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郭振霖

关键词:急性, 胰腺炎, 药物治疗, 进展
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将其按照药物治疗模式分成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单药组患者接受单纯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则接受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得知,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单药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

    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STS教育是科学、技术、社会乃至医学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教育.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特点,即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实用性、发展性.

    作者:杨姿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普放诊断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放射诊断的出现是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其能做出许多准确性空前的诊断,有助于医师探查疾病.普放诊疗就是其中基础、有用的诊疗手段.

    作者:石中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耱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4例232眼为研究对象.其中,NPDR(非增殖期)患者25例46眼、PPDR(增殖前期)患者77例131眼、PDR(增殖期)患者32例55眼.按照病变的程度将此134例患分为3组,即NPDR组、PPDR组和PDR组.为这三组患者均实施视网膜全光凝术并在术后比较他们临床改善的有效率、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的消失情况、玻璃体切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①N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95.7%,P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91.6%,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为74.5%.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高于N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有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N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37眼,P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69眼,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的眼数为6眼.N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5眼,P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50眼,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的眼数为26眼.NPDR组患者、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一次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率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NPDR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10.9%,PPDR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3.1%,PDR 组患者的玻璃体切除率为20.0%.NPDR组患者、PPDR组患者和PDR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④术后6~12个月,共有28眼出现了玻璃体积血且其中20眼因出血无法控制而已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应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会因患者病变分期的不同而导致预后的不同.因此临床上在用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而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和治疗方案.

    作者:杜德翠;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搜集2009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我院急诊科积极急救治疗,20例患者的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及早通风,注重保暖,正确搬运,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院前急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

    目的:研究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观察,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给予相关健康教育和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建立支持系统.结果: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利于母婴健康.结论: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清宫术中出血的体会

    目的:探讨气囊在治疗清宫术中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1月因宫内组织残留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ml者,行双腔气囊注水压迫止血.结果:所有使用气囊的患者,其出血均得到控制,术后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清宫术中止血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及常规药物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5日后,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治愈率为观察组68.0%,对照组88.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症状.

    作者:盛伶俐;徐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妈富隆治疗HIV感染早孕妇女药流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HIV感染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A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开始服用妈富隆,每晚1片(时间固定),连服21天停药.同时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B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片 0.2mg,每12小时一次,共2次,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结果:A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同B组(P>0.05),但转经时间优于B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妈富隆能减少出血量及宫腔操作,使月经尽快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瑞宇;翁稚颖;王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护对策.方法:根据儿内科的工作环境特点,从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4个方面对儿内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探讨.结果:儿内科护士职业存在高度的危险性,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结论:儿内科护士应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加强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为2011年3 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推拿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推拿治疗及有针对性的特殊康复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半年的随访,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痊愈,有50例患者好转,有11例患者无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痊愈,有31例患者好转,有52例患者无效.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1.11%.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进行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为其进行特殊的康复护理,可取得改善其临床症状、防止其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了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补充,特对其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方法:对38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M及IgG抗体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其全血清微量元素Zn、Ca、Fe、Cu、Mg的含量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在Hp现症感染率、既往感染率等方面,小儿分别为10.5%和2.1%左右,而未感染组儿童全血清中Fe的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至于这两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其余微量元素(Zn、Ca、Cu、Mg)的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或加重儿童出现铁缺乏,主要的因素就是Hp感染,因而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是对Hp感染患儿的一项重要检查.为了让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铁缺乏.

    作者:丁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采用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引起患者呛咳,利于吸痰的方法,预防痰痂形成,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其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对脑外科患者进行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可以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而脑干又是呼吸中枢所在地,该处出血会直接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提高脑干出血病人存活率的关键.我科从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脑干出血病人37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1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芳;许雅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甘到201 2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几率、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护理,共出现6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引流管放置数量、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对于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合理预防、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几率,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梁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纤维化B超诊断与血清学指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诊断为肝纤维化患者138例,依据B超检查分级(-Ⅴ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测定.结果:138例患者B超诊断分级:Ⅰ级12例(8.7%)、Ⅱ级28例(20.3%)、Ⅲ级31例(22.5%)、Ⅳ级47例(34.1 %)、Ⅴ级20例(14.5%);随分级增加血清学四项定量增高,统计学显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肝硬化程度;由于其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的密切相关性,使B超诊断具有“定量”的意义.因此B超诊断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对于不具备更进一步检查条件的基层医院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康利荣;秦林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见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和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翠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呼吸ICU鼻饲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护理的方法.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入住呼吸ICU的192例患者,均使用鼻饲法护理,观察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预防与护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鼻饲患者特别是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加大预防和护理力度,为患者提供更通畅、更安全的营养渠道.

    作者: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舒适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而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连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近期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①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和抑郁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种评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1例患者口服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思考

    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是由中草药制成的,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使用中成药也可诱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因服用中成药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屡见报端,应引起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因服用抗风湿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胡凯;汪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