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仁
目的:观察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切口护理,观察组58例给予加强腹部切口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及肠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术后切口换药、饮食指导及活动锻炼指导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少量雌激素对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少量雌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E2、FSH水平变化、Kuppermen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后E2水平增高更明显,FSH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体重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量雌激素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文兰;张佩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呼吸ICU鼻饲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护理的方法.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入住呼吸ICU的192例患者,均使用鼻饲法护理,观察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预防与护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鼻饲患者特别是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加大预防和护理力度,为患者提供更通畅、更安全的营养渠道.
作者: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开始受到追捧.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慢慢加入了服用膏方的人群,膏方正在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是,传统膏方在制作和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对膏方制作中的一些细节做以下改进,以便使膏方质量更可靠,服用更方便.
作者:蒋炬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药师在参与呼吸内科临床医疗诊疗的活动中,对1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通过与医师合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熊晓东;崔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抢救方法.其中,14例为初产者,32例为经产者.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产科有0.41%的出血性休克发生率.本研究中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产前出血患者有2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4例,流产6例,死亡1例;有41例患者保留了子宫,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1例患者由于产后出血、继发性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是有效降低出血性休克孕产妇死亡率的必要措施.医院医护人员应对产妇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提升自身的手术水平,努力将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降到低,切实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陈慧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按照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卡孕栓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价格较低,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环境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5人、6人、1人、6人,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1人、13人、4人、14人.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7.86士3.63分和39.29±5.0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5.00±3.57分和46.43士5.26分.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和常规换药等西医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外敷中药膏、内服中药汤剂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80%,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57.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3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9.9周,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15.8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可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和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时间,使患肢的功能快速恢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才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TNF-a变化情况.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两组患儿的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治疗效果,且对于降低细胞因子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关注.
作者:陈志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住院药房存在的药品差错及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实施住院药房药品综合管理措施后的临床数据与2009年的数据做对比,分析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指导临床实施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检查改进措施,两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定和实施规范合理的退药干预机制,协调门诊与住院系统内管理,能极大地降低退药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解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基础疾病、心理因素、综合用药、环境、抑郁、焦虑密切相关.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对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病人在院外的自我护理,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癌症病人的特殊性,对做好其疗程期间的出院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举措.
作者:陈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了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补充,特对其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方法:对38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M及IgG抗体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其全血清微量元素Zn、Ca、Fe、Cu、Mg的含量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在Hp现症感染率、既往感染率等方面,小儿分别为10.5%和2.1%左右,而未感染组儿童全血清中Fe的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至于这两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其余微量元素(Zn、Ca、Cu、Mg)的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或加重儿童出现铁缺乏,主要的因素就是Hp感染,因而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是对Hp感染患儿的一项重要检查.为了让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铁缺乏.
作者:丁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0年 4月-2012年7月间治疗的髋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其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腔内注射,配合功能锻炼,观察患者运动疼痛变化、体征变化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愈12例,比率为18.18%,显效27例,比率为40.90%,有效25例,比率为37.87%,无效2例,比率为3.0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对于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注意用药剂量与频率,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妊高症经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处置后的效果.方法:对本院48例孕高症患者分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后,各项身体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实验组(特殊护理组)与基本组(常规护理)中显现了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形成区别.结论:科学悉心的综合护理对妊高症患者降低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产生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杨现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时间为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规范,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药对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纠正治疗;为主治医师开具处方提供相关药物信息.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促进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透析导营相关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进行防感染护理,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和感染发生率,以及整体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总有效率为88.6%,感染率为5.7%;对照组透析总有效率为70.0%,感染率为16.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透析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利于提高透析总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秀;刘仙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