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heehan综合征9例的临床分析

杜学文;李玉凤

关键词:sheehan综合征, 9例, 临床, 治疗
摘要:Sheehan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围产期保健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少见病,而且由于垂体及靶腺的受损程度不同,导致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如不能仔细询问生育月经史,仔细检查阴毛、腋毛等情况,很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在非内分泌科门急诊患者中.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误诊,误诊率高达62.5%,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牵引疗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也日渐增多,因高龄、手术禁忌症等原因的患者可行牵引治疗.患者因长期卧床治疗引起肌肉、骨骼废用性改变,还可引起压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炎、血栓、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精心的护理加适宜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行走的能力.

    作者:姚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甘到201 2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几率、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共出现6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引流管放置数量、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对于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合理预防、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几率,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梁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2P胶体后皮肤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所致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放射性核素胶体32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13,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60,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雁;张莉;高伟;魏东波;王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 0年10月至201 2年10月收集730对住院待产夫妻,其ABO血型不合的0型血孕妇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对新生儿脐血进行血清学检查,对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按孕妇妊娠次数及检验结果进行分组调查.结果:IgG抗-A(B)抗体效价在第一胎与第二胎以上妊娠的孕妇中相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且脐血检验结果、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差异性也不明显.新生儿游离抗体阳性率、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妊娠次数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无显著关系;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1:32的时候会有所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概率随着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大,对新生儿发病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卢君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学的校医院在新的医学理念下已经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与他们专业不相关的医学知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群体、一股力量.对他们进行良好健康教育,可使他们个人、学校及整个社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作者:胡凤君;姜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面伤口的换药体会

    创面伤口换药是外科门诊处置室常见的工作,根据创面伤口的特点,恰如其分做好换药工作,使伤口早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正确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现将我科2011年8月至今638例患者的换药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6例患者,其中,男性710例,女性246倒;软组织疖肿354例,毛囊炎58例,肛周脓肿61例,乳腺炎脓肿切开排脓15例,粉瘤感染合并脓肿切开110例,糖尿病下支感染11例,下支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感染12例,手术刀口感染22例,外伤伤口感染86例,刀器伤227例.858人中小伤口创面2周愈合占89%,其他个别伤口经长时间换药及局部特殊处理,6-7周愈合,有中毒症状者给予全身抗生素及辅助治疗加局部扩创换药,创面痊愈.

    作者: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本文用浅显的文字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及预防治疗,帮助人们认识钩体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避免钩体的感染、感染发病后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应用信息化系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全面实施医院信息化网络平台,并依据此项优势建立了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回顾性分析应用信息化系统以来的效果,并就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信息化护理管理后,各项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信息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万荣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见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和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翠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体会

    脊柱骨折和脱位发生率较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5~6%.而造成老年脊柱骨折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骨质疏松和跌倒.脊柱骨折的首要治疗原则是骨折脱位早期完全复位.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矫正畸形,恢复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要求早期诊断,及时复位,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不合理应用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 2年8月,我院接诊(笔者记录)中药联合西药用药不当患者37例,统计并归纳患者的用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类型,同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引发中药联合西药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主要是自选用药和不按医嘱用药,均为17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药源性疾病等.结论:合理选择中药联合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王海波;花佳楠;王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GDM的筛查和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其中40例在孕中期行糖筛查/OGTT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20例在孕34周以后诊断为GDM.结果:在孕24-28周确诊为GDM并接受治疗的孕妇中,妊娠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在34周以后诊断并接受治疗者(P<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孕期行糖筛查内GTT,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方式原因及预防策略

    目前,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医疗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搞好医患关系,减少因不良事件引发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提升对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认识,明确操作误区,提高骨科临床操作技巧,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等,都是预防骨科内固定不良事件的重要策略.

    作者:李恩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维思通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作者:蒋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案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满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6例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采用保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外科再次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留院观察的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案对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肝胆手术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58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冠心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空腹血耱(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27/29)和72.4%(21/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对于合并糖尿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脂质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与价值分析

    目的:对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以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腹水患者76例,将其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对两组患者胸腹水中的LDH、TP和GLU以及血清中的LDH、TP、GLU进行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胸腹水中LDH、TP检测水平存在差异(P<0.05);胸腹水各指标与血清中对应指标的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腹腔积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于鉴别胸腹水良性和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康复时间优于照组患儿,两组平均康复时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的时间,效果让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宗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膏方制作工艺的改进细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开始受到追捧.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慢慢加入了服用膏方的人群,膏方正在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是,传统膏方在制作和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对膏方制作中的一些细节做以下改进,以便使膏方质量更可靠,服用更方便.

    作者:蒋炬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修复方案研究

    目的:通过对临床口腔中牙齿垂直距离降低、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等一系列疑难病例的全面分析,确立修复方案,确保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的终效果有较高的满意度.方法:本研究选取4例年龄在42到76岁之间的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女性,1例男性.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一定要对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口腔情况及相关要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修复的具体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口腔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在对口腔疑难病例进行修复前,务必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以此实现患者满意的修护效果.

    作者:简冬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