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案例分析

刘艳

关键词:临床用药, 咨询,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摘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的工作情况,总结实践经验,探讨提高药学服务的方法.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组)和对照组(解剖钢板组),每组45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中优27例,良13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优20例,良15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77.8%;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解剖钢板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原;石头;陈大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59岁已婚农村女性宫颈癌检查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农村已婚女性宫颈癌检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女性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今后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某地区农村已婚女性2万人,展开宫颈癌检查,并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统计得知,本组调查对象中,患者有各种妇科疾病者共9854例,其中,CIN患者106例,生殖道感染8420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麟癌1例,其他良性病变者1325例.结论: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女性的健康意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伤寒论》的常见服药法

    中医辨证讲究理、法、方、药一体,煎服是方药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其是否适宜,对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清·徐大椿所言,“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医学源流论·服药法论》).《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与精华,该书的服药法同样体现着东汉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高水平,其中提到的许多细节问题及注意事项对后世方剂的发展及临床运用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将《伤寒论》中的服药法总结如下.

    作者:樊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和常规换药等西医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外敷中药膏、内服中药汤剂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80%,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止痛消肿情况的优良率为57.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3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9.9周,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平均时间为15.8周,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创伤性骨折可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和骨折部位受损软组织修复的时间,使患肢的功能快速恢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才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分析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②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和3.10%、1.06%和0.27%,P0.01),89.2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④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确关系.结论: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以判断狭窄程度或闭塞.

    作者:刘前进;万灵侠;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A治疗高PRA肾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前对高PRA患者(Panel reactive antibody群体反应性抗体)进行IA(Immunoadsorption免疫吸附)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肾移植术的23例高PRA患者(PAR均>65%)进行IA血液净化治疗(n=23),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C3)、PRA.结果:所有患者的、Ig、C3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RA均降至10%以下.结论:在肾移植前,对高敏患者进行IA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PRA的滴度.

    作者:滕琳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究及治疗措施

    目的:研究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对某些科研单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2-64岁之间.向每个调查对象发放一份研究资料,符合条件者共12175份,其中,6717份为女性,5458份为男性,调查完成率为84.2%.结果: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大大增加了CVD危险因素异常发生的危险.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人群中存在的CVD危险因素,尤其是多重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患者的比率,对社会发展及公共卫生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Ⅰ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Ⅰ治疗与甲减关系.方法:将2010年7月到2010年10月于我院核医学科诊断甲亢病且采用131Ⅰ治疗的271例患者,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分为甲亢病伴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组(实验组)152例,甲亢病伴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对照组)11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治疗后甲减发生明显增高.结论:131Ⅰ治疗甲亢时,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要减少用药量,同时应常规查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减少早发甲减的发生.

    作者:林枫;史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推广中老年人十指降压操对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内动脉压力增大.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威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可以说,高血压已经给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并不能治本,且长期使用药物会使人体产生抗性.近年来,更多的营养专家、医学家在提倡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性地做一些降压操,从多个方面共同控制高血压.西安市雁塔区健康教育所于2010年12月底在西安市明德门社区开展了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示范活动.此项活动以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点,在社区内的中老年人群中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旨在研究十指降压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否有效.

    作者:陈少萍;梁玉秀;黄慧嫦;方惠;伍智娴;汪宇航;叶少武;黄昌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PICC的维护和应用方法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在维护和应用PICC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ICC输送高渗药、化疗药、性质黏稠的药物、含钾药物等特殊药物的方法及对其进行维护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取规范的方法对PICC进行维护,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家属进行PICC的知识宣教,可显著提高PICC的使用效果.

    作者:韦朝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到201 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经正规化疗前后其影像学的表现及特点.结果: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为渗出灶、增殖灶及渗出、增殖、空洞、纤维钙化等多种形态并存时,其临床疗效转归预后较差.结论:影像学检查不仅是成人继发性肺结核诊断的主要依据,而且对指导临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隆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35例行开颅手术后再发血肿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患者再发血肿时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发生血肿现象的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血肿的发生位置及时间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生部位:35例患者中,有8例为邻近型,15例为远隔型,12例为对侧型;28例发生在幕上,7例发生在幕下;类型:有18例为硬膜外血肿,10例为脑内血肿,5例为硬膜下血肿;2例为混合型血肿;治疗效果:经过治疗,25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轻度伤残,3例重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死亡;开颅后24h内再发血肿18例,25h-72h再发血肿11例,72h以后再发血肿6例;开颅手术后72h内再发血肿发生率(82.8%)明显高于73h后(17.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后再发脑血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脑血管麻痹及低氧血症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对患者进行及时检查、早期处理则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旭;郑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南桥镇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医德情操,其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本文就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概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有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许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疗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在药学保健的工作中,药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被应用到药学的服务领域中,使药物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心理药效学、心理药学和药学心理学定义,同时对心理药效学和心理药学如何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毕再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

    目的:探讨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 0月来我院就诊,且被门诊确诊为月经过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乌鸡白凤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月经量和颜色恢复正常,且总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胎颗粒与妇科调经胶囊联合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产科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8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一组采用全程陪产护理,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循证护理,称为观察组.对两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出血量> 500ml者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之间的有33例,百分比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不但能够缩短孕妇的产程时间,还可以减少孕妇手术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学的校医院在新的医学理念下已经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与他们专业不相关的医学知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群体、一股力量.对他们进行良好健康教育,可使他们个人、学校及整个社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作者:胡凤君;姜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观察妊高症经不同护理处置后的疗效差异

    目的:研究妊高症经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处置后的效果.方法:对本院48例孕高症患者分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后,各项身体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实验组(特殊护理组)与基本组(常规护理)中显现了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形成区别.结论:科学悉心的综合护理对妊高症患者降低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产生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杨现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侧卧位下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采用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在传统俯卧位下进行,治疗组在侧卧位下进行.结果:两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回访均无螺钉松动、无断裂,也未出现断棒现象.两组术后随访,伤椎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手术中,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侧卧位下经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满意的固定及复位效果,能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石华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为了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微量元素补充,特对其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方法:对38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M及IgG抗体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其全血清微量元素Zn、Ca、Fe、Cu、Mg的含量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在Hp现症感染率、既往感染率等方面,小儿分别为10.5%和2.1%左右,而未感染组儿童全血清中Fe的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至于这两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其余微量元素(Zn、Ca、Cu、Mg)的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或加重儿童出现铁缺乏,主要的因素就是Hp感染,因而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是对Hp感染患儿的一项重要检查.为了让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铁缺乏.

    作者:丁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