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谭昌锐;邹立华;李惠;邓忠慧

关键词:失眠, 右旋佐匹克隆, 音乐疗法,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右蕨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晚口服右旋佐匹克隆1mg 并配合音乐疗法.对照组:谷维素片每次20mg,每日3次,艾司唑仑每晚1 mg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2组SDR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儿科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3%,短留置时间为1天,长留置时间为6天,且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为患儿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现象.其对危重儿童抢救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和常规换药等西医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外敷中药膏、内服中药汤剂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80%,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57.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3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9.9周,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15.8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可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和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时间,使患肢的功能快速恢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才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的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例血栓性微血管病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均升高,Coombs试验均为阴性.肾小球病变5例,间质血管病变3例.治疗后,SCr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仍然不全4例,需肾替代维持治疗2例.结论:肾损害的预后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受血栓性微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曹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的体会

    目的:讨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2例患者全部成功获救,均度过了危险期,未发生死亡.结论:运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率.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之我见

    导致腹泻的类型分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型腹泻和以胃肠道症状兼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腹泻;诊治过程首先是做必要的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CO2结合及血清钾、钠、氯检查等辅助检查.诊疗方法应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感染治疗对病毒性肠炎不宜用抗生素,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则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查清病因作相应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婴幼儿腹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发生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喂养及卫生,再根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雷光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34例合并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意义及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关怀的方法.方法:在为我院收治的有睡眠障碍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护理措施,对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使用安眠药进行辅助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基础护理的同时,针对其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睡眠环境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3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显著好转,有8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10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70.6%.在34例实验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显著好转,有9例患者症状减轻,有2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94.1%.结论:对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时间为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8例老年不典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旨在对临床上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对38例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结果:老年人不典型脑出血多为珠网膜下腔出血,脑叶出血,其不典型症状与出血量大小以及血肿部位密切相关.结论:老年不典型脑出血多表现为偏头痛、眩晕、头胀以及头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极易出现临床上的漏诊、误诊,给病患及时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吴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诱发因素分析

    近年来,由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内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过敏反应,器官、神经、血液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医学工作者必须切实掌握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特征及诱发因素,从根本上预防、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作者:席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肾病综合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儿科2008到2011年间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儿5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名25例,对照组采用肾病综合症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肾病综合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随访两组患儿病情缓解、感染次数及复发等情况.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儿均完成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缓解17例,平均感染(2.7±1.1)次,复发(1.7±0.2)次,对照组缓解12例,平均感染(4.8±1.2)次,复发(3.5±1.5)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治疗中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杨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58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冠心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空腹血耱(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27/29)和72.4%(21/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对于合并糖尿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脂质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

    目的:对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参考2001-2011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果:通过调查取证可知,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即国家公共职能执行不力.结论:必须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落到实处.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的病例报告

    患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经积极解毒对症等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不见缓解或缓解后又加重.病程中,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在病情反复时,需警惕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除监测患者血胆碱酯酶的活力外,还应该为其进行急性胰腺炎方面的常规检查,以免造成满诊.

    作者:陶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肠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 2年6月来我院接受胃肠间质瘤治疗的8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8名患者中4名患者间质瘤位于胃部,2名位于小肠部,1名位于结直肠,1名位于腹膜后.结论:GSIT具有其特异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其良恶性评估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细胞核分裂计数的多少.

    作者:朱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新生儿指自出生后28天以内的小儿.此期是小儿刚刚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的初阶段,机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由于新生儿生理调节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应用护理技术加强新生儿日常护理是保障小儿正常发育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有45例患儿,治疗组有35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儿在使用思密达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此疗法不仅可以快速排出肠道内的病原薇生物,还能使患儿肠道内的菌群快速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官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在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功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进行论述.结果: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的疾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前景;但需注意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蒙瑞;刘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事业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甚至是整个行业的整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单位取得突破和发展,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是将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卫生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关爱职工切身利益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效用,后针对如何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关爱职工切身利益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陈长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晚期食管癌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3例接受同位素介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结合文献对吻合口痿的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53例患者经粒子介入治疗后,咽部吞咽食物能力明显好转,28例由进半流质食物恢复正常饮食,25不能进食者恢复至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半年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情绪调节、营养状态改善等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生存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例患者口服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思考

    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是由中草药制成的,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使用中成药也可诱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因服用中成药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屡见报端,应引起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因服用抗风湿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胡凯;汪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