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东;崔永慧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 1年收治的异位妊娠病灶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8例给予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7.32±12.12)分钟,术后肛门排气(7.87±1.67)小时,住院时间(3.65±0.34)日;对照组手术时间(77.42±14.65)分钟,术后肛门排气(14.56±2.12)小时,(6.34±1.32)日.结论:腹腔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比较确切的临床效果,显著的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0例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为对照组产妇静脉注射1OU的催产素,为观察组产妇在静脉注射10U催产素的基础上于其直肠前壁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片.用药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和产后2个小时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所用的时间、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产科药物搭配法.
作者:范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及早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剖腹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及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腹胀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显著长于护理组;对照组的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结论:及早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剖腹产术后患者由于腹胀带来的痛苦,发展前景很好,且有极高的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仇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围手术期患者按照传统的药物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则详细的对其手术前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的评定,手术后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并在术前和术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B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明显好于A组,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情况,并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永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临床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找基层老年性阴道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2年6月治疗的9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对照组43例,采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数据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9%,明显优于对照组67.4%,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甲硝唑乙烯雌酚扑尔敏等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经济方便实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适合基层使用.
作者:蔡凤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旨在对口腔黏膜白斑(OLK)的临床特点进行客观分析.方法:对87例来我单位治疗OLK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因素、发病部位以及临床表现.结果:OLK的发病因素与病患的性别、年龄、饮酒以及吸烟有直接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并伴有味觉减退、刺痛、粗糙感等症状;易发于舌、颊、龈等部位;OLK还易发癌变,且以舌侧缘癌变率居首.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OLK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OLK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康舒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政府的新调查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使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我院开设干部病房已有10余年,入院患者均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离休干部.这些老年患者因长期患病和伤残,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包括长期卧床、坐轮椅及只能室内生活,不能外出,我们称之为老年久病卧床患者.久病卧床的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康复再起的希望较小,因而重在预防.据统计,久病卧床的患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中男性为3.6%,女性为5.8%,而8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分别增至35.0% 和50.8%.常见老年久病卧床患者的病因为:(1)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久病卧床的首要病因(占50以上).2)脑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脑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虽遗留轻瘫,但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了下肢截肢术,使病情加重而致长期卧床,这种情况称复合性残疾.(3)骨折:骨折也是老年人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4)骨关节病.(5)因寿命延长而使病残比例增加也是久病卧床的常见原因之一.(6)老年性痴呆和重症精神病.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ALT、AST、γ-GT、TBIL、DBIL、BUN、CRE是反映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当前高原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与2005年检测结果比较,除BUN外,所有生化指标水平、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或P<0.05).此结果与高原军人营养水平的提高、供氧条件的改善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加强密切相关.虽然高原军人的身体健康有所改善,但海拔5000m以上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的异常率仍远高于其他低海拔地区.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高原军人自我防护和自我防病意识;科学合理安排高原军人守换防时间;积极改善高原军人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红梅;哈振德;高亮;范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抢救影响因素、抢救特点,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 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和抢救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占34.7%)、急性中毒(占25.3%)和严重创伤(占16.7%);昏迷抢救是否成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原发疾病情况和昏迷程度存在一定关系(p< 0.05);150例患者6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0例在住院治疗时死亡,死亡率为10.7%.结论: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和严重创伤是造成急诊内科昏述的主要原因,抢救是否成功受入院时间、原发疾病和昏迷程度的影响,迅速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是提高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口腔中牙齿垂直距离降低、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等一系列疑难病例的全面分析,确立修复方案,确保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的终效果有较高的满意度.方法:本研究选取4例年龄在42到76岁之间的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女性,1例男性.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一定要对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口腔情况及相关要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修复的具体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口腔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在对口腔疑难病例进行修复前,务必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以此实现患者满意的修护效果.
作者:简冬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红霉素实施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者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作者:蒋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书写护理文件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1],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病历100份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对这100份住院病历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及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00份住院病历中,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资料均存在缺项、漏项、涂改、字迹潦草和记录不全等不利于举证倒置的情况.结论: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素质教育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病历的质控管理,改善医护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关键.
作者:段承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72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采用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几率明显降低.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关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x射线衍射法(简称XRD法)对礞石滚痰丸中金礞石进行鉴别的方法.方法:采用XRD法测定经灰化处理后的样品,分析物相组成情况,进而寻找图谱中金礞石的XRD特征峰.结果:金礞石在d值为9.982处的特征峰较为明显,且不与其他组分产生干扰,可作为金礞石定性的依据.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高,适用于复杂的中成药体系.
作者:蔡学艳;王婧;陈佳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音乐疗法,从入院开始戴耳机欣赏音乐约3天,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直至术前晚止.结果:60例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S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收入层次患者效果不同,月收入3000元以上患者SAI评分显著低于2000-3000及2000元以下的患者(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影响效果不同,高中及以上文化患者的SAI评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患者(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对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临床相关性.方法:97例ACH患者入院后检测uA,根据uA值分为高血清尿酸组与非高血清尿酸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意识状态、预后与uA关系.结果:97例患者47例为高血清尿酸,50例为非高血清尿酸,58例重症,39例轻症,46例意识清楚,51例意识障碍,22例死亡;47例高尿酸组91.49%(43/47)患者为临床重症,87.23% (41/47)为意识障碍,42.55%(20/47)死亡.结论:检测u脉平可作为评估ACH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了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补充,特对其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方法:对38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M及IgG抗体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其全血清微量元素Zn、Ca、Fe、Cu、Mg的含量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在Hp现症感染率、既往感染率等方面,小儿分别为10.5%和2.1%左右,而未感染组儿童全血清中Fe的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至于这两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其余微量元素(Zn、Ca、Cu、Mg)的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或加重儿童出现铁缺乏,主要的因素就是Hp感染,因而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是对Hp感染患儿的一项重要检查.为了让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铁缺乏.
作者:丁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合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急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成尼莫地平观察组49例,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组,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定.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6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确诊病例为54例,诊断准确率为90%,误诊6例,其中,3例为增生结节,2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包块.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确诊中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