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兵
目的:对农村已婚女性宫颈癌检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女性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今后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某地区农村已婚女性2万人,展开宫颈癌检查,并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本组调查对象中,患者有各种妇科疾病者共9854例,其中,CIN患者106例,生殖道感染8420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麟癌1例,其他良性病变者1325例.结论: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女性的健康意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8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86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切开缩创缝合法治疗,其中79例均一次性痊愈,4例形成肛瘘,行二期手术治愈,3例为结核性肛瘘,抗痨治疗3个月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形态、功能均正常.本次研究结果证明,一次性切开绾创缝合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尤其是减少术后感染及缩小创面等方面较传统的切开引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武;曹波;刘访;李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群体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60例,对其临床反应和诱发因素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的药动学和药物学发生改变、联合用药及滥用抗衰老和滋补药物等.结论: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131Ⅰ治疗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的临床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就诊的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患者691例临床资料.结果:131Ⅰ治疗后甲状腺缩小达到美容与治疗双重效果.结论:131Ⅰ治疗非结节性良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减少了手术及内科药物的副作用,在获得疾病治疗的同时使患者爱美之心得到满足.
作者:童玲;林枫;史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31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及引流管观察及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腹胀预防及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指导,重视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鲁琛;杨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右蕨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晚口服右旋佐匹克隆1mg 并配合音乐疗法.对照组:谷维素片每次20mg,每日3次,艾司唑仑每晚1 mg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2组SDR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昌锐;邹立华;李惠;邓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在对1300名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结果显示,医学生学习动机的整体水平在不同背景中并没有显著的个别差异,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等因素是学习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
作者:韩小玲;周忠伟;苏汝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金因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1~ 2012,1确诊丝状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3.73%;对照组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曾敦征;张采华;陈光约;陈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这两种方法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和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74例患者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两种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可以明显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简便、普及、易掌握且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异常情况发生,对照组骨不愈合及愈合畸形各1例.结论:对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源涛;姜源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表现因素及其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并对223例颈椎病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进行跟踪、探讨,论述了颈椎生理曲线异常的确诊和治疗在抑制颈椎病发病和颈椎病早期治疗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注射液中稳定性比较差,且药物有效含量的下降速度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成正比,阿莫西林钠的含量下降低速度要明显快于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氯化钠中的稳定性较好,在3h内,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下降均在10%以内.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差,而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且尽量在3h之内完成输液.
作者:梁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对某些科研单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2-64岁之间.向每个调查对象发放一份研究资料,符合条件者共12175份,其中,6717份为女性,5458份为男性,调查完成率为84.2%.结果: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大大增加了CVD危险因素异常发生的危险.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人群中存在的CVD危险因素,尤其是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的比率,对社会发展及公共卫生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分析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秀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状况、转归情况.结果:我院六年间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24例,首次发生腹膜炎即为真菌性腹膜炎者14例(58.3%).18例(75%)患者曾在发病前1月内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在真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真菌培养以念珠菌为主,绝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对该病有效.结论: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前1月使用抗生素及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作者:邓声京;王云燕;薛少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额镜和鼻内镜下外耳道异物取出方法及效果.方法:2006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期间就诊本院耳鼻喉科的外耳道异物患者,其中2009年6月1日前(48例)、后(60例),分别在常规额镜和鼻内镜的显示照明下,通过吸引器吸出异物,或用耵聍钩钩出异物.分别比较一次成功率、平均耗时和疼痛患者比例.结果:分别有40例(83.3%)和57例(95%)患者一次成功取出异物.平均耗时分别为(3±0.45)min和(1±0.25) min.分别有9例(18.8%)和5例(8.3%)患者报告术中有明显疼痛.经统计学比较,一次成功率(p=0.046)和平均耗时(p=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是清除外耳道异物的有效方法,具有用时短、一次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程继明;文林;张春琼;蒋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中医疗法对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中心门诊诊断为高血压病的98例患者均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短者1个疗程,长者3个疗程.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显效22例(22.45%),有效67例(68.37%),无效9例(9.18%),总有效率达到90.82%,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中医疗法治疗临床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之一,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1].其中,典型的相恶范例就是人参恶莱菔子.但是,历代医书中既有人参禁忌莱菔子的记载,又有很多用人参配莱菔子治疗疾病的记载[2].现代医学研究对人参配莱菔子是降低还是增强功效也莫衷一是[3][4][5].至于莱菔子配人参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情况,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开展了人参配莱菔子亚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以期探索其配伍机理.
作者:郭炜;庞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方法:调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 2年6月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对不合理使用病历进行分析 结果:不合理病历共1 203份.主要表现在①无指征预防用药162份,占13.5%;②无指征的治疗用药136份,占11.3%;③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选择错误97份,占8.1%;④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785份,占65.2;⑤无指征联合用药83份,占6.9%.结论:不合理指征抗菌药物现象还比较普遍,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与学习,严格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刚;姚佳;陈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