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琼英
目的: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包皮过长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有患者21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至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处较为整齐,左右较为对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内板保留较少,切口较隐蔽,且阴茎阴茎头几乎全部露出,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4例,对照组出现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患者1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非常精确,且术后发生包皮过短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低,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任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32例,将其按照分娩指征分成甲组阴道试产组和乙组再次剖宫产组;另选择106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孕妇,将其分成丙组阴道试产组和丁组剖宫产组.对比分析各组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结果:甲组与丙组比较,试产成功率、产程、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丁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若是条件允许可,应尽量选择阴道分娩,避免因再次行剖宫产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杨嘉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群体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60例,对其临床反应和诱发因素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的药动学和药物学发生改变、联合用药及滥用抗衰老和滋补药物等.结论: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邹家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报告毒蛇咬伤致手背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带蒂皮瓣治疗的护理.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训练被动体位、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和断蒂试验,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定期复查.
作者:张家娥;付生芳;郑芙蓉;陈雪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对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进行腭裂手术修复的优良时机.方法: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腭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均进行腭裂手术修复治疗,并在术后接受了随访.我们对这些患儿术后面部发育的情况和发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后,所有患儿的伤口均愈合良好.其中,1~6个月的患儿进行腭裂手术修复后其面部发育的情况好,发育正常率达到了93%;1 ~6个月和6~12个月的患儿进行腭裂手术修复后其发音的优良率均达到100%.结论:对腭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效果确切,在早期(1~6个月时)为其进行手术修复的效果相对更好.
作者:殷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MMP-12和IL-6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表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MP-12和IL-6水平.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MMP-12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L-6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MMP-12和IL-6均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在血清学联合监测MMP-12和IL-6水平方面,有望成为临床综合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作者:王日光;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运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运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激光介入治疗小儿气道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10例在电子支气管镜下激光治疗的小儿气道病变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例激光治疗患儿,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护理不当表现.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注重气管镜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韩晓蓉;李娟;赵凤美;孟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46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有34例.对这34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从性别、输注药物的成分及是否属于肿瘤患者等方面将其与未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注射器具污染、患者个体差异及用药不合理等因素是导致输液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实施输液反应预防措施后,我院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监控、严格管理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帮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失眠症患者42例,予以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浴足和足部按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结果:治疗组PSQI量表各项积分和总分均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88.10%.结论: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疗效优.
作者:侯丽明;陈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务人员应该以诚挚态度和感情去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用亲切的语言去接近他们,用和善的方式去感动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去赢得他们的尊重,用健康的身体来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黄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我院2011 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比较组,每组75例.试验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组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哪组治疗效果具有优越性.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比较组,且无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刘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干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实验36例脑干损伤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26例显效,占72.2%,9例有效,占25%,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对脑干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可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曾祥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GDM的筛查和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其中40例在孕中期行糖筛查/OGTT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20例在孕34周以后诊断为GDM.结果:在孕24-28周确诊为GDM并接受治疗的孕妇中,妊娠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在34周以后诊断并接受治疗者(P<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孕期行糖筛查内GTT,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汤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肾绞痛患者102,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静滴间苯三酚80mg,观察组在间苯三酚静点的同时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用山莨菪碱20mg肌肉注射,观察镇痛、解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8士4.6)min,对照组为(24.7 ±8.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6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7%(7例)、31.4(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9 %(3例);对照组为45.1%(2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6h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属于诱因多而且较顽固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有转移性的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以阑尾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胡守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当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药物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即临床药物使用泛滥、使用不合理,医生的用药行为出现争议,产生众多医疗纠纷等.我国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用药与经济效益挂钩等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临床用药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讨论.
作者:聂毓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蜡疗、醋离子导入、康复训练及等长收缩训练与醋离子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机分为蜡疗、醋离子导入综合治疗组30例56个关节;对照组30例54个关节,只采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蜡疗综合治疗比单纯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刘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XX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焦少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