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胡守平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属于诱因多而且较顽固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有转移性的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以阑尾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十分重要.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用药依从性相关性调查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就诊的216例皮肤病患者发放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调查问卷,对其用药医嘱及实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MQ(The 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作为评估用药依从性水平的标准;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法,将调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均继续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皮肤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相关(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常规护理,配合预防尿路感染的系统护理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及出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参配莱菔子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之一,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1].其中,典型的相恶范例就是人参恶莱菔子.但是,历代医书中既有人参禁忌莱菔子的记载,又有很多用人参配莱菔子治疗疾病的记载[2].现代医学研究对人参配莱菔子是降低还是增强功效也莫衷一是[3][4][5].至于莱菔子配人参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情况,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开展了人参配莱菔子亚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以期探索其配伍机理.

    作者:郭炜;庞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心内科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现状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应用作分析研究,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患者病历5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此50例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42例,使用率为84%,联合用药的有23例,占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比例为54.76%.数据显示,我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存在联合用药率高、超量使用等不合理情况;结论:医院根据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让用药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雒光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心内科120例住院患者进行食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食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食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对其跟踪观察2个月,并记录分析患者在食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HDL-C、TC、TG和LDL-C值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对预防和控制患者高血脂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建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冬虫夏草菌丝体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冬虫夏革菌丝体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方法: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永(6:9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腺苷在浓度为0.4 ~8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RSD=0.38%;平均回收率为95.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常见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小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高,防御能力低,正是容易患病染病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小儿阶段各种常见疾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作者:张熙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细化舒适护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开展便民服务、实行人性化舒适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就诊过程方便、快捷;排队、候诊时间缩短,门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从2012年上半年的93.2%上升到下半年的97.6%.结论:精细化舒适护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姚琼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产后抑郁与孕期心理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为产前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96例孕产妇从孕期情绪变化跟踪至产后7天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估.结果:本组跟踪调查96例产妇,EPDS≥13分者24例,其阳性率为25.00%.结论: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成正相关;产前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不同.

    作者:孙家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头脑风暴法在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头脑风暴法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头脑风暴法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订并实施整改措施.结果:与2011年4~9月相比,SICU在护理质量、技能考核、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脑风暴法用于指导SICU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培养护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蒋晓华;李俊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112例C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其它基础治疗相同.7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5%,对照组为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AP较单用莫西沙星疗效确切,尤其在退热,祛痰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永祥;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某综合医院内科与外科护士对感染认知情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和比较某综合医院内科与外科护士对感染的认知情况,分析具体原因,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内科及外科护士各33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护理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结果:外科组护士的感染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越好.结论:该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加强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34例合并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意义及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关怀的方法.方法:在为我院收治的有睡眠障碍的6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护理措施,对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使用安眠药进行辅助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基础护理的同时,针对其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睡眠环境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3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显著好转,有8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10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70.6%.在34例实验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显著好转,有9例患者症状减轻,有2例患者无效,显效率为94.1%.结论:对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单独隔离基本措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本院实施措施和规章制度12个月,检出多重耐药菌44种,无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作者:于玮;潘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儿童肺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为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对我院2011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的204例儿童肺炎住院患而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频率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02例儿童肺炎住院患儿全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案的患儿分别占总患儿数的39.1%、52.3%、8.6%.结论:我院治疗儿童肺炎的抗菌药物应用比较合理,还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作者:王拓;宁丽敏;詹巾卓;李娜;孙汇;杜培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诊断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4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出现明显降低.结论:诊断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陈俊杰;谢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专科的特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专科分组的方法,比较分析分组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微.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分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及业务水平.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以诚挚态度和感情去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用亲切的语言去接近他们,用和善的方式去感动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去赢得他们的尊重,用健康的身体来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黄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瘢痕产妇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包括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60例非瘢痕产妇子宫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分娩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踝关节损伤功能锻炼康复装置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伤后患者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淤血和疼痛等,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可有效消除关节周围肿胀[2].有研究表明,踝关节损伤若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常引起踝关节的功能障碍.而踝关节的损伤又多伴有其他的复合伤,如脊柱损伤、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若为这种状况,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均不能通过早期下地行走锻炼,需要长期卧床,靠踝关节功能锻炼器械及他人帮助的被动功能锻炼,而这种被动的机械锻炼,有些患者难以承受,又受踝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时间长、锻炼器械使用费用高或人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功能锻炼不到位,很容易引起踝关节僵硬、功能恢复慢、足下垂等并发症,对以后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利用自行改进的踝关节功能锻炼装置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观察30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