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英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我所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谷峰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满意,其谷峰比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计划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的护理计划为其进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的抢救和悉心的护理后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并按照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培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详细探讨氧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护理的功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所诊断的400例患者,并按照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为氧喷治疗组(A组),常规性治疗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进行氧喷,结合两组患儿病情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A组的疗效要远好于B组(P<0.01),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透过对以上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氧喷治疗小儿喘患性疾病的效果比较好,同时还具有安全性指数高,毒副作用比较低效果.
作者:鲁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显示出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指出目前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刘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合理应用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 2年8月,我院接诊(笔者记录)中药联合西药用药不当患者37例,统计并归纳患者的用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类型,同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引发中药联合西药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主要是自选用药和不按医嘱用药,均为17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药源性疾病等.结论:合理选择中药联合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王海波;花佳楠;王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内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过敏反应,器官、神经、血液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医学工作者必须切实掌握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特征及诱发因素,从根本上预防、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作者:席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头脑风暴法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订并实施整改措施.结果:与2011年4~9月相比,SICU在护理质量、技能考核、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脑风暴法用于指导SICU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培养护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蒋晓华;李俊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 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固醇等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结论:血尿酸、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董永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甲状腺素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并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进行甲状腺素值监测及治疗,并与日龄相当的30例足月儿进行临床对照.结论:40例早产儿均出现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其早期生活能力及免疫能力均有影响,临床上upi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价值.
作者:邱灵;左荣钊;林伟松;刘艳;张群;李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安全,且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出台,消毒供应中心逐渐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因此,应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工作质量.
作者:梁彦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期妊娠二种药物引产的疗效.方法:将临床中期妊娠100例分为2组,A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50例);B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50例).观察孕妇引产成功率、从用药到腹痛开始时间、从腹痛到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结论: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用于中期引产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黎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元胡止痛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疗程都为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解原发性痛经的诸多药物中,活血止痛类汤药所取得的活血、止痛效果比较好,优于其他常规药物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作者:赵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应用作分析研究,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患者病历5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此50例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42例,使用率为84%,联合用药的有23例,占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比例为54.76%.数据显示,我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存在联合用药率高、超量使用等不合理情况;结论:医院根据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让用药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雒光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和调节血耱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血压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有利于将高血压和血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8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86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其中79例均一次性痊愈,4例形成肛瘘,行二期手术治愈,3例为结核性肛瘘,抗痨治疗3个月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形态、功能均正常.本次研究结果证明,一次性切开绾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尤其是减少术后感染及缩小创面等方面较传统的切开引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武;曹波;刘访;李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01月至201 2年0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前后用生存质量测定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评分较高,P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患者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韦宇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甘到201 2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几率、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共出现6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引流管放置数量、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对于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合理预防、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几率,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梁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环境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5人、6人、1人、6人,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1人、13人、4人、14人.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7.86士3.63分和39.29±5.0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5.00±3.57分和46.43士5.26分.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参考2001-2011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果:通过调查取证可知,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即国家公共职能执行不力.结论:必须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落到实处.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措施,旨在为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对其实施全面的综合性预防感染措施,并进行术前手术室准备工作,根据患者计划生育手术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治感染的目的.观察并记录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防治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88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发生感染的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6.82%,其中,手术伤口感染4例,急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慢性内生殖器感染1例.感染患者经对症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均得到缓解或治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内容,给予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治疗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作者:颜光长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