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直接穿刺时妙用注射器连接的优点

周普新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脉直接穿刺, 20ML-50ML的大号注射器, 内瘘针
摘要:在我们基层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短缺,设备不足,各方面的技术(如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造瘘术等)暂时没办法开展,有些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和某些因素,无法外出做动静脉造瘘术,进行血液透析时,大部分患者都是采用动脉直接穿刺术.而我们血透室经常只有一名护士独自操作,动脉直接穿刺虽然简单,但是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血液透析时采用动脉端管路与内瘘针连接好后再穿刺的方法,如果穿刺失败或血流量不好或穿刺部位肿胀时,常常会出现动脉端管路阻塞,有血块的情况;如果管路凝血了则需要更换管路,浪费了材料,也浪费了患者的血液,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和不信任,又易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采用20ML-50ML的大号注射器连接内瘘针进行动脉穿刺,成功后再与动脉端管路连接,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

    目的:探讨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 0月来我院就诊,且被门诊确诊为月经过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乌鸡白凤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月经量和颜色恢复正常,且总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钩端螺旋体病

    本文用浅显的文字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及预防治疗,帮助人们认识钩体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避免钩体的感染、感染发病后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38例骨伤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伤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出院的3632例骨伤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其中13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8%,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32.6%),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下呼吸道感染;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感染率高;住院2周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做好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实施健康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骨伤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举措.

    作者: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状况、转归情况.结果:我院六年间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24例,首次发生腹膜炎即为真菌性腹膜炎者14例(58.3%).18例(75%)患者曾在发病前1月内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在真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真菌培养以念珠菌为主,绝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对该病有效.结论: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前1月使用抗生素及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作者:邓声京;王云燕;薛少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型患者的效果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运动、饮食、二甲双胍加辛伐他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的血脂降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进糖尿病高脂肪血症患者的血脂情况.

    作者:崔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青霉素;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妇科千金片连续治疗2个疗程(1疗程1 0天,中间休息5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14.3%,显效率25.7%,有效率51.4%,无效率8.6%,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率2.9%,显效率20.0%,有效率51.4%,无效率25.7%,总有效率74.3%,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琼芬;马湖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索

    妇产科工作的核心是保护孕产妇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只有加强管理理念、增强业务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规避医疗行业风险,降低发生妇产科医患事故的几率,提高医院的声誉度,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作者:马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3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DHS组、Ender钉组以及Gamma钉组,每组100例.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对三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输血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Gamma钉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组和ender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组和ender钉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输血量等方面明显小于DHS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0年10月~201 1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汗液分泌严重、呼吸障碍以及心前区发生压榨式疼痛,观察患者的实际病症并做出合理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组4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为心律失常,1例为心源性休克.结论: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时刻注意其病情变化,从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志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合作学习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技能教学是护理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护理院校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坚实基础.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丧失耐性,以致学习效果不佳.自2008年 以来,笔者将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入到护理技能的教学当中,并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合作、组内促进、组间竞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采取及时评价等措施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宁;杨留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消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责任护士包干床位后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疗、检查、结果等主动了解,并主动完成相应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燕;代朝霞;潘洪芹;叶俊英;王兰芳;贾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草药的煎煮方法与药效

    目前,中药汤药煎煮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煎煮方法会严重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完善中药煎煮操作规程是提高中药效效力、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优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中药煎煮与中药疗效的关系,旨在为规范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羿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时间为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外科临床个案报告探析

    个案研究报告不仅在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在患者的实际治疗中也同样重要.个案报告应对患者的病情、病因、病史进行详细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诊断出患者所患的疾病,找出佳诊断方法.本文以1患者为例,做详细的研究探讨.

    作者:冉龙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为理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福全;邵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当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药物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即临床药物使用泛滥、使用不合理,医生的用药行为出现争议,产生众多医疗纠纷等.我国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用药与经济效益挂钩等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临床用药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与对策展开分析讨论.

    作者:聂毓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 0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收治的1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有部分残石回漂入肾盂,在术后补行ESWL;钬激光碎石手术时间在15-50min,平均时间为35min;术后平均住院4d.128例患者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3%,一次性输尿管息肉切除率高达100%;本组未发现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发热等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高效、安全、创口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凤开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干部病房老年久病卧床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政府的新调查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使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我院开设干部病房已有10余年,入院患者均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离休干部.这些老年患者因长期患病和伤残,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包括长期卧床、坐轮椅及只能室内生活,不能外出,我们称之为老年久病卧床患者.久病卧床的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康复再起的希望较小,因而重在预防.据统计,久病卧床的患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中男性为3.6%,女性为5.8%,而8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分别增至35.0% 和50.8%.常见老年久病卧床患者的病因为:(1)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久病卧床的首要病因(占50以上).2)脑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脑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虽遗留轻瘫,但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了下肢截肢术,使病情加重而致长期卧床,这种情况称复合性残疾.(3)骨折:骨折也是老年人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4)骨关节病.(5)因寿命延长而使病残比例增加也是久病卧床的常见原因之一.(6)老年性痴呆和重症精神病.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护理配合

    目的:对72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采用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几率明显降低.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关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

    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与老年患者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护士一定要在充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护理实际需要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努力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重点对护士的有效沟通技巧作了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毕玉芬;綦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