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20例老年风湿的临床疗效

陈学慧

关键词:中医, 老年风湿, 疼痛
摘要:目的:通过对20例老年风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得出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症的疗效.方法:以2011年10月到201 2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老年风湿患者为观察与治疗对象,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预设方案下得到康复.结论: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虚弱,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治病,还能保健身体.因此,中医治疗老年风湿的方法疗效稳固,值得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药店买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44例患者,对其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这44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在停止用药并更换其他药物后,其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大多与其用药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加强药品应用管理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俊霞;张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为理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法对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福全;邵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促进LC更加安全、广泛的开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院同期LC总量3344例,发生13例(0.39%).其中,胆总管损伤8例(61.5%),肝总管损伤3例(23.1%),右肝管损伤2例(15.4%).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胆道的解剖变异、病理因素以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与胆道损伤密不可分.

    作者:张超;赵经川;李昭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消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责任护士包干床位后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疗、检查、结果等主动了解,并主动完成相应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燕;代朝霞;潘洪芹;叶俊英;王兰芳;贾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柳氮磺胺吡啶2.0 g/d,沙利度胺75mg/d;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夜间疼痛时间、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血沉值、C-反应蛋白等也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0.3%,并发症发生16.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保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激励式护理管理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激励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43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激励式护理管理,并对护士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护士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均由明显降低,与激励式护理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管理中实施激励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科室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她们大的潜能.

    作者:何琼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髓内固定技术(A组),一组用髓外固定技术(B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一般指标.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为94.6%,B组优良率为91.9%,两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无论是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还是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小于髓外固定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疗效相似,但髓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更适宜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分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专科的特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专科分组的方法,比较分析分组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微.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分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及业务水平.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玉女煎联合APC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联合 APC治疗V,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西医疗效比较,治疗组96.77%,对照组75%;两组病例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96.77%,对照组71.43%o结论:加味玉女煎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葛俊辰;马建;杨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搜集200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80例乙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疗环境与医疗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乙脑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乙脑患者的预后欠佳,且临床症状多样,轻重不一.结论: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预防与保健,消灭传染源及传染途径,积极对症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乙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计划及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计划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的护理计划为其进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的抢救和悉心的护理后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并按照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培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安全输血的注意事项

    输血是将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中的某种成份通过静脉输入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急救和临床治疗方法.输血的安全、有效不仅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血液来源、注射用具、操作方式、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好血源质量关,严格掌握各项输血指征,正确实施各种输血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面伤口的换药体会

    创面伤口换药是外科门诊处置室常见的工作,根据创面伤口的特点,恰如其分做好换药工作,使伤口早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正确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现将我科2011年8月至今638例患者的换药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6例患者,其中,男性710例,女性246倒;软组织疖肿354例,毛囊炎58例,肛周脓肿61例,乳腺炎脓肿切开排脓15例,粉瘤感染合并脓肿切开110例,糖尿病下支感染11例,下支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感染12例,手术刀口感染22例,外伤伤口感染86例,刀器伤227例.858人中小伤口创面2周愈合占89%,其他个别伤口经长时间换药及局部特殊处理,6-7周愈合,有中毒症状者给予全身抗生素及辅助治疗加局部扩创换药,创面痊愈.

    作者: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0年10月~201 1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汗液分泌严重、呼吸障碍以及心前区发生压榨式疼痛,观察患者的实际病症并做出合理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组4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为心律失常,1例为心源性休克.结论: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时刻注意其病情变化,从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志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分析

    本文旨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超声对于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临床诊断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超声表现分型比较、IMT以及斑块积分比较,冠心痛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超声检查有助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灵侠;刘前进;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见病原菌MRS、ESBL的主要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对本院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阳性菌株,通过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本地的耐药趋势.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或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双纸片扩散法测超广谱B-内酰胺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标准对MRS及ESBLS进行判定.结果:病原菌检出大肠艾希菌、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仍然在高峰菌之列,而肠杆菌属、真菌的检出率明显的上升.结论:坚持连续观察高峰菌的变迁及MRS、ESBL的水平有利于全面了解引起感染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变迁的趋势.

    作者:柳玉珍;孙解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的并发症,是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产后出血的护理.现将我院2011年38例产妇分娩后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毛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在总结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股骨骨不连患者应用植骨术的效果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建文;陈强;李梦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 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固醇等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结论:血尿酸、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董永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6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确诊病例为54例,诊断准确率为90%,误诊6例,其中,3例为增生结节,2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包块.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确诊中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