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乳房胀痛程度的影响

吴红吉

关键词: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手法乳房按摩, 产妇, 分泌乳汁, 乳房胀痛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分娩的180例产妇产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单纯乳房穴位按摩组及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组(即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基础性疾病,每组各60例,各组间患者在年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泌乳开始时间及乳汁充足时间,实验组明显早于常规护理组及单纯乳房按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比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实验组明显轻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分泌乳汁,效果显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疑似肿瘤而活检未确诊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并行病理诊断,观察分析全部患者诊断结果,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炎症12例(44.44%)、癌症10例(37.04%)、淋巴瘤5例(18.5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终结果,与术前活检结果相比,慢性炎症符合率为60.00% (12/20),癌可疑诊断符合率100.00%(2/2)、淋巴瘤可疑诊断符合率100.00%(5/5).结论:针对常规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疾病可疑患者,若术前组织活检无法准确判断,可经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确诊,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在具体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吴德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用于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肠梗阻患儿,分别应用彩超和腹部X线平片诊断其是否为肠套叠.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所需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37%(74/76),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71.05%(54/76),P<0.01],误诊与漏诊率[2.63%(2/76)]显著低于腹部X线平片[28.95% (22/76),P<0.01].彩超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7.37%(37/38),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灵敏度[73.68 (28/38),P<0.01]和特异度[68.42%(26/38),P<0.01].彩超检查平均花费时间为(5.46±1.33)min,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2.77±0.37)min,P<0.01] ;两种检查方法所需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效果显著,便捷经济.

    作者:纪亚梅;王文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镜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胃镜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相比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使用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将此90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按照不同检查的结果进行分组:检查发现血管透见的22例患者归为A组,胃镜表现为黏膜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的30例患者归为B组,以上两种表现均有的38例患者归为A+B组.计算观察病理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以及不同的胃镜表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的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67例,符合率为74.4%,其中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有21例,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有46例,胃镜表现为黏膜红色和白色相间,主要为白相,黏膜的皱襞消失或变平.A组患者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40.9%,B组患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7%,A+B组患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1%,且A+B组胃镜表现患者的符合率相比于A组和B组较高,B组胃镜表现的符合率相比于A组较高,统计学显示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镜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胃镜表现为黏膜红色和白色相间,主要为白相,黏膜的皱襞消失或变平与黏膜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均有的符合率较高,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时为了提高其准确率应将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相结合.

    作者:尚月华;李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观察及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三组,急性期针灸组25例,静止期针灸30例,恢复期针灸25例,对各组患者实施针灸,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静止期为70.0%,恢复期为52.0% ;治疗后三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提高,急性期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应早期实施针灸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余时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分析评价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时段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时段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对应时间段内100例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为对照组(白天bipap呼吸机治疗),50例患者为观察组(晚上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率为98.0%,高于对照组46.0%,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晚上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真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阴道产钳助产用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产钳助产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分娩困难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给予胎头吸引器助产,研究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结果:研究组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掌握助产指征以及操作要点的前提下,采用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作者:焦杰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28例患者均对其实施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后,其心率快而不成功者4例,重度狭窄或闭塞者28例.28例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140支冠脉,其中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及无狭窄的支数分别为8、34、16、18、64支,与CAG显示结果进行对比,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假阳性有4支,偏高有6支,未出现阴性病例患者,其敏感性为95.2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6%、94.30%,特异度为90.13%.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显著.

    作者:魏显敬;谢莲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声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的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B超检查,分析术前经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多普勒的彩色超声检查,患有单纯性的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病率是30%,患有胆囊息肉样的病变的患者发病率是50%,患有慢性的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病率是20%.患有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当中,有1.5%发生胆囊周围粘连.经术后证实,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6%,中转率是2.08%.结论:对于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来说,在正式进行腹腔镜的手术之前,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患者的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情况,并能良好判断胆囊周围粘连的情况,能够有效预测腹腔镜下手术的难度,为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作者:徐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诊断孕期胎儿畸形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诊断孕期胎儿畸形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不同孕期患者1488例,对其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予以检查,观察对比不同孕周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结果:本次共检测出55例畸形胎儿,其中孕周为20~27w的检出例数高,孕周为28~36w的检测率低,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检出胎儿畸形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郑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应用血液透析机透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MHD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仪采集两组的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血透前,试验组患者的CEA、CA199、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透后,患者的CA125、Ferritin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改变,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能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蒋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的清查思路

    通过本次医疗设备清查,使医院了解掌握具体固定资产实际数额,使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知道自己实际固定资产在帐情况,使各使用科室了解到本科室具体固定资产数量及本部门明细账,为今后医院发展提供更加准确数据,通过本次调查为医院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

    作者:水宏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酶标仪在艾滋病血液检验上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在血液检验中酶标仪的具体应用.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规范操作流程的标准上,进行相应工作程序的设置,完成采血、检测、结果打印、超微量化学检验的全部过程,对酶标仪在血液检验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艾滋病为例,对三份血清进行批内、批间20次的重复检测,酶标仪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均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以艾滋病血清作为试验标本,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临界值为160卡门单位,当艾滋病活性达到上述标准后可通过等渗盐水将其稀释,并完成检测;在三份已确认的艾滋病单位中加入艾滋病,混合后按照艾滋病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酶标仪的标本平均回收率为98.2%,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在一份艾滋病血清标本进行NaOH的添加,浓度为0.4mmol/L,在显色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比色,结果表明,10~90min之间显色较为稳定,显色10min后比色情况较好.结论:应用酶标仪对艾滋病的血液检验进行测定,具有准确、微量、简便、稳定、快速等优势,检验效果理想、效率高、成本低、消耗少.

    作者:马天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中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中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即将在本院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为分段摄片,B组患者为负重位全长摄片,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①在实施手术前两组患者AK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AKS评分均比实施手术前好,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AKS评分无差异(P>0.05);②A、B两组患者重位膝内翻角及其差值分别与关节间隙夹角呈正相关;③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7%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3%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中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下肢力线的准确性,降低了内外翻畸形的发生几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郑春锋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共80例,其中40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作为对照组,另40例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血乳酸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存活率.

    作者:卜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对本院手术室的医疗设备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2月,对本院手术室的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件医疗设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实施了预防性维护后,故障发生率仅为4%,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仅为10%,而对照组故障发生率为14%,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4%,观察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更好,两组不同管理方式的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院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实施预防性维护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陈啸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医用冷藏箱显示温度与监控温度差异探究

    目的:了解输血科实验室医用冷藏箱不同区域温度差异,探究控制面板显示温度与监控温度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制作检测瓶,收集Haier HYC-260医用冷藏箱内多部位温度数据,做统计学对比配对检验.结果:医用冷藏箱上层搁物架温度和下层搁物架温度统计数据做秩和检验P<0.05 ;上搁物架内外侧区域的温度统计数据做秩和检验P<0.05 ;下搁物架内外侧区域的温度统计数据做秩和检验P<0.05.结论:医用冷藏箱上搁物架温度和下搁物架温度有差异,且温差大;医用冷藏箱上搁物架内侧温度和外侧温度有差异;医用冷藏箱下搁物架内侧温度和外侧温度有差异;医用冷藏箱显示温度是医用冷藏箱探头固定分布区域的温度,其不能完全反应冷藏箱内各存放区试剂的实际温度.

    作者:黄登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功能取环钳与传统取环钩进行取出闭合性节育器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多功能取环钳与传统取环钩进行取出闭合性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闭合性节育器取环的15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50例妇女分到观察组(n=75例)和对照组(n=75例),观察组通过多功能取环钳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对照组通过传统取环钩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比较两组妇女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妇女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取环成功率分别为98.67%(74/75)、92.00%(69/75);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3%(19/75),两组比较,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取环钩取环,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可有效提高取环成功率,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梅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对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对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6例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均实施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且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对照组(子宫中隔合并复发性流产),各43例.结果:观察组术前妊娠率与术后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妊娠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术后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术后妊娠结局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43例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分娩情况与对照组43例子宫中隔合并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分娩情况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应用于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不孕不育症状.

    作者:宋晓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治疗措施评价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6月,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治疗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超声乳化专用治疗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P<0.05 ;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低于对照组的22.88%,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中,本院创新性地使用了超声乳化专用治疗车,切实提高了治疗干预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实用.

    作者:曾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40例,将其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中对照组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情况均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佳.

    作者:鄂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