生殖健康中应用健康教育,使人们对生殖健康问题拥有正确的认识.本文结合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生殖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健康教育在生殖健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都安县饮食业家庭成员乙型肝炎调查情况报告

    本文报告2012年度饮食业家庭成员人群乙型肝炎调查情况.共调查505人,HBsAg阳性率为9.31%(47/505),其中,男性占10.37%(28/270),女性占8.09%(19/235),P>0.05.受检查者中,年龄小8个月,大69岁.年龄越小,感染滴度越低.男、女平均滴度为1:330.疑似肝炎者占9.31%(47/505),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者占3.37%(17/505).

    作者:韦启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转变服务意识提升护理质量

    从转变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言行入手,建立护患沟通机制,强化细节管理,掌握护理技巧,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鲍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131Ⅰ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131Ⅰ治疗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的临床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就诊的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患者691例临床资料.结果:131Ⅰ治疗后甲状腺缩小达到美容与治疗双重效果.结论:131Ⅰ治疗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减少了手术及内科药物的副作用,在获得疾病治疗的同时使患者爱美之心得到满足.

    作者:童玲;林枫;史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诱发因素分析

    近年来,由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内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过敏反应,器官、神经、血液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医学工作者必须切实掌握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特征及诱发因素,从根本上预防、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作者:席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通过病历书写培养儿科实习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大学五年级,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也是接触临床工作的开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医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打好临床工作的基础,多年的临床带教使我们体会到,病历书写是关键环节.近年来,我院接收的是妇产本科方向的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轮转的时间是4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医学生真正掌握病历书写的相关内容,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作者:高晓宇;白明辉;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摆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基本的措施,无论是Ⅰ型糖尿病或是Ⅱ型糖尿病人,无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物,都必须坚持饮食治疗.但是,从大量临床实践看,糖尿病患者甚至是一些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还存在许多误区.本文一共对9种误区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糖尿饮食治疗中存在的某些误进行纠正.

    作者:汤仕荣;陈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和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此45例患者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51.1%,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检查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26.7%.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此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检查此病的检出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相比,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方法.

    作者:贾小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表现因素及其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并对223例颈椎病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进行跟踪、探讨,论述了颈椎生理曲线异常的确诊和治疗在抑制颈椎病发病和颈椎病早期治疗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麻醉师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危害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和结果:总结归纳手术室麻醉师工作的主要危害因素,并做好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手术室麻醉职业主要的危害因素有心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麻醉师工作时要积极加强防护,强化心理素质,完善手术室相关设施,做好各种危险因素的针对性处理措施,预防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宋泽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妈富隆治疗HIV感染早孕妇女药流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HIV感染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A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开始服用妈富隆,每晚1片(时间固定),连服21天停药.同时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B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片 0.2mg,每12小时一次,共2次,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结果:A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同B组(P>0.05),但转经时间优于B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妈富隆能减少出血量及宫腔操作,使月经尽快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瑞宇;翁稚颖;王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8例老年不典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旨在对临床上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对38例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结果: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多为珠网膜下腔出血,脑叶出血,其不典型症状与出血量大小以及血肿部位密切相关.结论:老年不典型脑出血多表现为偏头痛、眩晕、头胀以及头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极易出现临床上的漏诊、误诊,给病患及时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吴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体会

    脊柱骨折和脱位发生率较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5~6%.而造成老年脊柱骨折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骨质疏松和跌倒.脊柱骨折的首要治疗原则是骨折脱位早期完全复位.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矫正畸形,恢复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要求早期诊断,及时复位,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内镜和常规额镜下清除外耳道异物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常规额镜和鼻内镜下外耳道异物取出方法及效果.方法:2006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期间就诊本院耳鼻喉科的外耳道异物患者,其中2009年6月1日前(48例)、后(60例),分别在常规额镜和鼻内镜的显示照明下,通过吸引器吸出异物,或用耵聍钩钩出异物.分别比较一次成功率、平均耗时和疼痛患者比例.结果:分别有40例(83.3%)和57例(95%)患者一次成功取出异物.平均耗时分别为(3±0.45)min和(1±0.25) min.分别有9例(18.8%)和5例(8.3%)患者报告术中有明显疼痛.经统计学比较,一次成功率(p=0.046)和平均耗时(p=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是清除外耳道异物的有效方法,具有用时短、一次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程继明;文林;张春琼;蒋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药物疗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新进展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药物疗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新进展.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应用药物疗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新进展.结果:为临床特点不同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降压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增加用药量,可获得较理想的降压效果,提高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义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近视原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近视的原因及预防保健的意义.方法:对儿童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孩子全身的健康状态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积极防治眼病和全身疾病,注意儿童身心发育与精神健康,保持儿童良好的生活条件.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儿童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的共同努力下,降低儿童近视患病率,促进儿童身心发育.

    作者:秦孝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43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009年1 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患者同时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和西药进行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在本组患者的病眼中,有14眼(占31.11%)治愈,有20眼(占44.44%)显效,有8眼(占17.78%)有效,有3眼(占6.67%)无效,治疗后视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祎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0例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为对照组产妇静脉注射1OU的催产素,为观察组产妇在静脉注射10U催产素的基础上于其直肠前壁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片.用药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产科药物搭配法.

    作者:范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规范,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药对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纠正治疗;为主治医师开具处方提供相关药物信息.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促进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安全输血的注意事项

    输血是将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中的某种成份通过静脉输入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急救和临床治疗方法.输血的安全、有效不仅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血液来源、注射用具、操作方式、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好血源质量关,严格掌握各项输血指征,正确实施各种输血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注射液中稳定性比较差,且药物有效含量的下降速度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成正比,阿莫西林钠的含量下降低速度要明显快于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氯化钠中的稳定性较好,在3h内,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下降均在10%以内.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差,而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且尽量在3h之内完成输液.

    作者:梁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抗菌素应用情况,为抗菌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在我院诊断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4d以上项目记录完整的609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578例(95%)患儿住院期间使用了抗菌素,36%联用两种抗菌药,分别有75%和35%使用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使用抗菌素的患儿中52%同时使用了抗病毒药物,22%同时使用了激素.单一品种使用时间长为18d,平均(6.5±3.5)d:患儿抗菌素联合或交替使用时间5-12d,所有抗菌素均为静脉注射;DUI值分布在0.85-1.16,平均为(1.00±0.04).结论: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普遍使用了抗菌素,但抗菌素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作者:王慧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我所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谷峰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满意,其谷峰比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晚期癌症合并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晚期癌症合并肠梗阻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5例合并肠梗阻症状的晚期癌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对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方法对治疗组的15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肠梗阻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方法对合并肠梗阻症状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钱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检验仪器的综合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仪器成为医院中的重要仪器,其精确程度对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医学检验仪器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医院的声誉,还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彦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目的:讨论耱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方法:对比以往与现在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在病因、发病机理、预防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区别.结果:原有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已经不适应现阶段临床实际.结论: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是在耱尿病防治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的,适用于现代医学临床.

    作者:齐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46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有34例.对这34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从性别、输注药物的成分及是否属于肿瘤患者等方面将其与未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注射器具污染、患者个体差异及用药不合理等因素是导致输液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实施输液反应预防措施后,我院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监控、严格管理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帮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普放诊断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放射诊断的出现是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其能做出许多准确性空前的诊断,有助于医师探查疾病.普放诊疗就是其中基础、有用的诊疗手段.

    作者:石中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急性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 %、85.29%;观察组、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23%、79.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性缺血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加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培养药学实习生的合理用药能力

    药学是医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专业,药学工作者除了从理论上学习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外,还应亲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学习如何合理用药.为了研究如何加强药学师队伍建设,培养药学实习生合理用药的能力,本文作者对当前药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对如何培养药学实习生合理用药的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作者:谭汉添;蔡庆群;丘振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牵引疗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也日渐增多,因高龄、手术禁忌症等原因的患者可行牵引治疗.患者因长期卧床治疗引起肌肉、骨骼废用性改变,还可引起压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炎、血栓、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精心的护理加适宜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行走的能力.

    作者:姚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治疗80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其进行6~12个月的出院随访后,按GOS标准评价其预后情况.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60例患者恢复良好,有8例患者中残,有4例患者重残,有1例患者植物生存,有7例死亡.结论: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全面的CT或MRI检查和及时有效的诊治可显著影响其预后.

    作者: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透析导营相关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进行防感染护理,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和感染发生率,以及整体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总有效率为88.6%,感染率为5.7%;对照组透析总有效率为70.0%,感染率为16.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透析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利于提高透析总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秀;刘仙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方法:调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 2年6月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对不合理使用病历进行分析 结果:不合理病历共1 203份.主要表现在①无指征预防用药162份,占13.5%;②无指征的治疗用药136份,占11.3%;③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选择错误97份,占8.1%;④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785份,占65.2;⑤无指征联合用药83份,占6.9%.结论:不合理指征抗菌药物现象还比较普遍,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与学习,严格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刚;姚佳;陈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8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感染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3.28%,相比对照组的7.03%,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前的积极准备、手术过程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手术后积极抗感染等,均是预防手术室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处理后使用低档抗生素治疗继发性腹膜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处理原发性病灶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性腹膜炎的体会.方法:对125例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5例全部治愈出院,持续用药7-14天(平均10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外周白细胞正常.1例因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衰转上级医院治疗,15天后痊愈出院.切口甲级愈合120例,乙级愈合3例,1例术后伤口出现脂肪液化,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行二期缝合而痊愈.结论:在及时处理原发性病灶的前提下,给予继发性腹膜炎患者廉价、低档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肖祖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例患者口服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思考

    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是由中草药制成的,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使用中成药也可诱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因服用中成药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屡见报端,应引起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因服用抗风湿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胡凯;汪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与传统饮片药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并将其与传统饮片的药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及相应传统饮片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基本等同于传统饮片.结论: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玉芳;戴淑娟;韩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目的:对老年群体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60例,对其临床反应和诱发因素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的药动学和药物学发生改变、联合用药及滥用抗衰老和滋补药物等.结论: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维思通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作者:蒋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儿童肺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为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对我院2011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的204例儿童肺炎住院患而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频率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02例儿童肺炎住院患儿全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案的患儿分别占总患儿数的39.1%、52.3%、8.6%.结论:我院治疗儿童肺炎的抗菌药物应用比较合理,还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作者:王拓;宁丽敏;詹巾卓;李娜;孙汇;杜培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53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柴芪半夏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芪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更具临床效果,且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将其按照药物治疗模式分成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单药组患者接受单纯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则接受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得知,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单药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郭振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激酶与3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分析

    目的: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尿激酶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耱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情况,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0.9%氯化钠溶液(NS)、5%葡萄糖注射液(5%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配伍后,经智能微粒测定仪检测不溶性微粒含量.结果:NS组、5%GS组和5%GNS组配伍溶液10 μm、25μm不溶性微粒数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经线性分析具有相关性.NS组和5%GNS组配伍一段时间后不溶性微粒含量超标.结论:尿激酶与5%GS配伍用药在临床较安全;但好在用药前再行配伍,在尚未获得降低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方法前,须避免应用NS或5%GNS配伍.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利迭与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比较

    COPD病人一般较为重视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而缓解期COPD肺功能仍持续下降,因此改善缓解期Ⅲ-Ⅳ级COPD病人的肺通气功能,有效减少急性发作,阻止或延缓其肺功能的下降,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关键.COPD治疗以缓解病情、减轻症状为主,目前一般将支气管扩张剂视为治疗COPD的一线用药,以快速、持久扩张支气管而达改善患者通气的治疗目的.舒利迭和噻托溴铵两种药物均作为支气管扩张的首选药物,可积极用于COPD稳定期的治疗.

    作者:向垣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产科201 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剖宫产产妇1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麻醉中基本生命体征如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稳定剖宫产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减轻术后疼痛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合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急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成尼莫地平观察组49例,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组,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定.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RD法鉴别礞石滚痰丸中的金礞石

    目的:探讨x射线衍射法(简称XRD法)对礞石滚痰丸中金礞石进行鉴别的方法.方法:采用XRD法测定经灰化处理后的样品,分析物相组成情况,进而寻找图谱中金礞石的XRD特征峰.结果:金礞石在d值为9.982处的特征峰较为明显,且不与其他组分产生干扰,可作为金礞石定性的依据.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高,适用于复杂的中成药体系.

    作者:蔡学艳;王婧;陈佳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顺铂联合替吉奥与顺铂联合5-FU治疗复发性头颈部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顺铂(DDP)联合替吉奥(S1)与顺铂联合5-FU治疗复发性头颈部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DDP+S1组(A组)11例为治疗组,DDP+5FU组(B组)11例为对照组.A组采用DDP30mg/(m2.d),d1-3,S1 40mg/(m2.d)d1-14;B组采用DDP30mg/(m2.d)d1-3,5-FU500mg /(m2.d).持续静脉输注96小时.两组均为三周1疗程.结果: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54.55.%与45.45%.A组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损伤及骨髓毒性较B组少.结论:顺铂联合替吉奥较顺铂联合5-FU治疗复发性头颈部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谢峰;彭俊争;陈昌南;潘岐作;林云笑;陈婵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在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功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进行论述.结果: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的疾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前景;但需注意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蒙瑞;刘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为硝苯地平治疗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生活条件和习惯不变的情况下,全部采取冠心病对症治疗以及常规控制血压治疗.同时,A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片 27mg/d,B组患者口服吡格列酮12mg/d,C组患者分别口服硝苯地平片和吡格列酮片27mg/d、12 mg/d.持续5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血压降低程度、血压控制效果、心绞痛和心率变化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与A组、B组在各检查指标改善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更佳.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探究阿托伐他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LDL-C、TC、TG以及CRP出现明显降低,HDL-C有有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其针对性的病理作用,对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利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硝唑、雷尼替丁及阿莫西林3药联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

    目的:为提高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及时治愈老年患者,减少患者的病痛.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口服治疗,且疗程结束后继续使用小剂量雷尼替丁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仅口服甲硝唑予以治疗.结果:上述联合治疗法与仅口服甲硝唑的治疗效果经对比,前者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后者的80.0%.结论:甲硝唑、雷尼替丁及阿莫西林3药联用是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作为安全有效治疗此病的首选手段.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谷红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谷红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谷红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使用Re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有效性.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hi2=2.83,df=6,P=0.83> 0.05,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其OR=3.09,95%CI[1.90,5.03],P<0,00001.结论谷红对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史华;胡发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冬虫夏草菌丝体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冬虫夏革菌丝体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方法: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永(6:9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腺苷在浓度为0.4 ~8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RSD=0.38%;平均回收率为95.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使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为两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9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两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与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明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按照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卡孕栓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价格较低,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运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运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疗效

    目的:对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25例,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丙酮缩去炎松软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开始一个月每日三次涂抹,早、中、晚各一次,在治疗1个月后改为每天涂抹2次,分别为早晨和晚上各一次,2个月后改为每天一次.随访观察治疗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0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73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氨茶碱治疗,随访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的53例,占72.6%;有效的11例,占1 5.1%;无效的9例,占12.3%,其总有效率为87.67%.结论: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济、适用、安全、有效、无严重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及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

    作者:具伟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药店买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44例患者,对其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这44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在停止用药并更换其他药物后,其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大多与其用药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加强药品应用管理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俊霞;张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金因舒滴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金因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1~ 2012,1确诊丝状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3.73%;对照组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曾敦征;张采华;陈光约;陈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腭裂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对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进行腭裂手术修复的优良时机.方法: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腭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均进行腭裂手术修复治疗,并在术后接受了随访.我们对这些患儿术后面部发育的情况和发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后,所有患儿的伤口均愈合良好.其中,1~6个月的患儿进行腭裂手术修复后其面部发育的情况好,发育正常率达到了93%;1 ~6个月和6~12个月的患儿进行腭裂手术修复后其发音的优良率均达到100%.结论:对腭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效果确切,在早期(1~6个月时)为其进行手术修复的效果相对更好.

    作者:殷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绝经半年以上的自愿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完常规的检查后即可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完常规的检查后需先在舌下含服2片米索前列腺片,2h后再行取环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宫颈软化度、取环难易程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在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软化宫颈、减少术中的机械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降低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妇科术前用药方法.

    作者:陈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室温[(25+1)cC]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0~6h内配伍液中的头孢西丁钠和氟康唑含量变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同时对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进行观察.结果:4h内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的外观、pH和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室温下,4h内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可以使用.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正在接受胰岛素{诺和锐30}每天2次治疗而疗效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B组在诺和锐30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莫利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评价疗效.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A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用量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用量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莫利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联合治疗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体温、咳嗽症状等变化,疗程结束后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4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仅有个别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胃肠道不适反应,未经特殊治疗后缓解.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件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肽注射液致过敏的临床观察及思考

    骨肽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钙、磷、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辅料为氯化钠.该药是一种含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药物,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质疏骨松,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该药的过敏率较高,故对30例临床用药病例进行观察.经统计,其过敏率为30%.现就其过敏情况及过敏后的应对及处理做简要介绍.

    作者:刘玉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时间为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的工作情况,总结实践经验,探讨提高药学服务的方法.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红霉素实施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者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3周.结果:丹红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著;甲钴胺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显著.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景丽;孙文亮;李连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应用于240例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4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人,保证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氢氧化钙根管封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FC根管封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实验组痊愈75例,显效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痊愈48例,显效6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封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根尖组织的刺激,减少疼痛感,且能杀灭大量的微生物,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吕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分析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每组60例.治疗Ⅰ组应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治疗Ⅱ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Ⅰ组显效31例(51.67%),有效16例(26.67%),无效13例(21.66%);治疗Ⅱ组显效43例(71.67%),有效12例(20.00%),无效5例(8.3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肾绞痛患者102,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静滴间苯三酚80mg,观察组在间苯三酚静点的同时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用山莨菪碱20mg肌肉注射,观察镇痛、解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8士4.6)min,对照组为(24.7 ±8.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6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7%(7例)、31.4(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9 %(3例);对照组为45.1%(2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6h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TNF-a变化情况.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两组患儿的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治疗效果,且对于降低细胞因子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关注.

    作者:陈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用药剂量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用药剂量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旨在为准确预测佳用药剂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9例自愿接受无病人流手术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大小将其分为5组(将年龄差距3岁设为组间距).分别对这5组患者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丙泊酚的用量.将这5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疼痛反射程度、丙泊酚的用量、术后患者清醒的时间、患者出院的时间进行组间对比,并将组间对比的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为这5组孕妇实施无痛人流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丙泊酚的剂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的无痛率为100%,说明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术前麻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能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此外,丙泊酚的用量与孕妇的年龄密切相关,孕妇的年龄越大,丙泊酚的使用量应逐渐减少.

    作者:张华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柳氮磺胺吡啶2.0 g/d,沙利度胺75mg/d;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夜间疼痛时间、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血沉值、C-反应蛋白等也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0.3%,并发症发生16.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保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

    目的:探讨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 0月来我院就诊,且被门诊确诊为月经过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乌鸡白凤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月经量和颜色恢复正常,且总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裂愈汤熏洗治疗肛裂的效果

    目的:探讨裂愈汤熏洗在治疗肛裂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 2年1月收治的60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使用裂愈汤熏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裂愈合时间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肛裂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愈汤在治疗肛裂中有极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农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目的:对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儿,用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50例患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总有效率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美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膏方制作工艺的改进细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开始受到追捧.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慢慢加入了服用膏方的人群,膏方正在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是,传统膏方在制作和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对膏方制作中的一些细节做以下改进,以便使膏方质量更可靠,服用更方便.

    作者:蒋炬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42例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失眠症患者42例,予以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浴足和足部按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结果:治疗组PSQI量表各项积分和总分均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88.10%.结论: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疗效优.

    作者:侯丽明;陈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外用清热燥湿类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

    妇科外用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在治疗湿热带下类妇科疾病及相关妇科炎症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该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妇科清热燥湿类外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此类药物安全合理使用的相关意见及建议,使其在充分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刘域;宋民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针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性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在消化内科临床中中医的应用,并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李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草药的煎煮方法与药效

    目前,中药汤药煎煮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煎煮方法会严重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完善中药煎煮操作规程是提高中药效效力、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优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中药煎煮与中药疗效的关系,旨在为规范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羿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阴阳系统论(下)——中医理论之方法论

    目的:本文在《浅谈阴阳系统论(上)——中医理论之认识论》(以下简称《认识论》)[1]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论的一般分析方法.方法:由系统相似性现象追朔到系统的数学本质,从而揭示出任意系统数学描述的同一性;再从阴阳消长态势的数学意义出发,寻找有别于经典动力学之状态变量微分方程法的系统分析方法.结果:找到了一种表达阴阳消长态势的变量:象变量.由此提出了“象变描述法”.结论:“象变描述法”基于系统运动状态之“性质差异”而非“数量差异”,可以准确描述系统整体运动状态的性质,可以作为一种任意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也是中医生理病理学及诊断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作者:金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对妊娠恶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妊娠恶阻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恶阻患者64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同时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1%,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药物治疗,对改善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蒙药玉簪花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从常用蒙药玉簪花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综述,对其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和栽培种植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作者:孟和德力格尔;李福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活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元胡止痛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疗程都为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解原发性痛经的诸多药物中,活血止痛类汤药所取得的活血、止痛效果比较好,优于其他常规药物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作者:赵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冰黄消肿镇痛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冰黄消肿镇痛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7月~2012年06月收治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但不使用任何消肿镇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冰黄消肿镇痛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冰黄消肿镇痛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蜡疗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探讨

    目的:比较蜡疗、醋离子导入、康复训练及等长收缩训练与醋离子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机分为蜡疗、醋离子导入综合治疗组30例56个关节;对照组30例54个关节,只采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蜡疗综合治疗比单纯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刘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火针组患者并用电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较为难治的心脏病之一,因其病因尚未明确而无

    作者:田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加熏洗治疗肛裂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加熏洗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肛裂患者中选取45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采取血虚津乏证、血热肠燥、气滞血瘀、中医外治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1-2个疗程的治疗,45例患者中,41例痊愈,4例好转,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肛裂的治疗原则应以润肠通便和愈合溃疡为主,并根据肛裂的不同程度给予合理的治疗,不可将所有患者统一而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参配莱菔子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之一,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1].其中,典型的相恶范例就是人参恶莱菔子.但是,历代医书中既有人参禁忌莱菔子的记载,又有很多用人参配莱菔子治疗疾病的记载[2].现代医学研究对人参配莱菔子是降低还是增强功效也莫衷一是[3][4][5].至于莱菔子配人参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情况,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开展了人参配莱菔子亚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以期探索其配伍机理.

    作者:郭炜;庞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7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奇偶尾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采用葡萄糖氯化钾、普通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心电图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心绞痛治疗药物.

    作者:张承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涤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涤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常规西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倍他司汀联合涤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为常规西药.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 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涤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作者:彭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其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痛苦,而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依不拉音.阿不都瓦衣提;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内科治疗VER偏头痛的体会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偏头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50例,入院后均采取中医内科辨证分析治疗.经过规定疗程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入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2~3个疗程后,控制21例,占42.0%,显效14例,占28.0%,有效11例,占22.0%,无效4例,占8.0%,总有效率为92.0%.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药物反应.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失访病例为2例,其余未出现复发者.结论:中医内科方法治疗偏头痛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稳定,费用比其他治疗方法低廉,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查代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调护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以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30天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天的中药灌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通过肠道吸收,发挥其清热燥湿、去腐生肌、止血收敛,利于溃疡愈合的作用,又避免了因长期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刘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对肝癌化疗耐药性逆转的作用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动脉栓塞化疗肝癌组织中耐药基因P-gp表达的影响及耐药性逆转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1例行术前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栓塞化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小柴胡汤,2 ~ 3个周期后行肝癌切除术,评价化疗疗效,检测肝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0.73%、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癌组织中P-g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可以增强肝癌化疗效果,调控耐药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延新;李成宏;宋文刚;江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简述淫羊藿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m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其味辛、甘,性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常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等症[1].本为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繁育等进行总结.

    作者:樊家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中医疗法对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中心门诊诊断为高血压病的98例患者均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短者1个疗程,长者3个疗程.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显效22例(22.45%),有效67例(68.37%),无效9例(9.18%),总有效率达到90.82%,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中医疗法治疗临床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伤寒论》的常见服药法

    中医辨证讲究理、法、方、药一体,煎服是方药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其是否适宜,对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清·徐大椿所言,“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医学源流论·服药法论》).《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与精华,该书的服药法同样体现着东汉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高水平,其中提到的许多细节问题及注意事项对后世方剂的发展及临床运用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将《伤寒论》中的服药法总结如下.

    作者:樊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XX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XX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焦少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隔药饼灸治疗40例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补气滋阴的药物作用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侧)等穴位,其上置艾柱,点燃施灸,每穴灸3壮,每壮0.3g,以观察对象温热舒适感为度.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灸1个疗程.结果:痊愈20例,占50%,显效12例,占30%,有效7例,占17.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隔药饼灸可以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时间.

    作者:郭孟琦;田岳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心内科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现状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应用作分析研究,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患者病历5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此50例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42例,使用率为84%,联合用药的有23例,占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比例为54.76%.数据显示,我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存在联合用药率高、超量使用等不合理情况;结论:医院根据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让用药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雒光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验证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FDS、Barthel指数、CRP、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组痊愈的有1 6例(19.5%),显效的有30例(36.6%),有效的有28例(34.1%),总有效率为90.2%;丹参注射液组痊愈的有11例(14.1%),显效的有28例(35.9%),有效的有22例(28.2%),总有效率为78.2%;二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将其作为临床常规治疗药物.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涉及多种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肝脾两脏,与胃关系密切.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辨证施治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势.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医药治疗、中医非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几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

    作者:杨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第一组55例患者用穴位注射治疗,第二组65例用针灸治疗,第三组60例用针灸+穴位注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论:分析发现,三组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理想,证实穴位注射和针灸联合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效果更好.

    作者:金哲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坚持服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格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01月至201 2年0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前后用生存质量测定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评分较高,P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患者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韦宇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20例老年风湿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对20例老年风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得出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症的疗效.方法:以2011年10月到201 2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风湿患者为观察与治疗对象,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预设方案下得到康复.结论: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虚弱,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治病,还能保健身体.因此,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的方法疗效稳固,值得应用.

    作者:陈学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脂与胆红素联合检测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428例患者血脂与胆红素的测定值,结合临床诊断,探讨胆红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病人及健康体检病人病历428例,对病人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疾病组胆红素测定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血脂测定值TC、TG、LDL-C、APOB明显升高,HDL-C、APOA明显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脂与胆红素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阳性率.

    作者:宋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纤维化B超诊断与血清学指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诊断为肝纤维化患者138例,依据B超检查分级(-Ⅴ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测定.结果:138例患者B超诊断分级:Ⅰ级12例(8.7%)、Ⅱ级28例(20.3%)、Ⅲ级31例(22.5%)、Ⅳ级47例(34.1 %)、Ⅴ级20例(14.5%);随分级增加血清学四项定量增高,统计学显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肝硬化程度;由于其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的密切相关性,使B超诊断具有“定量”的意义.因此B超诊断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对于不具备更进一步检查条件的基层医院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康利荣;秦林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性脑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测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肝性脑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要求采集血液标本.对血清胆红素、血氨、血尿素氮、血液PH值、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清蛋白、胆固醇、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血氨、血尿素氮、血液PH值、凝血酶原时间增高,而血清清蛋白、胆固醇、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均降低.结论:血清胆红素、血氨、血尿素氮等生物化学检测,可提高肝性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妮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临床相关性.方法:97例ACH患者入院后检测uA,根据uA值分为高血清尿酸组与非高血清尿酸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意识状态、预后与uA关系.结果:97例患者47例为高血清尿酸,50例为非高血清尿酸,58例重症,39例轻症,46例意识清楚,51例意识障碍,22例死亡;47例高尿酸组91.49%(43/47)患者为临床重症,87.23% (41/47)为意识障碍,42.55%(20/47)死亡.结论:检测u脉平可作为评估ACH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这两种方法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和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74例患者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两种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可以明显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简便、普及、易掌握且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9例,其中,胆源胰腺炎2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7例.结论:超声诊断可快速区分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不同表现类型,以便提早发现,提前诊断,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陈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6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确诊病例为54例,诊断准确率为90%,误诊6例,其中,3例为增生结节,2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包块.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确诊中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分析

    本文旨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超声对于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临床诊断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超声表现分型比较、IMT以及斑块积分比较,冠心痛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超声检查有助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灵侠;刘前进;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见病原菌MRS、ESBL的主要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对本院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阳性菌株,通过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本地的耐药趋势.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或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双纸片扩散法测超广谱B-内酰胺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标准对MRS及ESBLS进行判定.结果:病原菌检出大肠艾希菌、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仍然在高峰菌之列,而肠杆菌属、真菌的检出率明显的上升.结论:坚持连续观察高峰菌的变迁及MRS、ESBL的水平有利于全面了解引起感染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变迁的趋势.

    作者:柳玉珍;孙解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用于急性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CT用于急性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用CT以及临床病理进行证实的40例急性病患临床与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病患经由CT平扫,都可以明确小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是100%.结论:CT平扫可以准确快速地对肠梗阻进行诊断,同其他类型的影像诊断比较起来更加敏感,能给临床治疗提供及时而有力的信息,应当当作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刘周华;陈忠荣;白雄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子宫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58例经临床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58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手术及病理结果一致者15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9%(150/158),分别有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腺肌病,1例宫内凝血块误诊,误诊原因与患者声像图不典型、肥胖、肠道气体较多及检查技术经验不足有关.结论:超声对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应提高检查技术和经验,对病变不典型及超声影像不清晰的患者应结合临床,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熊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血浆中头孢妥仑的HPLC测定

    目的:探讨建立人血浆中头孢妥仑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分析柱为Phenomenex(Diamonsil,5μm粒径,200mm× 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用冰醋酸调pH:3.78),流速为1.0mL/min.用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在295 nm波长处检测,按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在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N=5).结论:本方法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具有可行性,适用于头孢妥仑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乳腺肿块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SCT诊断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MSCT检测,诊断为乳腺癌24例.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纤维瘤30例,不典型乳腺小叶增生8例,炎性病变4例.所有患者经MSCT检查后,经病例检查,证实全部符合,无漏诊、误诊病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肿缺患者具有较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叶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早发现恶性甲状腺结节,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将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数目、形态、边界以及回声等超声征象参数方面比较,呈现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种甲状腺结节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征象的差异性为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利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周翠萍;郑冬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诊断优势.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40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根据诊断时是否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将其分为两组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血管造影重建成像对肺隔离症的术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临床诊断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临床上可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对肺隔离症的诊断.

    作者:邱先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观察对诊断口腔尖锐湿疣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表现的观察在诊断此病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这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口腔内有淡红色或苍白色的皮疹,皮疹表面凹凸不平、糜烂;有57例患者口腔内出现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没有疼痛感或只有轻微的不适感;有32例患者的病变出现在口角皮肤处;有20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牙龈或腭部;有24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舌尖、舌侧缘或舌腹.本组76例患者经过醋蛋白试验或病理检查后均确诊患有尖锐湿疣.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对其随访1年,有4例患者失访,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有效地诊断此病,避免发生误诊.

    作者:赵玉莲;赵有奎;柳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RI、CT与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数字MRI、钼靶摄影和CT在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于术前行钼靶、MRI扫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后诊断,对比其诊断准确性及特征性表现.结果:本组60例患者,发现肿块67例,其中,7例发现双侧乳腺均有肿块.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28例,乳腺纤维瘤39例.钼靶检查确诊乳腺癌21例,乳腺纤维瘤30例.MRI检查确诊乳腺癌25例,乳腺纤维瘤39例.CT检查确诊乳腺癌23例,乳腺纤维瘤38例.乳房MRI检查准确率为95.5%,CT检查准确率为91.7 %,乳房钼靶检查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6.1%.结论:钼靶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MRI、CT增强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检出率.

    作者:殷福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28例青少年儿童头部外伤及脑电图检查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08年1月~2011年9月因头部外伤来我院就诊并进行脑电图检查的青少年和儿童共228例,现就其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8年1月~2011年9月因头部外伤来我院就诊的228例7~19岁青少年.其中,男孩182例,女孩46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有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外伤神经反应综合征者166例,有全身抽搐、局部抽搐、短暂意识丧失等外伤性癫痫者62例.外伤后至检查时间短为2小时,长6个月.全部患者伤前均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周清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到201 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经正规化疗前后其影像学的表现及特点.结果: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为渗出灶、增殖灶及渗出、增殖、空洞、纤维钙化等多种形态并存时,其临床疗效转归预后较差.结论:影像学检查不仅是成人继发性肺结核诊断的主要依据,而且对指导临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隆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分析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②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和3.10%、1.06%和0.27%,P0.01),89.2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④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确关系.结论: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以判断狭窄程度或闭塞.

    作者:刘前进;万灵侠;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 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固醇等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结论:血尿酸、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董永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分析与探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耱仪的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旨在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分别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对比两种方法在血糖测定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静脉血快速血糖测定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平均结果分别为(9.36士3.09)、(9.62士4.00)以及(10.01±3.45)mmol/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结果高于采用快速血糖仪,而采取静脉快速血糖测定的结果明显高于采用末梢血测定的结果.结论:采用快速血糖仪对血糖进行测定具有检测速度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且选用静脉血测定的结果高于末梢血检测结果,但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明显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作者:张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的700例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异常血液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观察血液标本的形态学和白细胞分类.结果:700例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结果异常者127例,经血涂片镜检确认为异常者43例,血常规提示异常比例为18.14%,血常规及血涂片镜检同时检查异常比例为6.14%.血涂片镜检过程中发现异型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幼稚细胞、异常红细胞等.结论: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为异常标本的,必须进行血涂片镜检,以便进一步观察,从而提高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史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显像在膝关节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腔积液的诊断及定量、定位指导穿刺抽液的价值.方法:应用美国GELogIQ-200型超声诊断仪,取膝关节伸直位,先从外侧向上、内和下环形多方位扫查,以清楚观察积液范围,并调节增益以助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再与对侧膝关节相同部位进行对照探查.结果:小范围积液量的患者为男性17例,女性28例,大范围积液量的患者为男性12例,女性22例.结论:由各类不同病因致膝关节腔积液的超声表现大致相同.

    作者:段峻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40例脑动静脉患者进行血管CT成像检查,然后对所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图像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下显示,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引流动脉和供血动脉畸形,影像效果比较显著.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无创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畸形血管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李新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诊断ICU病房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诊断恶性肿瘤患者ICU病房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月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47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有51例.将这47例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的5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统计,在47例感染组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43例,检测的阳性率为91.49%,在51例对照组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2例,检测的阳性率为3.92%.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对ICU病房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于判断其是否发生感染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王宏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 0年10月至201 2年10月收集730对住院待产夫妻,其ABO血型不合的0型血孕妇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对新生儿脐血进行血清学检查,对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按孕妇妊娠次数及检验结果进行分组调查.结果:IgG抗-A(B)抗体效价在第一胎与第二胎以上妊娠的孕妇中相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且脐血检验结果、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差异性也不明显.新生儿游离抗体阳性率、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妊娠次数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无显著关系;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1:32的时候会有所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概率随着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大,对新生儿发病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卢君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本组患者在各段输尿管结石中超声检测声像图的特点.结果:输尿管出现扩张现象后可看见强光团,经过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为结石.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该病的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空腹超声诊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超在老年人空腹时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令患者禁食水1 0小时以上,空腹超声探测其胃声像图特征,将超声显像检查结果及胃镜结果进行对照,并将终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的胃癌B超诊断率为93%,其中,贲门癌14例,胃体癌6例,胃窦癌21例.结论:空腹超声诊断是一项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的老年胃病变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身体虚弱的老人,可作为胃镜和X线钡透诊断老年胃癌的补充,且可用于胃癌筛查,对临床决策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冬霞;周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RA/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A/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40例进行MRA、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MRA阳性率52.5%,TCD阳性率62.5%,CDFI阳性率42.5%.结论:TCD、MRA、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峰;万灵侠;刘前进;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肠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 2年6月来我院接受胃肠间质瘤治疗的8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8名患者中4名患者间质瘤位于胃部,2名位于小肠部,1名位于结直肠,1名位于腹膜后.结论:GSIT具有其特异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其良恶性评估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细胞核分裂计数的多少.

    作者:朱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律失常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心律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左房前后径均高于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高浓度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结构的重构有关.它促进了心房颤动的持续状态;炎性反应的持续存在可能引起心房重构;心房重构又促进心房颤动持续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炎性浸润相对较轻,但反复发作也可能引起心房结构变化,成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基础.研究C反应蛋白与房颤的关系对防治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验室自制简易定量洗液瓶的应用方法

    目前,乙型肝炎、乙肝三系统已经成了临床诊断的筛查项目.一般采用酶免法检测乙肝三系统.本实验中,反应后的洗板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多数基层医院实验室没有自动洗板装置,仍在使用手工方法进行洗板.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洗板不彻底,很容易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我院几名工作人员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成功研制并将自制的简易定量洗液瓶用于乙肝三系统反应后的洗板,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作者:高玉红;张娟;赵小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追踪观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胰腺癌28例,胰腺炎9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均进行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多层螺旋CT扫描并比较分析其CT表现.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对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胰腺癌、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多期扫描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胰腺癌的CT征象,容积重建技术能够显示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与价值分析

    目的:对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以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腹水患者76例,将其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对两组患者胸腹水中的LDH、TP和GLU以及血清中的LDH、TP、GLU进行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胸腹水中LDH、TP检测水平存在差异(P<0.05);胸腹水各指标与血清中对应指标的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于鉴别胸腹水良性和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原军人几项血清生化指标观察分析

    ALT、AST、γ-GT、TBIL、DBIL、BUN、CRE是反映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当前高原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与2005年检测结果比较,除BUN外,所有生化指标水平、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或P<0.05).此结果与高原军人营养水平的提高、供氧条件的改善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加强密切相关.虽然高原军人的身体健康有所改善,但海拔5000m以上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的异常率仍远高于其他低海拔地区.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高原军人自我防护和自我防病意识;科学合理安排高原军人守换防时间;积极改善高原军人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红梅;哈振德;高亮;范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控制社会因素影响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及陪伴分娩等干预措施在控制社会因素影响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待产的56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前护理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达75.36%,剖宫产率只有24.64%,对照组剖宫产率高达45.71‰结论:实施有效的产前干预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社会因素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作者:罗乐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heehan综合征9例的临床分析

    Sheehan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围产期保健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少见病,而且由于垂体及靶腺的受损程度不同,导致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如不能仔细询问生育月经史,仔细检查阴毛、腋毛等情况,很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在非内分泌科门急诊患者中.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误诊,误诊率高达62.5%,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

    作者:杜学文;李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少量雌激素对更年期妇女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少量雌激素对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少量雌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E2、FSH水平变化、Kuppermen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后E2水平增高更明显,FSH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体重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量雌激素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文兰;张佩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期妊娠药物引产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期妊娠二种药物引产的疗效.方法:将临床中期妊娠100例分为2组,A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50例);B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50例).观察孕妇引产成功率、从用药到腹痛开始时间、从腹痛到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结论: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用于中期引产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黎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新生儿指自出生后28天以内的小儿.此期是小儿刚刚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的初阶段,机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由于新生儿生理调节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应用护理技术加强新生儿日常护理是保障小儿正常发育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GDM的筛查和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其中40例在孕中期行糖筛查/OGTT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20例在孕34周以后诊断为GDM.结果:在孕24-28周确诊为GDM并接受治疗的孕妇中,妊娠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在34周以后诊断并接受治疗者(P<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孕期行糖筛查内GTT,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

    目的:研究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观察,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给予相关健康教育和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建立支持系统.结果: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利于母婴健康.结论: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妊高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为25 %的硫酸镁20ml+ 25%的葡萄糖20ml,5~10分钟推完,继之以25%的硫酸镁60ml+5%~10%的葡萄糖1000ml静脉滴注,滴速1~2g/h.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肉注射,观察效果.结果:24 h内收缩压平均下降34.5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8.8 mmHg,用药30~60分血压下降明显;头痛、头晕明显好转,抽搐停止.无一例母婴死亡.结论:硫酸镁解痉降压效果显著,有效地预防抽搐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对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翠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产后抑郁与孕期心理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为产前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96例孕产妇从孕期情绪变化跟踪至产后7天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估.结果:本组跟踪调查96例产妇,EPDS≥13分者24例,其阳性率为25.00%.结论: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成正相关;产前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不同.

    作者:孙家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仙华街道2012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社区妇女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开展有效的防治.方法:对辖区内2012年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度妇女病普查率为60.35%.妇科多发病前三位依次是阴道炎患病率29.86%;宫颈炎患病率21.84%;盆腔炎患病率5.94%.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陈旧性会阴裂伤、宫颈癌等发病相对较低.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可见显著差异.结论:周期性开展妇女病普查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于宝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120例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及计划生育服务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集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资料12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意外妊娠原因18%为未避孕造成,82%为避孕失败造成;大部分受访妇女存在避孕知识缺乏,避孕方法了解不足的情况,55例妇女需为其提供避孕节育服务,65例妇女需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结论:积极开展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利于提高孕龄妇女避孕方法正确使用率,对于女性生殖健康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更年康片配合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症7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更年康片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2.86%,有效率68.57%,无效率8.57%;对照组显效率14.28%,有效率62.86%,无效率2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湖蕊;辛太合;张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术后及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使用错误的抗生素、抗生素给药时间不规范严重存在;应使用而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少数存在.结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是医院、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共同责任.

    作者:陈康;赵婧;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总结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探索加强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7月的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总结.结果: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对辖区内常住居民和外来常驻人口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结果较为满意,而对外来流动人口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不尽如人意.结论: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优化对这部分人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保证辖区内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在对1300名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结果显示,医学生学习动机的整体水平在不同背景中并没有显著的个别差异,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等因素是学习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

    作者:韩小玲;周忠伟;苏汝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健康教育对于预防伤寒、副伤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2”健康教育模式在农村伤寒、副伤寒预防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平坝县3个乡镇中的9所学校,将《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手册》和《贵州省平坝县伤寒、副伤寒1+2健康教育干预试卷》发放给这9所学校中的学生并由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完成答卷.结果:①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学生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16.72%,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10.0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9.98%.②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家长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9.3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6.79%,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5.61%.结论:①在农村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工作中应用“1+2”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②可将“1+2”健康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传染病基础预防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正;唐光鹏;姚光海;赵启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分析

    加强对于中心消毒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各项操作流程提出规范化要求,将所有措施落到实处,是确保消毒质量的重要前提;加强对各种再生物品的监测力度,是提高消毒物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总之,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具有相关性.

    作者:魏美霞;谢运娣;朱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差错及防范措施探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住院药房存在的药品差错及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实施住院药房药品综合管理措施后的临床数据与2009年的数据做对比,分析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指导临床实施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检查改进措施,两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定和实施规范合理的退药干预机制,协调门诊与住院系统内管理,能极大地降低退药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解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实施防范医疗纠纷早期教育的意义

    医疗纠纷的处理已成为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医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造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取决于学校实施怎样的课程体系、教育方案及医学生选择怎样的学习内容.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品德形成规律,医学院校实施防范医疗纠纷的早期教育活动,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丽;赵洪海;姜艳华;丁元花;陈桂芝;张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在现阶段做好我院的药学服务

    总结目前阶段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困难,提出改进方法,循序渐进开展药学服务,使医院药剂科的工作由保障药品供应型,转入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型上.

    作者:陈晓林;陈刚;杨胜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探析

    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水平;重视微生物学实验的实践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吴桐;李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近几年,在护理工作中却暴露出很多职业弊端,护理人员只是单纯的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防护工作,却忽视了自身防护,导致很多职业危险.本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作了认真分析,探讨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黄冬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多元文化与护理》的教学心得与体会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为护理对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已开始重视多元化护理教学.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教学的效果,就要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特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努力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从而满足服务对象对多元文化护理的需求.

    作者:庄丽娟;朱卫波;何美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探索

    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是医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带教老师就必须在学生见习前和见习时对其就医患关系处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等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使医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就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作者:许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药学服务》课程中的专业英语教学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全过程相关的一种技术服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药师利用英语在涉外场合提供药学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药学专业人员药学服务中对于专业英语技能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在基于岗位工作的项目化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法进行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项目化教学中同步进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药学服务中专业英语技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高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基层医院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医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业务和经济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医院的构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其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药房的工作量矛盾也在不断增加.本文着重研究了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依据现有条件,提出完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建议,切实做到科学化管理.

    作者:黄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今,儿科护理学是一个比较热门也比较受关注的学科.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沟通与人际技能、创新与愿景思维、团队技能和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项考核指标方面相较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达标优良率更高.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哈斯也提·艾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研究

    医院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财务制度.本文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医院财务制度的基本内容.

    作者:段春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结合当前的临床工作要求,提出医学检验人员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并从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专业业务素质、个人心理与生理素质以及法律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瞿晓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是护生进入临床前必须熟悉和掌握的技能,然而护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和实验条件限制等原因,护生防护意识、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且技术不熟练.本文就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出路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科护士高离职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减少儿科护士流失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造成儿科护士离职率高主要有压力大、待遇不理想等多个原因.结论: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减轻工作压力,提高薪酬待遇,是减少儿科护士离职行为重要保障.

    作者:刘雪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检验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医院检验科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尔后又提出加强医院检验科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医院检验科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作者:梁旭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单独隔离基本措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本院实施措施和规章制度12个月,检出多重耐药菌44种,无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作者:于玮;潘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规范实习护士生入科教育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规范实习护士生的入科教育,从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及基本操作等方面加强教育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强化防范医务纠纷的观念,加快对科室等医疗环境的熟悉,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通拉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比较教学学习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比较教学学习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0例我校2011级药剂专业的学生,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学生.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为观察组学生采用比较教学学习法进行教学.结果 经对两组学生药物化学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强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学习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罗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教育转型中提升卫生士官健康教育能力

    卫生士官教育的本质就是任职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军事卫生技术人才,主要任务是满足部队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因此,提升卫生士官健康教育能力,是适应士官教育转型的重要举措.

    作者:贾庆军;刘天鹏;周立颖;冯长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南桥镇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能力再教育临床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体会

    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医学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再教育,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医学能力再教育的成与败.面对当前的医疗形势,结合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是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者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作者:刘晓燕;郭静;董丽;杨柳;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难点及对策分析

    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室是为患者提供各种临床检验结果的医疗技术科室,检验质量直接影响主治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医院的医疗结构和医疗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其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的难点,进一步探讨有效解决质控管理问题和质控难点的对策.

    作者:赵丙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

    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STS教育是科学、技术、社会乃至医学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教育.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即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实用性、发展性.

    作者:杨姿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马凡氏综合征1例报告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骨骼、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的辅助检查,是对马凡氏综合征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前提.

    作者:刘衍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在参与呼吸内科临床医疗诊疗的活动中,对1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通过与医师合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熊晓东;崔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的病例报告

    患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经积极解毒对症等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不见缓解或缓解后又加重.病程中,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在病情反复时,需警惕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除监测患者血胆碱酯酶的活力外,还应该为其进行急性胰腺炎方面的常规检查,以免造成满诊.

    作者:陶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例盐酸多西环素胶丸塞阴致不良事件的报告

    1病倒介绍患者,女性,28岁,因阴道不适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取样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确诊为非淋菌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对盐酸多西环素敏感.医生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胶丸(上海信宜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1001,规格:0.1),每晚睡前2粒,塞阴治疗.当晚塞阴出现阴部灼热、奇痒难忍、外阴红肿.第二天,患者投诉到医务科,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患者的生命体征无异常,考虑为药物刺激引起的局部过敏.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并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8m 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 g肌肉注射治疗,留观.后症状慢慢好转,第2天症状全部消失.因生命体征无异常,认为是局部过敏,但为了安全起见,治疗方案改为药敏试验敏感的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口服给药.

    作者:谢乃集;邓小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外科临床个案报告探析

    个案研究报告不仅在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在患者的实际治疗中也同样重要.个案报告应对患者的病情、病因、病史进行详细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诊断出患者所患的疾病,找出佳诊断方法.本文以1患者为例,做详细的研究探讨.

    作者:冉龙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致过敏性休克1例

    美罗培南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的多数菌株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多重耐药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属于ICU常用抗生素.美罗培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美罗培南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腹泻,皮疹,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炎症反应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而过敏性休克少见.本例既往无有药物过敏史,曾使用多种抗生素,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此次使用美罗培南后,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大量皮疹,酱油色小便,血压下降,意识障碍,考虑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患者脱离了危险.提示临床应加强药物使用期间的监护,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积极抢救,避免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徐玫;高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治疗毒蛇咬伤1例的护理

    报告毒蛇咬伤致手背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带蒂皮瓣治疗的护理.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训练被动体位、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和断蒂试验,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定期复查.

    作者:张家娥;付生芳;郑芙蓉;陈雪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和常规换药等西医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外敷中药膏、内服中药汤剂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80%,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57.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3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9.9周,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15.8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可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和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时间,使患肢的功能快速恢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才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中医认为,银屑病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节、冲任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失调及体质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系内有蕴热、郁于血分,发于肌肤而见诸症.银屑病以血为本,血热为先,血瘀贯穿疾病全过程,各型银屑病均可以从活血化瘀论治.皮损是中医皮肤科辨证的基础和依据.银屑病浸润性红斑是原发皮疹,鳞屑是附于红斑的继发皮损,所以对红斑的辨证具有特异性.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生物制剂与中药的联合应用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且远期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能进一步改善此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海跃;李学颖;谭磊;郭文韬;许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对其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1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1 3例完全缓解患者中,4例缓解8个月后发生腹泻、腰椎压缩性骨折、尿潴留,M蛋白仍在正常范围,突发休克死 亡:2例缓解3年后复发,死于淀粉样变性、肾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病情持续缓解.持续缓解的4例患者中,有2例在化疗后3周发生粒细胞缺乏合并重症肺炎.引起呼吸和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例在继续治疗中.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李巍巍;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滋阴化瘀汤行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除治疗组2例及对照组1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均未见其他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症状.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复发率为1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茂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112例C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其它基础治疗相同.7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5%,对照组为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AP较单用莫西沙星疗效确切,尤其在退热,祛痰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永祥;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鼻正压通气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合醒脑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 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患者在抗感染、解痉、平喘、抗炎、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BiPAP联合醒脑静治疗组(简称联合组).联合组于BiPAP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20ml/次/日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神志改善时间.结果:联合组PH、P02、P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神志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组改善症状和血气分析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神志改善、避免行机械通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玉华;翁林;陈左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因素中西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失调综合征,目前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仍不很清楚,故本病成为妇科领域中讨论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对PCOS的发病因素探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唐琳;张国楠;沈继红;王恩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养阴消荨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发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不合理应用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 2年8月,我院接诊(笔者记录)中药联合西药用药不当患者37例,统计并归纳患者的用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类型,同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引发中药联合西药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主要是自选用药和不按医嘱用药,均为17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药源性疾病等.结论:合理选择中药联合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王海波;花佳楠;王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阴道内放药,治疗组1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煎水熏洗.5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3例,显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70例,显效3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123例中,复发4例,对照组70例中,复发27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吕冬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玉女煎联合APC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联合 APC治疗V,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西医疗效比较,治疗组96.77%,对照组75%;两组病例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96.77%,对照组71.43%o结论: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葛俊辰;马建;杨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型患者的效果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运动、饮食、二甲双胍加辛伐他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的血脂降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进糖尿病高脂肪血症患者的血脂情况.

    作者:崔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患者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 g/d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补肾强筋解肌汤,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6例颈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综合治疗体会

    颈髓损伤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中严重的一类,因损伤平面高而容易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导致高热、呼吸困难、大小便障碍、四肢瘫痪等,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可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如何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考验.本文对26例颈髓损伤患者康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吴萍;潘华;石子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青霉素;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妇科千金片连续治疗2个疗程(1疗程1 0天,中间休息5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14.3%,显效率25.7%,有效率51.4%,无效率8.6%,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率2.9%,显效率20.0%,有效率51.4%,无效率25.7%,总有效率74.3%,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琼芬;马湖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成药治疗,1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63.33%),有效9例(30%),总有效率为93.33%,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与36.67%(P<0.05);治疗组Hp根除26例(86.67%),大量减少2例(6.67%),综合减少26例(93.33%),根除及综合减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及63.33%(P< 0.05).结论:奥美拉唑、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联合中成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姚昌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学生发生肥胖症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我市小学生罹患肥胖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引起此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市小学生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罹患肥胖症的情况,根据体重指数(BMI)对其患肥胖症的情况进行分年龄段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引起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目前,我市小学生患肥胖症的情况较为严重,男生患此病的比例大于女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肥胖症患儿的发病与其有家族肥胖史及其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近年来,小学生患肥胖症的几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家族遗传因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开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适合特殊病种老年人群使用的助行器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特殊病种的老年人面临着如何独立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现状.笔者通过对很多老年人使用的助行器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病种的老年人需要通过行走和支撑来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改进制作了一款将助行器与拐杖结合在一起的带拐杖的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的,富有人性化的助行器.

    作者:姚满好;何非;刘雅克;杨懿;周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中心噪音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会引起人体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长期的噪音暴露会使医务人员出现低工作状态和低落情绪,进而易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疗差错事故.健康体检中心是医院内较易产生噪音危害的区域.本文通过探讨噪音对体检工作者的负面影响,分析噪音的来源,总结科学、有效的噪音暴露的干预措施,以期为体检者和医务人员逐步构建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

    作者:彭虹;王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钩端螺旋体病

    本文用浅显的文字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及预防治疗,帮助人们认识钩体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避免钩体的感染、感染发病后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所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我所的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保健知识宣教调查表,对我所2012年3月-10月70例参加儿童保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所接受正规儿童保健知识健康宣教率占45.7%;其余54.3%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源于非正规渠道,主要来自网络及各类科普书籍.接受规范的医务工作者的宣教,患者对保健知识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接受非正规宣教者(P<0.01).结论:需加强儿保知识健康宣教的培训,发挥儿保机构自身所具有的高可信度的优势,采用专业的指导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儿童家长接受规范教育的需求.

    作者:李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指标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综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指标包括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其生化指标.本文综述了AMA-M2、LKM-1、LC-1、Sp100、gp210、SLA6项印迹筛查法及ALT和AST等生化指标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方面的临床价值.笔者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测方法很快会更加精确.

    作者:庞大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