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促进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连芳菁;陈晶晶;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型患者的效果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运动、饮食、二甲双胍加辛伐他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的血脂降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进糖尿病高脂肪血症患者的血脂情况.
作者:崔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泽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 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2.3%,疗效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判断、合适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和恰当的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再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天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治疗前(6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且以中医护理为主),对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分析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秀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于血液净化后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粘膜护理、置管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38例,其中29例经CT和胸片复查正常,2例CT显示肺部出现局部纤维化,肺功能正常;12例死于循环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血液净化后的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患者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 g/d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补肾强筋解肌汤,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及陪伴分娩等干预措施在控制社会因素影响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待产的56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前护理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达75.36%,剖宫产率只有24.64%,对照组剖宫产率高达45.71‰结论:实施有效的产前干预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社会因素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作者:罗乐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本文用浅显的文字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及预防治疗,帮助人们认识钩体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避免钩体的感染、感染发病后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疗纠纷的处理已成为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医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造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取决于学校实施怎样的课程体系、教育方案及医学生选择怎样的学习内容.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品德形成规律,医学院校实施防范医疗纠纷的早期教育活动,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丽;赵洪海;姜艳华;丁元花;陈桂芝;张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核桩冠修复设计应用范围广,但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直接法在患者口内完成,耗时耗力,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间接直接法制作桩核蜡型,先用嵌体蜡制作桩的蜡型,然后再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在模型上制作蜡型,二者合一,效果满意.
作者:鲁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1个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与断裂,无肱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愈合时间6.2周.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本组28例患者,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3%.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少、全身和局部反应小、手术时间短、成角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大限度地防止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音乐疗法,从入院开始戴耳机欣赏音乐约3天,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直至术前晚止.结果:60例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S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收入层次患者效果不同,月收入3000元以上患者SAI评分显著低于2000-3000及2000元以下的患者(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影响效果不同,高中及以上文化患者的SAI评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患者(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对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儿科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3%,短留置时间为1天,长留置时间为6天,且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为患儿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现象.其对危重儿童抢救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与老年患者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护士一定要在充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护理实际需要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努力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重点对护士的有效沟通技巧作了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毕玉芬;綦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失眠症患者42例,予以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浴足和足部按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结果:治疗组PSQI量表各项积分和总分均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88.10%.结论: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疗效优.
作者:侯丽明;陈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期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鄢陵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158例住院治疗的腹泻儿童的临床资科,治疗组使用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使用妈咪爱与脑益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恢复快,疗效好,预后佳.结论:对于小儿慢性腹泻患儿,应用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其疗效好于妈咪爱联合脑益嗪,且患儿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会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掌握社区妇女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开展有效的防治.方法:对辖区内2012年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度妇女病普查率为60.35%.妇科多发病前三位依次是阴道炎患病率29.86%;宫颈炎患病率21.84%;盆腔炎患病率5.94%.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陈旧性会阴裂伤、宫颈癌等发病相对较低.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可见显著差异.结论:周期性开展妇女病普查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于宝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