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伟忠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责任护士包干床位后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疗、检查、结果等主动了解,并主动完成相应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燕;代朝霞;潘洪芹;叶俊英;王兰芳;贾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于血液净化后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粘膜护理、置管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38例,其中29例经CT和胸片复查正常,2例CT显示肺部出现局部纤维化,肺功能正常;12例死于循环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血液净化后的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第一组55例患者用穴位注射治疗,第二组65例用针灸治疗,第三组60例用针灸+穴位注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论:分析发现,三组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理想,证实穴位注射和针灸联合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效果更好.
作者:金哲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专科的特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专科分组的方法,比较分析分组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微.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分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及业务水平.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目前阶段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困难,提出改进方法,循序渐进开展药学服务,使医院药剂科的工作由保障药品供应型,转入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型上.
作者:陈晓林;陈刚;杨胜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学五年级,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也是接触临床工作的开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医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打好临床工作的基础,多年的临床带教使我们体会到,病历书写是关键环节.近年来,我院接收的是妇产本科方向的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轮转的时间是4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医学生真正掌握病历书写的相关内容,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作者:高晓宇;白明辉;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院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财务制度.本文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医院财务制度的基本内容.
作者:段春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进妇科手术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病患分为比较组与试验组各100例.比较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进后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比组相比,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二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改进后的妇科手术护理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问,缓解患者的病症,具有显著性的效果.
作者:钟夏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时间为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对其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1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1 3例完全缓解患者中,4例缓解8个月后发生腹泻、腰椎压缩性骨折、尿潴留,M蛋白仍在正常范围,突发休克死 亡:2例缓解3年后复发,死于淀粉样变性、肾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病情持续缓解.持续缓解的4例患者中,有2例在化疗后3周发生粒细胞缺乏合并重症肺炎.引起呼吸和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例在继续治疗中.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李巍巍;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务人员应该以诚挚态度和感情去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用亲切的语言去接近他们,用和善的方式去感动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去赢得他们的尊重,用健康的身体来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黄飞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及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
作者:具伟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作者针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性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在消化内科临床中中医的应用,并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李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为2011年3 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推拿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推拿治疗及有针对性的特殊康复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半年的随访,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痊愈,有50例患者好转,有11例患者无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痊愈,有31例患者好转,有52例患者无效.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1.11%.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进行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为其进行特殊的康复护理,可取得改善其临床症状、防止其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分析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秀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康复时间优于照组患儿,两组平均康复时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的时间,效果让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宗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25例,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丙酮缩去炎松软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开始一个月每日三次涂抹,早、中、晚各一次,在治疗1个月后改为每天涂抹2次,分别为早晨和晚上各一次,2个月后改为每天一次.随访观察治疗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0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脑干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总结此病的有效疗法.结果:经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后,在5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痊愈,有9例患者中残,有3例患者重残,有2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综合疗法可阻断脑干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救治原发性脑干伤的成功率.
作者:熊明松;余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用药剂量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旨在为准确预测佳用药剂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9例自愿接受无病人流手术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大小将其分为5组(将年龄差距3岁设为组间距).分别对这5组患者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丙泊酚的用量.将这5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疼痛反射程度、丙泊酚的用量、术后患者清醒的时间、患者出院的时间进行组间对比,并将组间对比的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为这5组孕妇实施无痛人流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丙泊酚的剂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的无痛率为100%,说明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术前麻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能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此外,丙泊酚的用量与孕妇的年龄密切相关,孕妇的年龄越大,丙泊酚的使用量应逐渐减少.
作者:张华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非语言沟通是运用眼神、手势、触摸等多种形式向对方表示思想、情感及说明问题的交流技巧.为了增强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笔者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