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维思通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蒋娅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 甲状腺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实践及体会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规范,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药对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纠正治疗;为主治医师开具处方提供相关药物信息.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促进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维思通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作者:蒋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疗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在药学保健的工作中,药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被应用到药学的服务领域中,使药物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心理药效学、心理药学和药学心理学定义,同时对心理药效学和心理药学如何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毕再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24例,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包括输液、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及防治并发症等)和全面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血耱均降至12mmol/L以下,血清渗透压均降至320 mOsm/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发生高渗性昏迷后病情危急,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针对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吴静;尹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春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升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质量.方法:通过对新生儿观察组进行游泳抚触,统计其生长发育数据,并与新生儿对照组的生长发育数据做对比.结果:经游泳抚触,观察组新生儿在睡眠、体重及奶水摄入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未经游泳抚触的对照组新生儿.讨论:通过游泳抚触,可以增强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体重及奶水摄入量,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贵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乳腺肿块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SCT诊断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MSCT检测,诊断为乳腺癌24例.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纤维瘤30例,不典型乳腺小叶增生8例,炎性病变4例.所有患者经MSCT检查后,经病例检查,证实全部符合,无漏诊、误诊病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肿缺患者具有较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叶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与合理护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 0年3月至201 2年5月,我院接诊急性肾衰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连续性替代治疗;实验组38例,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并给予合理的护理保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水平变化,比较1年后患者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水平均有显著改善,1年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血液透析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作者:邓耀锐;肖妮娜;王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学的校医院在新的医学理念下已经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与他们专业不相关的医学知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群体、一股力量.对他们进行良好健康教育,可使他们个人、学校及整个社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作者:胡凤君;姜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注射液中稳定性比较差,且药物有效含量的下降速度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成正比,阿莫西林钠的含量下降低速度要明显快于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氯化钠中的稳定性较好,在3h内,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下降均在10%以内.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差,而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且尽量在3h之内完成输液.

    作者:梁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1个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与断裂,无肱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愈合时间6.2周.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本组28例患者,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3%.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少、全身和局部反应小、手术时间短、成角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大限度地防止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抢救影响因素、抢救特点,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 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和抢救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占34.7%)、急性中毒(占25.3%)和严重创伤(占16.7%);昏迷抢救是否成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原发疾病情况和昏迷程度存在一定关系(p< 0.05);150例患者6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0例在住院治疗时死亡,死亡率为10.7%.结论: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和严重创伤是造成急诊内科昏述的主要原因,抢救是否成功受入院时间、原发疾病和昏迷程度的影响,迅速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是提高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系统(PFNA)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经1~2年的随访,28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肢功能恢复,能正常行走,骨折均一期愈合;1例随访半年后愈合欠佳,后给予本院自制接骨药物口服后愈合;1例随访1年骨折仍未愈合.优良率93.4%.结论:对于老年痴呆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重建型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范克杰;张宏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膏方制作工艺的改进细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开始受到追捧.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慢慢加入了服用膏方的人群,膏方正在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是,传统膏方在制作和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对膏方制作中的一些细节做以下改进,以便使膏方质量更可靠,服用更方便.

    作者:蒋炬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方法:调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 2年6月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对不合理使用病历进行分析 结果:不合理病历共1 203份.主要表现在①无指征预防用药162份,占13.5%;②无指征的治疗用药136份,占11.3%;③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选择错误97份,占8.1%;④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785份,占65.2;⑤无指征联合用药83份,占6.9%.结论:不合理指征抗菌药物现象还比较普遍,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与学习,严格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刚;姚佳;陈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鼻正压通气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合醒脑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 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患者在抗感染、解痉、平喘、抗炎、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BiPAP联合醒脑静治疗组(简称联合组).联合组于BiPAP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20ml/次/日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神志改善时间.结果:联合组PH、P02、P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神志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组改善症状和血气分析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神志改善、避免行机械通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玉华;翁林;陈左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术后及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使用错误的抗生素、抗生素给药时间不规范严重存在;应使用而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少数存在.结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是医院、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共同责任.

    作者:陈康;赵婧;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日本产KM-8800型、KM-8900型血液净化仪,对85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90次治疗,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进展情况及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结果:190次治疗共发生不良反应51次,占26.84%,经治疗及处理均好转,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经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做及时处理,整个治疗过程是安全的.

    作者:马岩;曾晖;祁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7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奇偶尾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采用葡萄糖氯化钾、普通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心电图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心绞痛治疗药物.

    作者:张承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索

    妇产科工作的核心是保护孕产妇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只有加强管理理念、增强业务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规避医疗行业风险,降低发生妇产科医患事故的几率,提高医院的声誉度,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作者:马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