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强
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STS教育是科学、技术、社会乃至医学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教育.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即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实用性、发展性.
作者:杨姿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红霉素实施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者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中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加针灸综合治疗中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朝辉;朱涛;康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异常情况发生,对照组骨不愈合及愈合畸形各1例.结论:对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钉加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源涛;姜源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肾绞痛患者102,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静滴间苯三酚80mg,观察组在间苯三酚静点的同时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用山莨菪碱20mg肌肉注射,观察镇痛、解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8士4.6)min,对照组为(24.7 ±8.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6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7%(7例)、31.4(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9 %(3例);对照组为45.1%(2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6h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裂愈汤熏洗在治疗肛裂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 2年1月收治的60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使用裂愈汤熏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裂愈合时间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肛裂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愈汤在治疗肛裂中有极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农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非语言沟通是运用眼神、手势、触摸等多种形式向对方表示思想、情感及说明问题的交流技巧.为了增强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笔者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运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运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导致腹泻的类型分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型腹泻和以胃肠道症状兼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腹泻;诊治过程首先是做必要的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CO2结合及血清钾、钠、氯检查等辅助检查.诊疗方法应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感染治疗对病毒性肠炎不宜用抗生素,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则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查清病因作相应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婴幼儿腹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发生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喂养及卫生,再根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雷光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Sheehan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围产期保健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少见病,而且由于垂体及靶腺的受损程度不同,导致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如不能仔细询问生育月经史,仔细检查阴毛、腋毛等情况,很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在非内分泌科门急诊患者中.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误诊,误诊率高达62.5%,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
作者:杜学文;李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火针组患者并用电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整体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外科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的身体情况得到改善.结论:外科整体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为脑血管狭窄的病人行支架植入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病情评估,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手术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甲状腺素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并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进行甲状腺素值监测及治疗,并与日龄相当的30例足月儿进行临床对照.结论:40例早产儿均出现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其早期生活能力及免疫能力均有影响,临床上upi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价值.
作者:邱灵;左荣钊;林伟松;刘艳;张群;李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我院小儿内科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00例食物过敏患儿的5种发病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遗传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一位病因(约占36%),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二位病因(约占28%),口腔免疫耐受不能形成或受到破坏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三位病因(约占18%),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是导致食物过敏的第四位病因(约占12%),肠道共生菌群失调导致过敏的第五位病因(约占6%).结论:遗传因素、宫内致敏因素是导致儿童食物过敏的首要因素,要特别加以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宋绍雄;高祥文;夏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SCT诊断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MSCT检测,诊断为乳腺癌24例.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纤维瘤30例,不典型乳腺小叶增生8例,炎性病变4例.所有患者经MSCT检查后,经病例检查,证实全部符合,无漏诊、误诊病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肿缺患者具有较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叶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透析导营相关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进行防感染护理,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和感染发生率,以及整体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总有效率为88.6%,感染率为5.7%;对照组透析总有效率为70.0%,感染率为16.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透析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利于提高透析总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秀;刘仙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比较教学学习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0例我校2011级药剂专业的学生,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学生.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为观察组学生采用比较教学学习法进行教学.结果 经对两组学生药物化学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强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学习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罗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常见问题及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我科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患者的投诉、护理纠纷、医疗差错发生率大大减少,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输液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改善门诊输液工作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并将其与传统饮片的药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及相应传统饮片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基本等同于传统饮片.结论: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玉芳;戴淑娟;韩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