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吴海燕

关键词: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88.94±17.18和61.21±9.85分,对照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73.95±11.86和42.38±6.52分.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应用

    本文具体探析了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重要作用.冲洗结膜囊是眼科常规处置,此处置的目的:清洁结膜囊内异物、清洁脓性分泌物、清除化学酸碱物质及手术前清洁结膜囊.一次性受水器成本低,使用率较高,安全、可靠、无风险.传统受水器手持不紧时容易使冲洗液外流,而一次性受水器无侧满、无污染,冲洗液可全部流于袋内,避免污染病人的衣物及床单,避免冲洗液流入耳内及颈部.传统受水器容量为60ml,一次性受水器容量为180m,满足不同患者的清洗需要,降低受水器的更换频率,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本文对一次性受水器在冲洗结膜囊中的应用作了全景式描述,现将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作者:纪元;韩点;江林鸿;刘淑娟;赵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1个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与断裂,无肱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愈合时间6.2周.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本组28例患者,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3%.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少、全身和局部反应小、手术时间短、成角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大限度地防止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阑尾炎是发生在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加重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又能加重疾病.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短暂过程中感到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解除术前恐惧、紧张情绪,减轻术中疼痛,消除术后的孤独无助,使患者从被动配合到主动接受,有利于患者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康复,从而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贾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性关节炎人群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IL-6水平临床观察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MMP-12和IL-6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表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MP-12和IL-6水平.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MMP-12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L-6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MMP-12和IL-6均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在血清学联合监测MMP-12和IL-6水平方面,有望成为临床综合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作者:王日光;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检老年人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且体弱多病,常因慢性病痛折磨而怕孤独、怕寂寞.体检科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文化、职业、经历、病症和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以辅助和加强他们的药物治疗,帮助其顺利完成身体检查.

    作者:田英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坚持服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格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联合治疗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体温、咳嗽症状等变化,疗程结束后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4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仅有个别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胃肠道不适反应,未经特殊治疗后缓解.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件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操作步骤改进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溶血后洗涤2次”与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份样本做平行试验,将包含抗CD3、抗CD4和抗CD8的混合荧光抗体试剂与全血反应一定的时间,加入溶血剂,一组未洗涤直接离心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一组洗涤2次后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CD3、CD4和CD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免去“溶血后洗涤2次”步骤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且可缩短检测时间,患者节约就诊时间.

    作者:梁友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合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急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成尼莫地平观察组49例,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组,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定.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追踪观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胰腺癌28例,胰腺炎9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均进行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多层螺旋CT扫描并比较分析其CT表现.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对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胰腺癌、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多期扫描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胰腺癌的CT征象,容积重建技术能够显示胰周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2P胶体后皮肤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所致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放射性核素胶体32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13,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60,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雁;张莉;高伟;魏东波;王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的会

    由于儿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的色彩、说话的语气、待人的举止等服务行为.通过进行预防性沟通、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熟悉家长的性格,同时做好自我介绍,以便达到增进护患间了解的目的.做好护理性沟通可以使患儿及其家长了解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进而增强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另外,做好个性化沟通、针对不同性格的患儿及其家长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可以确保护患之间的和睦相处.总体来说,医护人员只有与患儿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提高儿科治疗和护理的质量.

    作者:石海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诊断优势.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40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根据诊断时是否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将其分为两组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血管造影重建成像对肺隔离症的术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临床诊断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临床上可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对肺隔离症的诊断.

    作者:邱先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常规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缩短其治疗时间,而且能够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结合病防治知识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较低,1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不了解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86%的患者不清楚肺结核病的传染途径,68%的患者不了解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等,37例患者对结核病知识认知来源于医务人员,其他认识渠道(如媒体与人际传播手段)的结核病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结论: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的相关防护知识虽有一定的了解,但与国家结控项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结合检查治疗督导,充分利用媒体和人际传播手段,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滋阴化瘀汤行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除治疗组2例及对照组1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均未见其他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症状.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复发率为1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茂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安全输血的注意事项

    输血是将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中的某种成份通过静脉输入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急救和临床治疗方法.输血的安全、有效不仅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血液来源、注射用具、操作方式、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好血源质量关,严格掌握各项输血指征,正确实施各种输血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0例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为对照组产妇静脉注射1OU的催产素,为观察组产妇在静脉注射10U催产素的基础上于其直肠前壁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片.用药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产科药物搭配法.

    作者:范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综合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8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感染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3.28%,相比对照组的7.03%,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前的积极准备、手术过程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手术后积极抗感染等,均是预防手术室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