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红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 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2.3%,疗效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判断、合适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和恰当的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再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服用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前及服药3月后的血清T3、T4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3、T4水平较治疗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3、T4水平.
作者:蒋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内动脉压力增大.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威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可以说,高血压已经给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并不能治本,且长期使用药物会使人体产生抗性.近年来,更多的营养专家、医学家在提倡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性地做一些降压操,从多个方面共同控制高血压.西安市雁塔区健康教育所于2010年12月底在西安市明德门社区开展了中老年人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示范活动.此项活动以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点,在社区内的中老年人群中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旨在研究十指降压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否有效.
作者:陈少萍;梁玉秀;黄慧嫦;方惠;伍智娴;汪宇航;叶少武;黄昌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每组60例.治疗Ⅰ组应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治疗Ⅱ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Ⅰ组显效31例(51.67%),有效16例(26.67%),无效13例(21.66%);治疗Ⅱ组显效43例(71.67%),有效12例(20.00%),无效5例(8.3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门诊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心血管专科门诊复诊的老年患者138例,通过电脑记录查询既往处方中口服药物的剂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口服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日常服药方式.结果:受访者中,7例(5.1%)有研碎药片服用的习惯;14例(10.1%)有分割药片服用的行为.整体被破坏的药物中含有控缓释制剂,严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结论:对门诊老年患者及照顾者实施正确的服药知识指导,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霍莲枝;陈宙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住院患儿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患儿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家长的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应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常见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小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高,防御能力低,正是容易患病染病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小儿阶段各种常见疾病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
作者:张熙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蜡疗、醋离子导入、康复训练及等长收缩训练与醋离子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机分为蜡疗、醋离子导入综合治疗组30例56个关节;对照组30例54个关节,只采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蜡疗综合治疗比单纯用醋离子导入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刘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MMP-12和IL-6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表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MP-12和IL-6水平.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MMP-12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L-6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IL-6在早期升高,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MMP-12和IL-6均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在血清学联合监测MMP-12和IL-6水平方面,有望成为临床综合诊断和评估的新手段.
作者:王日光;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本组患者在各段输尿管结石中超声检测声像图的特点.结果:输尿管出现扩张现象后可看见强光团,经过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为结石.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该病的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更年康片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2.86%,有效率68.57%,无效率8.57%;对照组显效率14.28%,有效率62.86%,无效率2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更年康片配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湖蕊;辛太合;张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和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此45例患者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51.1%,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检查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26.7%.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此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检查此病的检出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相比,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方法.
作者:贾小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HIV感染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A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开始服用妈富隆,每晚1片(时间固定),连服21天停药.同时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B组;药物流产排出孕囊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片 0.2mg,每12小时一次,共2次,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治疗.结果:A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同B组(P>0.05),但转经时间优于B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妈富隆能减少出血量及宫腔操作,使月经尽快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瑞宇;翁稚颖;王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及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
作者:具伟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使无痛人流术患者更加舒适、安全,无痛苦地接收手术.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60例患者实施萧式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萧式舒适护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生理不适及医患关系,适应患者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的价值.结论:萧式舒适护理模式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得患者获得佳舒适状态,让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大体现.
作者:文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探索加强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7月的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总结.结果: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对辖区内常住居民和外来常驻人口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结果较为满意,而对外来流动人口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不尽如人意.结论: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优化对这部分人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我院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保证辖区内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室温[(25+1)cC]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0~6h内配伍液中的头孢西丁钠和氟康唑含量变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同时对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进行观察.结果:4h内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的外观、pH和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室温下,4h内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可以使用.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食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食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对其跟踪观察2个月,并记录分析患者在食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HDL-C、TC、TG和LDL-C值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对预防和控制患者高血脂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建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比较某综合医院内科与外科护士对感染的认知情况,分析具体原因,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内科及外科护士各33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护理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结果:外科组护士的感染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越好.结论:该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加强感染管理的力度.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案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满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6例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采用保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外科再次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留院观察的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案对术后出现胆漏症状的肝胆手术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