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病人出院指导工作探讨

陈朝英

关键词:癌症, 病人, 出院, 指导
摘要: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病人在院外的自我护理,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癌症病人的特殊性,对做好其疗程期间的出院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举措.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球蛋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1-2012.1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IgG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IgG治疗组加用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注射,疗程为5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外周血血清中IgG、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IgG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P<0.05);IgG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下降,外周血IgG浓度上升,CRP浓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的IgG浓度,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孟晓华;田晓;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细化舒适护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开展便民服务、实行人性化舒适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就诊过程方便、快捷;排队、候诊时间缩短,门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从2012年上半年的93.2%上升到下半年的97.6%.结论: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姚琼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

    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STS教育是科学、技术、社会乃至医学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教育.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即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实用性、发展性.

    作者:杨姿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40例脑动静脉患者进行血管CT成像检查,然后对所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图像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下显示,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引流动脉和供血动脉畸形,影像效果比较显著.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无创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畸形血管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李新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88.94±17.18和61.21±9.85分,对照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分别为73.95±11.86和42.38±6.52分.观察组患者的Barhtel指数和Fugl-Meyer定量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激酶与3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分析

    目的: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尿激酶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耱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情况,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0.9%氯化钠溶液(NS)、5%葡萄糖注射液(5%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配伍后,经智能微粒测定仪检测不溶性微粒含量.结果:NS组、5%GS组和5%GNS组配伍溶液10 μm、25μm不溶性微粒数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经线性分析具有相关性.NS组和5%GNS组配伍一段时间后不溶性微粒含量超标.结论:尿激酶与5%GS配伍用药在临床较安全;但好在用药前再行配伍,在尚未获得降低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方法前,须避免应用NS或5%GNS配伍.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与预防

    心脏性猝死是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引起SCD的常见原因.降低人群中SCD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消除产生猝死的危险因素,减少SCD发生.

    作者:李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疗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在药学保健的工作中,药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被应用到药学的服务领域中,使药物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心理药效学、心理药学和药学心理学定义,同时对心理药效学和心理药学如何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毕再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清宫术中出血的体会

    目的:探讨气囊在治疗清宫术中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1月因宫内组织残留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ml者,行双腔气囊注水压迫止血.结果:所有使用气囊的患者,其出血均得到控制,术后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清宫术中止血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基础疾病、心理因素、综合用药、环境、抑郁、焦虑密切相关.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对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的增多与营养摄入模式的改变,对高血压患者的成病原因与综合管理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梁志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进行鼻腔冲洗与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的效果对比及评价

    目的:对比鼻内镜术后行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和冲洗两种处理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从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患者行人工鼻内镜下清理痂皮.结果:观察组有4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8%;对照组有4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1.1%.观察组在术腔洁净度、黏膜血肿消退、堆积血痂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腔冲洗可以加速鼻腔黏膜修复,保持鼻腔术后的洁净,缩短治疗疗程,有效防止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雪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浅析

    本文主要探析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来警示人们代谢综合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代谢综合征(MS)是指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存于同一个体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逐渐增多,其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肝病(NAFLD)患者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加大对代谢综合症的预防措施,积极研究和探索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明通过对代谢综合症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NAFLD、2型糖尿病、脑卒、冠心病的预后,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现将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作者:王云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观察对诊断口腔尖锐湿疣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表现的观察在诊断此病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这76例口腔尖锐湿疣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口腔内有淡红色或苍白色的皮疹,皮疹表面凹凸不平、糜烂;有57例患者口腔内出现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没有疼痛感或只有轻微的不适感;有32例患者的病变出现在口角皮肤处;有20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牙龈或腭部;有24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舌尖、舌侧缘或舌腹.本组76例患者经过醋蛋白试验或病理检查后均确诊患有尖锐湿疣.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对其随访1年,有4例患者失访,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分析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有效地诊断此病,避免发生误诊.

    作者:赵玉莲;赵有奎;柳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适合特殊病种老年人群使用的助行器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特殊病种的老年人面临着如何独立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现状.笔者通过对很多老年人使用的助行器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病种的老年人需要通过行走和支撑来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改进制作了一款将助行器与拐杖结合在一起的带拐杖的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的,富有人性化的助行器.

    作者:姚满好;何非;刘雅克;杨懿;周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SBP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Sp02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包皮过长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有患者21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至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处较为整齐,左右较为对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内板保留较少,切口较隐蔽,且阴茎阴茎头几乎全部露出,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4例,对照组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1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非常精确,且术后发生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低,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任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0年 4月-2012年7月间治疗的髋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其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腔内注射,配合功能锻炼,观察患者运动疼痛变化、体征变化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愈12例,比率为18.18%,显效27例,比率为40.90%,有效25例,比率为37.87%,无效2例,比率为3.0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对于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注意用药剂量与频率,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等西药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使用三仁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43.55%.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三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冷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的疗效及其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的疗效及其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入产程加速期的产妇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对照组未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加速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不同.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和加速产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加速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且能加速产程,促进产妇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韩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