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李玉英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 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术,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为脑血管狭窄的病人行支架植入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病情评估,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手术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药品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显示出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指出目前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刘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对妊娠恶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妊娠恶阻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恶阻患者64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同时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1%,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药物治疗,对改善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等西药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使用三仁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43.55%.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冷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使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为两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9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两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与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明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品生产企业缺陷药品侵权责任研究现状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药品安全事故把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药价虚高、百姓看病难,吸引到药品安全问题上来.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认为,目前我国的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并提出了药品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然而,药品生产企业如何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将就药品生产企业缺陷药品侵权责任分析的现状进行初步归纳和总结.

    作者:彭燕飞;宋民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外用清热燥湿类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

    妇科外用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在治疗湿热带下类妇科疾病及相关妇科炎症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该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妇科清热燥湿类外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此类药物安全合理使用的相关意见及建议,使其在充分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刘域;宋民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鼻正压通气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合醒脑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 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患者在抗感染、解痉、平喘、抗炎、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BiPAP联合醒脑静治疗组(简称联合组).联合组于BiPAP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20ml/次/日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神志改善时间.结果:联合组PH、P02、P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神志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组改善症状和血气分析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神志改善、避免行机械通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玉华;翁林;陈左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肾绞痛患者102,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静滴间苯三酚80mg,观察组在间苯三酚静点的同时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用山莨菪碱20mg肌肉注射,观察镇痛、解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8士4.6)min,对照组为(24.7 ±8.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6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7%(7例)、31.4(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9 %(3例);对照组为45.1%(2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6h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南桥镇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追踪观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胰腺癌28例,胰腺炎9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均进行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多层螺旋CT扫描并比较分析其CT表现.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对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胰腺癌、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多期扫描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胰腺癌的CT征象,容积重建技术能够显示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常见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小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高,防御能力低,正是容易患病染病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小儿阶段各种常见疾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作者:张熙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牙隐裂病例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96例牙隐裂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及对牙体情况的临床观察,分析原因,对发病年龄、性别、好发牙位及好发发育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49岁为多发年龄,男多于女,上领磨牙多见,好发于近中或/和远中沟.结论:病理性磨损及创伤性咬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只有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才能保留隐裂牙.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雷小红;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老年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老年临终患者的影响、评价临终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2例老年临终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对死亡的接受度和精神状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对死亡的接受度和疼痛的控制情况这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护理干预方式.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以来收治的15例经MRI证实的Chiari畸形Ⅰ型(CMI)合并脊髓空洞症(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本组1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MRI复查见脊髓空洞不同程度地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及其不同组合手术是治疗CMI合并SM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玉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翻白草、蒲公英合剂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翻白草、蒲公英合剂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只昆明小鼠,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各组按照不同要求灌胃,观察小鼠血糖、SOD、GSH的变化且可.结果:低、中、高剂量翻白草蒲公英合剂组三组小鼠的血糖比空白对照组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翻白草蒲公英合剂组小鼠的血糖为正常,效果佳.结论:翻白草、蒲公英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程少波;王恒考;闫朋;邹同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41例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旨在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对我科41例骨科术后病患采取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通过合理的综合保守治疗及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41例骨科大手术病患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客观地对骨科大手术后的病患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进行分析、评估,对较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在全面提高病患恢复的护理的前提之下,可大程度地避免病患在骨科大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作者:芦海英;肖静;于彩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它以其具有预后不良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求为医学界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1胆红素的来源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降解.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可以氧化成胆绿素Ⅸa,然后再迅速被胆绿素还原酶还原成胆红素Ⅸa,同时产生等量的一氧化碳(CO).当这些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因此,碳氧血红蛋白常被用来衡量机体的红细胞破坏量和胆红素的生成量.

    作者:赵春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时机把握与方案

    耱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是绝对的或者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性紊乱.正确和合理使用胰岛素是核心因素.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必须考虑糖尿病的类型、病情的缓急、患者的年龄、以及伴有的疾病等因素,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徐其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柳氮磺胺吡啶2.0 g/d,沙利度胺75mg/d;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夜间疼痛时间、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血沉值、C-反应蛋白等也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0.3%,并发症发生16.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保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