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喻锦娴

关键词:增生性, 牙龈炎, 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增生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增生性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在为治疗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牙面抛光、超声波刮治等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痊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25例患者中有21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结论:药物配合手术治疗,对提高增生性牙龈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2P胶体后皮肤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所致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放射性核素胶体32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13,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4.60,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治疗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雁;张莉;高伟;魏东波;王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健康教育对于预防伤寒、副伤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2”健康教育模式在农村伤寒、副伤寒预防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平坝县3个乡镇中的9所学校,将《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手册》和《贵州省平坝县伤寒、副伤寒1+2健康教育干预试卷》发放给这9所学校中的学生并由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完成答卷.结果:①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学生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16.72%,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10.0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9.98%.②与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前相比,实施“1+2”健康教育模式后受调查家长对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9.38%,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持正确态度的比率提高了6.79%,对伤寒、副伤寒防治措施付诸行为的比率提高了5.61%.结论:①在农村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工作中应用“1+2”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②可将“1+2”健康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传染病基础预防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正;唐光鹏;姚光海;赵启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金因舒滴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金因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1~ 2012,1确诊丝状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3.73%;对照组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73.3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金因舒滴眼液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曾敦征;张采华;陈光约;陈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状况、转归情况.结果:我院六年间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24例,首次发生腹膜炎即为真菌性腹膜炎者14例(58.3%).18例(75%)患者曾在发病前1月内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在真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真菌培养以念珠菌为主,绝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对该病有效.结论: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前1月使用抗生素及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作者:邓声京;王云燕;薛少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采用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引起患者呛咳,利于吸痰的方法,预防痰痂形成,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其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对脑外科患者进行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可以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应用信息化系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本院2010年全面实施医院信息化网络平台,并依据此项优势建立了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回顾性分析应用信息化系统以来的效果,并就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信息化护理管理后,各项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信息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万荣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进行健康检查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否能够认识到问卷中的各种因素是否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研究分析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防治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母婴传染、一同进食、皮肤轻微创伤(文身、打耳眼)等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认知较为深刻,认为其感染的几率较大.而对治疗丙肝的医护人员、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手术、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性行为等危险因素,认知较差.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作者:王国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原军人几项血清生化指标观察分析

    ALT、AST、γ-GT、TBIL、DBIL、BUN、CRE是反映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当前高原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与2005年检测结果比较,除BUN外,所有生化指标水平、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或P<0.05).此结果与高原军人营养水平的提高、供氧条件的改善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加强密切相关.虽然高原军人的身体健康有所改善,但海拔5000m以上驻防官兵各项生化指标的异常率仍远高于其他低海拔地区.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高原军人自我防护和自我防病意识;科学合理安排高原军人守换防时间;积极改善高原军人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红梅;哈振德;高亮;范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而脑干又是呼吸中枢所在地,该处出血会直接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提高脑干出血病人存活率的关键.我科从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脑干出血病人37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1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芳;许雅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透析导营相关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进行防感染护理,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和感染发生率,以及整体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总有效率为88.6%,感染率为5.7%;对照组透析总有效率为70.0%,感染率为16.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透析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利于提高透析总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秀;刘仙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中医疗法对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中心门诊诊断为高血压病的98例患者均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短者1个疗程,长者3个疗程.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显效22例(22.45%),有效67例(68.37%),无效9例(9.18%),总有效率达到90.82%,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中医疗法治疗临床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20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治疗组采用西药双嘧达莫儿童3~5mg/(kg.d),每天服用两次,连服3~5d.奥美拉唑针10~40mg静脉滴注,一天一次,疗程为3~5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加5 %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5d,两组均未给予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组1 00例,有效98例,总有效率为98%,无效2例.对照组100例,有效78例,总有效率为78%,无效22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可以使肿胀的腮腺明显消肿,且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奥美拉唑阻止组胺等炎症介质进一步发挥作用有关,可使渗出减少、水肿减轻,缓解疼痛较快,明显缩短病程,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海;李启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6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病情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前交通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蔡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调护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以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30天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天的中药灌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通过肠道吸收,发挥其清热燥湿、去腐生肌、止血收敛,利于溃疡愈合的作用,又避免了因长期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刘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25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预防治疗措施、维甲酸及C02激光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经调查研究,长期大量饮酒且吸烟较多的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为常见的是颊黏膜部位出现均质型白斑.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均在80%以上,其中,C02激光治疗的效果好,且复发率低.结论:在治疗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时,应该根据且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C0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白斑,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都安县饮食业家庭成员乙型肝炎调查情况报告

    本文报告2012年度饮食业家庭成员人群乙型肝炎调查情况.共调查505人,HBsAg阳性率为9.31%(47/505),其中,男性占10.37%(28/270),女性占8.09%(19/235),P>0.05.受检查者中,年龄小8个月,大69岁.年龄越小,感染滴度越低.男、女平均滴度为1:330.疑似肝炎者占9.31%(47/505),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者占3.37%(17/505).

    作者:韦启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用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

    目的:研究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方法:对比CRRT和传统治疗方法各个指标的不同.结果: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CRRT治疗方法各个指标(如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血氯和血乳酸)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阮世文;阮士波;张绍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儿童肺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为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对我院2011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的204例儿童肺炎住院患而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频率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02例儿童肺炎住院患儿全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案的患儿分别占总患儿数的39.1%、52.3%、8.6%.结论:我院治疗儿童肺炎的抗菌药物应用比较合理,还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作者:王拓;宁丽敏;詹巾卓;李娜;孙汇;杜培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护理配合

    目的:对72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采用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几率明显降低.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关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侧卧位下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采用微创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在传统俯卧位下进行,治疗组在侧卧位下进行.结果:两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回访均无螺钉松动、无断裂,也未出现断棒现象.两组术后随访,伤椎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手术中,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侧卧位下经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满意的固定及复位效果,能为微创技术在我院创伤骨科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石华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