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

杨建平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体系建设, 公共职能
摘要:目的:对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参考2001-2011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果:通过调查取证可知,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即国家公共职能执行不力.结论:必须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落到实处.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抗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育龄期女性进行巨细胞病毒(HCMV)IgG及IgM抗体检测,了解本地区育龄女性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状况,为育龄女性优生优育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本地区计划怀孕的3800例已婚女性进行巨细胞病毒(HCMV)IgG及IgM抗体检测.结果 本组3800例女性受检者抗HCMVIgG的阳性率为88.47%,抗HCMVIgM的阳性率为2.53%.其中,20 ~ 30岁、31~45岁年龄组女性抗HMC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88.01%及89.35%,抗HCM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49%及2.59%.结论 人类对巨细胞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受检者巨细胞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对计划怀孕的女性开展抗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评估其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几率,并对她们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的风险.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日本产KM-8800型、KM-8900型血液净化仪,对85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90次治疗,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进展情况及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结果:190次治疗共发生不良反应51次,占26.84%,经治疗及处理均好转,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经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做及时处理,整个治疗过程是安全的.

    作者:马岩;曾晖;祁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学的校医院在新的医学理念下已经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与他们专业不相关的医学知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群体、一股力量.对他们进行良好健康教育,可使他们个人、学校及整个社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作者:胡凤君;姜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更年康片配合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症7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更年康片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2.86%,有效率68.57%,无效率8.57%;对照组显效率14.28%,有效率62.86%,无效率2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湖蕊;辛太合;张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按照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卡孕栓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价格较低,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例儿童食物过敏的原因分析

    对我院小儿内科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5种发病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遗传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一位病因(约占36%),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二位病因(约占28%),口腔免疫耐受不能形成或受到破坏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三位病因(约占18%),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四位病因(约占12%),肠道共生菌群失调导致过敏的第五位病因(约占6%).结论:遗传因素、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儿童食物过敏的首要因素,要特别加以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宋绍雄;高祥文;夏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260例应用非药物疗法(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运动减重、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对疗效进行观察总结.结果:观察6个月、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0.4%、80.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非药物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马国臣;赵维;王汉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目的:对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儿,用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50例患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总有效率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美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我院2011 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比较组,每组75例.试验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组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哪组治疗效果具有优越性.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比较组,且无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刘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GDM的筛查和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其中40例在孕中期行糖筛查/OGTT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20例在孕34周以后诊断为GDM.结果:在孕24-28周确诊为GDM并接受治疗的孕妇中,妊娠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在34周以后诊断并接受治疗者(P<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孕期行糖筛查内GTT,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推广中老年人十指降压操对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内动脉压力增大.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威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可以说,高血压已经给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并不能治本,且长期使用药物会使人体产生抗性.近年来,更多的营养专家、医学家在提倡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性地做一些降压操,从多个方面共同控制高血压.西安市雁塔区健康教育所于2010年12月底在西安市明德门社区开展了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示范活动.此项活动以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点,在社区内的中老年人群中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旨在研究十指降压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否有效.

    作者:陈少萍;梁玉秀;黄慧嫦;方惠;伍智娴;汪宇航;叶少武;黄昌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阑尾炎是发生在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加重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又能加重疾病.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短暂过程中感到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解除术前恐惧、紧张情绪,减轻术中疼痛,消除术后的孤独无助,使患者从被动配合到主动接受,有利于患者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康复,从而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贾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检验仪器的综合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仪器成为医院中的重要仪器,其精确程度对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医学检验仪器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医院的声誉,还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彦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检老年人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且体弱多病,常因慢性病痛折磨而怕孤独、怕寂寞.体检科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文化、职业、经历、病症和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以辅助和加强他们的药物治疗,帮助其顺利完成身体检查.

    作者:田英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观察对诊断口腔尖锐湿疣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表现的观察在诊断此病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这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口腔内有淡红色或苍白色的皮疹,皮疹表面凹凸不平、糜烂;有57例患者口腔内出现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没有疼痛感或只有轻微的不适感;有32例患者的病变出现在口角皮肤处;有20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牙龈或腭部;有24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舌尖、舌侧缘或舌腹.本组76例患者经过醋蛋白试验或病理检查后均确诊患有尖锐湿疣.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对其随访1年,有4例患者失访,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有效地诊断此病,避免发生误诊.

    作者:赵玉莲;赵有奎;柳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效果

    目的: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运用于剖宫产术中,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对照组产妇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以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情况及要儿抚养技能掌握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均优干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将自理模式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日常护理,有利于产妇早期康复及促进哺乳成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严秋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治疗毒蛇咬伤1例的护理

    报告毒蛇咬伤致手背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带蒂皮瓣治疗的护理.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训练被动体位、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和断蒂试验,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定期复查.

    作者:张家娥;付生芳;郑芙蓉;陈雪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

    目的: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方法:从传染病房的环境、设施、隔离管理制度、消毒方法等方面对传染病房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我院传染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结论:明确传染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教育,制定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王芳;李春琴;郝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合作学习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技能教学是护理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护理院校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坚实基础.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丧失耐性,以致学习效果不佳.自2008年 以来,笔者将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入到护理技能的教学当中,并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合作、组内促进、组间竞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采取及时评价等措施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宁;杨留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