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文兰;张佩琴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全过程相关的一种技术服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药师利用英语在涉外场合提供药学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药学专业人员药学服务中对于专业英语技能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在基于岗位工作的项目化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法进行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项目化教学中同步进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药学服务中专业英语技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高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护士长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做好护理管理,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一直是单位领导关注的焦点.护士长不仅是科室医护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协调医-护、护-护、医-患、护-患之间关系的纽带.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做了如下工作,仅供临床护理管理者参考.
作者:张敏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常见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小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高,防御能力低,正是容易患病染病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小儿阶段各种常见疾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作者:张熙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我院手术室护士实施《预防用抗生素执行流程》的情况,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室护士应用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地点、时间及治疗过程中有无临床医师在场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并将调查记录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手术室走廊内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300例,占患者总数的75%.在麻醉后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40例,占患者总数的10%.在没有临床医师在场的情况下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5%.结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使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医院管理层应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和管理.
作者:梁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输血是将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中的某种成份通过静脉输入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急救和临床治疗方法.输血的安全、有效不仅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血液来源、注射用具、操作方式、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好血源质量关,严格掌握各项输血指征,正确实施各种输血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普内科收治的268例肺结核并发胸膜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康复,无一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薛丽娟;施海涛;杨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进行健康检查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否能够认识到问卷中的各种因素是否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研究分析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防治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等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认知较为深刻,认为其感染的几率较大.而对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危险因素,认知较差.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作者:王国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心律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左房前后径均高于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高浓度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结构的重构有关.它促进了心房颤动的持续状态;炎性反应的持续存在可能引起心房重构;心房重构又促进心房颤动持续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炎性浸润相对较轻,但反复发作也可能引起心房结构变化,成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基础.研究C反应蛋白与房颤的关系对防治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联合治疗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体温、咳嗽症状等变化,疗程结束后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4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仅有个别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胃肠道不适反应,未经特殊治疗后缓解.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件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11月的手术患者40例,在麻醉前、手术前、术后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到手术流程中,增加了患者的安全系数,有效控制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结论:在麻醉前、手术前、术后实施安全核查制度,有效控制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柳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m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其味辛、甘,性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常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等症[1].本为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繁育等进行总结.
作者:樊家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时建立静脉通道的一种手段,同时可减轻护理人员的穿刺任务和因穿刺困难带来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静脉穿刺时往往会出现诸多并发症.现将其预防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1静脉炎1.1原因留置针的材料是聚合物,其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如选用的导管材料过硬,导管固定不牢,型号不当,留置时间过长,输入的药物或液体对静脉刺激大及置管过程中无菌技术要求掌握欠严格等,均可引发静脉炎[1].
作者:沙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音乐疗法,从入院开始戴耳机欣赏音乐约3天,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直至术前晚止.结果:60例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S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收入层次患者效果不同,月收入3000元以上患者SAI评分显著低于2000-3000及2000元以下的患者(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影响效果不同,高中及以上文化患者的SAI评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患者(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对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药学是医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专业,药学工作者除了从理论上学习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外,还应亲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学习如何合理用药.为了研究如何加强药学师队伍建设,培养药学实习生合理用药的能力,本文作者对当前药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对如何培养药学实习生合理用药的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作者:谭汉添;蔡庆群;丘振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囊在治疗清宫术中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1月因宫内组织残留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ml者,行双腔气囊注水压迫止血.结果:所有使用气囊的患者,其出血均得到控制,术后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清宫术中止血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96例牙隐裂病例进行病史询问及对牙体情况的临床观察,分析原因,对发病年龄、性别、好发牙位及好发发育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49岁为多发年龄,男多于女,上领磨牙多见,好发于近中或/和远中沟.结论:病理性磨损及创伤性咬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只有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才能保留隐裂牙.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脑干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总结此病的有效疗法.结果:经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后,在5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痊愈,有9例患者中残,有3例患者重残,有2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综合疗法可阻断脑干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救治原发性脑干伤的成功率.
作者:熊明松;余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火针组患者并用电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需要行药物过敏试验即皮内注射.有研究称传统的注射方法是与皮纹呈近似于垂直方向进针,针尖逆皮纹而进,使皮纹产生机械性损伤,加之药液逆流阻力大,故较疼痛.如果与皮纹平行方向进针,针尖顺皮纹而进,皮纹向两侧推移,机械损伤小,无断裂现象,而且药液进入阻力小,故不痛或只有微痛的感觉.
作者:秦丽洁;李梦杰;王凤英;张金丽;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替罗非班在冠脉支架手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性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诊断为急梗并使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29人,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适应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不适应症方面没有很大差异,但疗效方面差异性较大.治疗组用药一个星期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的风险比观察组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梗患者行支架植入手术时,除了行常规治疗,还可加用替罗非班,其效果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适应症,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