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产后抑郁与孕期心理状态的关系

孙家骅

关键词:产前, 产后, 心理, 抑郁症, 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为产前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96例孕产妇从孕期情绪变化跟踪至产后7天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估.结果:本组跟踪调查96例产妇,EPDS≥13分者24例,其阳性率为25.00%.结论: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成正相关;产前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不同.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 0年10月至201 2年10月收集730对住院待产夫妻,其ABO血型不合的0型血孕妇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对新生儿脐血进行血清学检查,对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按孕妇妊娠次数及检验结果进行分组调查.结果:IgG抗-A(B)抗体效价在第一胎与第二胎以上妊娠的孕妇中相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且脐血检验结果、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差异性也不明显.新生儿游离抗体阳性率、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妊娠次数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无显著关系;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在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1:32的时候会有所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概率随着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大,对新生儿发病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卢君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9例,其中,胆源胰腺炎2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7例.结论:超声诊断可快速区分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不同表现类型,以便提早发现,提前诊断,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陈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谷红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谷红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谷红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使用Re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有效性.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hi2=2.83,df=6,P=0.83> 0.05,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其OR=3.09,95%CI[1.90,5.03],P<0,00001.结论谷红对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史华;胡发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甘到201 2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几率、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共出现6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引流管放置数量、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对于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合理预防、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几率,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梁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对24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24例,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包括输液、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及防治并发症等)和全面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血耱均降至12mmol/L以下,血清渗透压均降至320 mOsm/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发生高渗性昏迷后病情危急,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针对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吴静;尹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社区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施行中医辨证施护,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发现辩证施护对于促进肢体、语言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容易被社区患者接受,其康复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欧柳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滋阴化瘀汤行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除治疗组2例及对照组1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均未见其他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症状.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复发率为1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茂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肾绞痛患者102,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静滴间苯三酚80mg,观察组在间苯三酚静点的同时使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用山莨菪碱20mg肌肉注射,观察镇痛、解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8士4.6)min,对照组为(24.7 ±8.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6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7%(7例)、31.4(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9 %(3例);对照组为45.1%(2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6h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问题探讨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士的安全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病人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对临床做好老年病人安全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闫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开始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结合起来,全面考虑人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心理治疗能稳定患者的情绪.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存在以下心理:(1)心理障碍:恐惧、焦虑、抑郁;(2)心理畸变:悲观、绝望、自杀倾向;(3)精神衰弱:失眠、多梦;(4)拒绝治疗.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本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桂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的增多与营养摄入模式的改变,对高血压患者的成病原因与综合管理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梁志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草药的煎煮方法与药效

    目前,中药汤药煎煮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煎煮方法会严重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完善中药煎煮操作规程是提高中药效效力、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优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中药煎煮与中药疗效的关系,旨在为规范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羿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在参与呼吸内科临床医疗诊疗的活动中,对1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通过与医师合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熊晓东;崔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手术治疗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 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2.3%,疗效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判断、合适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和恰当的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再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激励式护理管理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激励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43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激励式护理管理,并对护士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护士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均由明显降低,与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管理中实施激励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科室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她们大的潜能.

    作者:何琼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参配莱菔子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之一,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1].其中,典型的相恶范例就是人参恶莱菔子.但是,历代医书中既有人参禁忌莱菔子的记载,又有很多用人参配莱菔子治疗疾病的记载[2].现代医学研究对人参配莱菔子是降低还是增强功效也莫衷一是[3][4][5].至于莱菔子配人参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情况,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开展了人参配莱菔子亚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以期探索其配伍机理.

    作者:郭炜;庞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的病例报告

    患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经积极解毒对症等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不见缓解或缓解后又加重.病程中,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在病情反复时,需警惕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除监测患者血胆碱酯酶的活力外,还应该为其进行急性胰腺炎方面的常规检查,以免造成满诊.

    作者:陶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分析

    加强对于中心消毒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各项操作流程提出规范化要求,将所有措施落到实处,是确保消毒质量的重要前提;加强对各种再生物品的监测力度,是提高消毒物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总之,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具有相关性.

    作者:魏美霞;谢运娣;朱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脉直接穿刺时妙用注射器连接的优点

    在我们基层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短缺,设备不足,各方面的技术(如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造瘘术等)暂时没办法开展,有些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和某些因素,无法外出做动静脉造瘘术,进行血液透析时,大部分患者都是采用动脉直接穿刺术.而我们血透室经常只有一名护士独自操作,动脉直接穿刺虽然简单,但是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血液透析时采用动脉端管路与内瘘针连接好后再穿刺的方法,如果穿刺失败或血流量不好或穿刺部位肿胀时,常常会出现动脉端管路阻塞,有血块的情况;如果管路凝血了则需要更换管路,浪费了材料,也浪费了患者的血液,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和不信任,又易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采用20ML-50ML的大号注射器连接内瘘针进行动脉穿刺,成功后再与动脉端管路连接,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普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58例小儿慢性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期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鄢陵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158例住院治疗的腹泻儿童的临床资科,治疗组使用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使用妈咪爱与脑益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恢复快,疗效好,预后佳.结论:对于小儿慢性腹泻患儿,应用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其疗效好于妈咪爱联合脑益嗪,且患儿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会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