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技巧探讨

柳成荫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护患, 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技巧.方法:准备好输入药物,对患儿进行安抚,穿刺时应保持液体平面低于穿刺部位.结果: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99.3%以上.结论:减少重复治疗给患儿带来的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7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致残率、帮助脑血管意外患者尽快恢复患肢功能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化门诊药房布局和工作流程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药房布局和工作流程的有效措施.方法:从优化门诊药房的内部环境、药师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完善、落实工作制度,开展科学化、规范化药学服务等方面着手,探讨相应的管理体系建设.结果: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优化门诊药房的布局和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检验科是各级各类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但是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一直处于脱节的尴尬状态,主要是二者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尤其重要,既保证了检验质量,又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王志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扶正抗瘤方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扶正抗瘤方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3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1例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和化疗,并在此基础上给其使用本院自拟的扶正抗瘤方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1例患者的KPS(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平均分、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这31例患者的KPS平均分为71.5±13.5分.治疗后,这31例患者的KPS平均分为79.5±12.0分.这31例患者治疗后的KPS平均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这31例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同时,这31例患者没有人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和化疗的基础上,给其使用扶正抗瘤方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免疫力,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此药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民宇;徐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黄连素联合十灰散治疗84例宫颈糜烂的疗效

    目的:分析黄连素联合十灰散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以黄连素联合十灰散治疗,对照组以物理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糜烂治愈率、总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连素联合十灰散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卓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齐拉西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及进展

    在21世纪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科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科疾病方面应用非常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本文对齐拉西酮的药理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顺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方法:对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在地区的发病情况.结果:2011-2012年四平市发生风疹的病例数为815例,其中,铁西区发病例数77例,占9.45%;铁东区发病例数124例,占15.21%;双辽市发病例数64例,占7.85%;公主岭市发病例数311例,占38.16%;梨树县发病例数166例,占20.37%;伊通满族自治县发病例数73例,占8.96%.结论:公主岭市风疹病例发病率高,其次为四平市城区(铁西区与铁东区),应该重点加强四平这两个辖区的风疹疫苗接种或防疫工作,以降低风疹发病率.

    作者:徐萍;刘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0例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患者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探讨防治此症的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在术后并发胆漏的30例患者发生此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治此症的对策.结果:(1)患者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多而复杂,主要与手术人员的技术不熟练、肝胆外科手术的术式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当、胆道变异和手术时间选择有误有关.手术人员对胆囊三角和肝脏解剖关系的认识不足与手术操作不当是引发术后胆漏主要的原因.(2)非手术疗法对术后胆漏的疗效较好,治愈率为90%.(3)大部分(约79%)的术后胆漏患者可在2周内痊愈,少数此症患者可在一个月左右痊愈.结论: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较复杂.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胆漏的效果较好,但患者发生胆漏的量若过多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为了预防胆漏,临床医师应在术前深入了解胆囊三角和肝脏的解剖关系,慎重选择手术时间,在术中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此外,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可在患者的胆囊窝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观察引流液的性状,从而早期诊断和治疗胆漏.

    作者:汪圣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1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在观察组的11例患者中,接受护理后为显效者有7例,接受护理后为有效者有3例,接受护理后为无效者有1例,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91%.在对照组的11例患者中,接受护理后为显效者有5例,接受护理后为有效者有2例,接受护理后为无效者有4例,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3.63%.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2人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心理障碍、口腔溃疡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89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CT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多发性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缘不清,CT 值为18~29 Hu,特别是侧脑室额角,枕角周围先受累且比较重;其次好发于半卵圆中心区的脑白质,严重者大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3种改变在同一病例常可混合存在.结论:CT是确定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存在与否并明确范围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崔洪;武强;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接收诊治的56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分组治疗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改善情况、血清HBV-DNA转阴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效果显著,血清HBV-DNA显著转阴,耐药率较低,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VMware vSphere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虚拟化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分析了VMware vSphere平台的系统特性,以盐城市中医院信息系统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作为实例,说明了VMware虚拟化管理服务器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高可用性及其优势.

    作者:计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例数、腹痛缓解时间、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肠减压管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效果确切、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波;刘元直;李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甲亢治疗,选取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进行治疗,观察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积极补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时,必须合理选取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碘,同时还要及时补钾,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尽可能地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红燕;郭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观察组有效率为8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伍发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徐州市居民对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徐州市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为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对市民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徐州市十个社区1000名居民进行有关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徐州市居民对急救电话的知晓率为90.73%,能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比例为72.8%.徐州市居民对常见突发情况的急救知识掌握率不高,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率不足(5%),对院前急救的态度不够积极.结论:徐州市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寻求有效的宣传途径对全市居民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

    作者:马冰洁;张振峰;童飞;胡苏皖;王依慰;姜嘉;燕宪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在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治护的过程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8.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产儿的存活率为97.0%,观察组患者围产儿的存活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围产儿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围产儿的存活率,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同程度地提高其围产儿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人们对妇产科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循证护理正好可以为满足产妇要求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倪配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蜕膜组织和绒毛组织侵蚀力之间的平衡决定了胎盘种植,如果蜕膜层损伤或者是蜕膜本身存在缺陷,绒毛就会侵入子宫肌壁,形成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有很多高危因素,其中,为主要的是前置胎盘和剖宫产史.还有些因素具有争议性,如高龄产妇和生育次数等.如果胎盘植入是植入性的,可以进行保守性治疗.对胎盘植入采取保守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出现大出血,要立即进行手术.

    作者:廖建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在高龄孕妇中开展唐氏筛查对于发现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站及本县医疗机构接受唐氏筛查或接受产前羊膜腔穿刺检查的妊娠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作为低龄组,35岁及以上的孕妇作为高龄组,对比两组的唐氏筛查结果.结果:高龄组唐氏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组,(P<0.01);阳性组唐氏儿、胎儿异常以及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于妊娠中期对高龄孕妇开展唐氏筛查,可有效预估唐氏综合征发生的风险系数,对于唐氏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