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伤寒论》的常见服药法

樊讯

关键词:伤寒论, 服药法
摘要:中医辨证讲究理、法、方、药一体,煎服是方药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其是否适宜,对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清·徐大椿所言,“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医学源流论·服药法论》).《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与精华,该书的服药法同样体现着东汉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高水平,其中提到的许多细节问题及注意事项对后世方剂的发展及临床运用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将《伤寒论》中的服药法总结如下.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增生性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在为治疗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牙面抛光、超声波刮治等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痊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25例患者中有21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结论:药物配合手术治疗,对提高增生性牙龈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喻锦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方法:选取20106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患者及在职护士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护理人员组和患者组,在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前后分别向这两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对这两组人员在工作环境、住院环境、同事关系、护理态度、业务水平、护理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前后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业务水平提升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各科患者对住院环境、护士的护理态度及护理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使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童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健康教育对于预防伤寒、副伤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2”健康教育模式在农村伤寒、副伤寒预防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平坝县3个乡镇中的9所学校,将《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手册》和《贵州省平坝县伤寒、副伤寒1+2健康教育干预试卷》发放给这9所学校中的学生并由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完成答卷.结果:①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学生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16.72%,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10.0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9.98%.②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家长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9.3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6.79%,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5.61%.结论:①在农村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工作中应用“1+2”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②可将“1+2”健康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传染病基础预防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正;唐光鹏;姚光海;赵启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探析

    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水平;重视微生物学实验的实践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吴桐;李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今,儿科护理学是一个比较热门也比较受关注的学科.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沟通与人际技能、创新与愿景思维、团队技能和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项考核指标方面相较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达标优良率更高.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哈斯也提·艾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因糖尿病慢性高糖状态及其所致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任何部分,是糖尿病常见和复杂的并发症.超过50%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慢性感觉运动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作者:王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探讨

    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随之增多.面对这些病例,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对我院28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曾行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85例,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5475例的5.2%,其中,一次剖宫产史279例,二次剖宫产史6例,再孕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短九个月,长15年.

    作者: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做法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怎样加强环节、过程、细节化管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病区的护理安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合并症多,麻醉管理有较高的风险.硬膜外麻醉具有镇痛完全、减少出血、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优点,是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米金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分析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②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和3.10%、1.06%和0.27%,P0.01),89.2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④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确关系.结论: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以判断狭窄程度或闭塞.

    作者:刘前进;万灵侠;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联合治疗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体温、咳嗽症状等变化,疗程结束后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4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仅有个别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胃肠道不适反应,未经特殊治疗后缓解.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件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分析与探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耱仪的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旨在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分别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对比两种方法在血糖测定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静脉血快速血糖测定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平均结果分别为(9.36士3.09)、(9.62士4.00)以及(10.01±3.45)mmol/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结果高于采用快速血糖仪,而采取静脉快速血糖测定的结果明显高于采用末梢血测定的结果.结论:采用快速血糖仪对血糖进行测定具有检测速度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且选用静脉血测定的结果高于末梢血检测结果,但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结果明显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作者:张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麻醉师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危害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和结果:总结归纳手术室麻醉师工作的主要危害因素,并做好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手术室麻醉职业主要的危害因素有心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麻醉师工作时要积极加强防护,强化心理素质,完善手术室相关设施,做好各种危险因素的针对性处理措施,预防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宋泽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节拍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环磷酰胺与节拍化疗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疗效.方法:不间断应用环磷酰胺,口服50mg/d.按RECIST进行评估,按NCI-CTC 分级评估毒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CR有2例(6.67%),部分缓解— PR有6例(20.0%)稳定 —SD有13例(43.3%),恶化9例(30.0%),控制率为80.0%,总有效率为26.67%.结论:不间断应用环磷酰胺联合节拍化疗对乳腺癌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与传统饮片药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并将其与传统饮片的药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及相应传统饮片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基本等同于传统饮片.结论: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玉芳;戴淑娟;韩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马凡氏综合征1例报告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骨骼、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的辅助检查,是对马凡氏综合征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前提.

    作者:刘衍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基层医院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医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业务和经济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医院的构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其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药房的工作量矛盾也在不断增加.本文着重研究了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依据现有条件,提出完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建议,切实做到科学化管理.

    作者:黄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41例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旨在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对我科41例骨科术后病患采取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通过合理的综合保守治疗及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41例骨科大手术病患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客观地对骨科大手术后的病患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进行分析、评估,对较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在全面提高病患恢复的护理的前提之下,可大程度地避免病患在骨科大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作者:芦海英;肖静;于彩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73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氨茶碱治疗,随访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的53例,占72.6%;有效的11例,占1 5.1%;无效的9例,占12.3%,其总有效率为87.67%.结论: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济、适用、安全、有效、无严重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子宫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58例经临床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58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手术及病理结果一致者15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9%(150/158),分别有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腺肌病,1例宫内凝血块误诊,误诊原因与患者声像图不典型、肥胖、肠道气体较多及检查技术经验不足有关.结论:超声对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应提高检查技术和经验,对病变不典型及超声影像不清晰的患者应结合临床,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熊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